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宁  俞创奇  杨驰 《微创医学》2005,24(4):497-498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价值.方法对26例(28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行内镜辅助40%碘化油导管内药物灌注(EADP)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和综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腮腺胀痛的数据化测定(VAS)统计分析提示治疗非结石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缓解率达75.2%.结论EADP对非结石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价值。方法对26例(28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行内镜辅助40%碘化油导管内药物灌注(EADP)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和综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腮腺胀痛的数据化测定(VAS)统计分析提示治疗非结石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缓解率达75·2%。结论EADP对非结石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景亚楠  张雷  柳登高 《吉林医学》2013,(33):6993-6993
目的:综合造影与涎腺内镜,将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进行分类,评估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与治疗,采用了普通灌洗、机械扩张和球囊扩张等相应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将35例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分为三种:①轻微:腮腺主导管狭窄或扩张,采用普通灌洗治疗。②一般:腮腺主导管出现一处严重的狭窄,采用机械扩张治疗。③严重:腮腺主导管存有多出弥漫性或重度狭窄。根据11.5年的跟踪治理,患者疗效效果显著的达21例,缓解病痛8例,无可循疗效6例,治疗效果符合预计目标。结论:内窥镜治疗针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具备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行腮腺导管灌注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X片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进行造影和治疗;对照组仅注射总量为3~5 m L的76%的泛影葡胺,全身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诊断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腮腺肿胀、严重疼痛以及腮腺炎症加重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造影、治疗,其操作简单、造影显影效果好,无毒无害组织刺激小,在进行造影检查的同时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腮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祜  张巧芳 《医学综述》2003,9(8):507-508
复发性腮腺炎即为反复发生的腮腺炎症性病变 ,也称为青少年复发性腮腺炎[1 ,2 ] 。是一种少见的疾病 ,发病机制不清 ,自然病史多变 ,通常青春期后趋于自愈 ,多伴有非梗阻性腮腺导管的扩张[3] ,以反复发生腮腺的水肿和 (或 )疼痛为特征 ,通常伴有发热和不适。主要影响儿童 ,少数可持续到成人期。其治疗方法不确定。现仅就该病的相关问题以及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1 病因及组织学特征尽管对本病有许多研究但病因仍不明确 ,传统的观点认为口腔逆行感染是原发性因素 ,腮腺管的扩张是继发性改变[1 ,4 ] 。腮腺水肿是上述一系列改变中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6.
沈亦强 《浙江医学》1999,21(4):227-229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与全身性疾病、急性传染病、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涎腺分泌减少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持续性疼痛,腮腺导管口红肿、溢脓等。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大多仅局限于全身用药,笔者自1989年起对17例患者采用腮腺导管内药物灌注结合全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腮腺深浅叶摘除术中常将腮腺导管双重结扎切断,而术后并发腮腺导管残端慢性炎症少见,现报道1例。金某,男,57岁,自1980年起,右侧腮腺区经常反复肿痛,经各种对症治疗,疗效欠佳,局部无急性发作后于1988年10月在我科行右侧慢性腮腺炎腺体摘除术。术后7天,痊愈出院,术后1月,右侧腮腺导管口周围肿胀,疼痛,伴有头痛,全身  相似文献   

8.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导管灌注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2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应用1%甲紫溶液进行腮腺导管灌注治疗慢性复发性腮腺炎30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0年2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应用1%甲紫溶液进行腮腺导管灌注治疗慢性复发性腮腺炎30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2例新生儿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2例新生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日龄10 ~26天,均为男孩,其中1例生产过程中接触污染羊水;2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腮腺区肿胀、触痛、皮温增高,白细胞增高及腮腺导管流脓,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抗生素等治疗后7~10天后痊愈;随诊6个月至1年无复发.应注意非典型病例的早期诊断及少见致病菌感染.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腮腺炎的早期诊断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结果,并警惕其非典型表现,避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1.
笔自1990-02~1998-12对30例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患行1%甲紫溶液腮腺导管灌注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腮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 回顾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的20例病例,临床资料与超声声像图相结合.结果 20例中双侧腮腺肿大12例,单侧肿大4例,4例腮腺体积无明显变化,合并颌下腺肿大1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19例,腮腺内淋巴结肿大15例;腮腺回声减弱17例,3例回声无明显变化,腮腺导管不规则扩张15例.结论 综合总结腮腺炎的超声声像图变化,可提高对该疾病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周竹云 《医学综述》2011,17(2):249-251
口腔颌面部双侧腮腺咬肌区的软组织外伤最易伤及腮腺导管。其治疗时机不同,预后效果也有所不同。腮腺导管损伤诊断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则可造成面颊部涎瘘等并发症,将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功能的丧失和精神痛苦。实施早期的并合理的治疗措施,如导管端端吻合及药物治疗等都有助于预防涎瘘。对于仍伴有慢性涎瘘的病例,注射肉毒毒素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168-171
对我院儿科2019年10月诊断的1例新生儿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患儿为1例26 d男性新生儿,母乳喂养,患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发病前母亲有乳腺炎病史,存在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腮腺区肿胀,腮腺导管口流脓,白细胞增高,脓液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经抗生素等治疗13 d痊愈。统计文献报道的18例病例,发病日龄为3~28 d,以男性患儿多见,单侧受累,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主要是逆行感染,患儿均有典型临床表现,经抗感染治疗,在脓肿形成后给予穿刺或切开引流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无复发。新生儿化脓性腮腺炎在临床上极少见,一旦确诊,应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8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基本术式,术中必须结扎切断腮腺主导管,将腮腺浅叶切除,使剩余腮腺组织萎缩,以减少肿瘤的复发.近年研究证实,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突入包膜内的瘤芽,甚至无包膜,循包膜剥离很容易将瘤组织残留,或者术中包膜破损,造成种植性复发;若手术时切除瘤体及瘤体周围部分腮腺,并保留导管,多形性腺瘤就不易复发,而不必将腮腺浅叶全部切除[1,2].1999年至2003年,作者应用腮腺部分加肿瘤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腮腺炎的病因:腮腺炎分为急性化脓性和流行性两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 2,腮腺导管口堵塞; 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2例患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采用导管内注入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并加超短波的理疗,初步疗效观察。12例病例经1~3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经评定均达到治愈疗效标准。并经6个月至7年随访无复发。本组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6例,病程3个月至4年,术前均注碘油造影确诊,并经X光照片检查无导管结石。由导管内注入抗生素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确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有一定疗效等优点,易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隧道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来保存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7例长期管隧道感染患者,在全身抗感染2~4周疗效欠佳后辅助应用局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在合并局部浸润注射抗生素治疗1~2次后,所有患者1周内皮下隧道导管路径处红肿、压痛减轻并消失.结论:全身合并局部浸润注射敏感抗生素对治疗血液透析隧道细菌感染的疗效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临床腮腺造影、核素检查、组织及超微病理及长期追踪观察对291例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慢化腮)患者进行10年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发现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儿复腮)新转归,即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成复腮),后者仍有自愈性,部分患者可发展到腮腺退行性肿大,为腮腺内长期存在炎症刺激致腺体退变有关。这些发现否定了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儿复腮”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细乳管内窥镜辅助下采用介入技术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证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疗效.方法 选择30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采用五味消毒饮口服及介入灌注治疗(观察组),另设口服抗生素治疗作对照组.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内镜下导管内壁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55.6%(10/1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79,P<0.01).结论 采用五味消毒饮配合介入灌注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实证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