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合适时间.方法: 将59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入院后24~48 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方法,对照组31例入院后4~8 d开始按常规方法鼻饲流质.结果:患者对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胃肠营养有较好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明显改善(P<0.05,P<0.01).随访6个月,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留置鼻胃管进食,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恢复、误吸及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误吸及肺炎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应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始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的合适时间。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伤后24-48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方法,对照组伤后4—8d开始按常规方法行鼻饲流质饮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ICr)、GCS评分、体重均改善(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于入院后72 h内给予留置鼻饲管,实行规范的肠内营养,对照组于入院后一周给予留置鼻饲管,自备饮食进行肠内营养。观察两组21 d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第21天,干预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高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祁爱英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20-121
目的:探讨早期序惯性肠内营养对高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早期序惯性肠内营养,前3d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第4天起改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鼻饲;对照组给予本院自制的匀浆膳.比较两组营养效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序惯性肠内营养能够改善高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肠内营养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多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鼻饲2周内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患者鼻饲前、鼻饲1周时、鼻饲2周时的营养指标,鼻饲前、鼻饲2周时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鼻饲2周后吞咽障碍治疗有效率、住院死亡率、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饲1周时和鼻饲2周时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饲2周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鼻饲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比,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水平和治疗有效率、降低其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始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的合适时间.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伤后24~48 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方法,对照组伤后4~8 d开始按常规方法行鼻饲流质饮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ICr)、GCS评分、体重均改善(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滴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接收的8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鼻饲。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滴注。观察两组营养指标、BI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第7d,实验组PA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d,实验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d,实验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滴注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永顺 《临床医学》2009,29(3):67-68
目的探讨尽早鼻饲饮食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感染性并发症及近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于发病后48h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于发病10d后给予鼻饲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入院21d后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感染率及神经缺损程度。结果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吞咽困难早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提高近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骨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早期(48-72h)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综合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GCS评分4-8分)与按传统方法伤后7-8d鼻饲流质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53例比较。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地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生存质量显著改善。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且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改良鼻饲法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