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患者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从血液、胸腔、腹腔等无菌部位培养物分离出的真菌菌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等方法进行鉴定。酵母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检测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利用东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5株真菌菌株主要由酵母菌(169/175,96.57%)和丝状真菌(6/175,3.43%)构成,白念珠菌是IFI最常见致病菌(91/175,52.00%)。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ICU、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热带念珠菌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与感染热带念珠菌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PCT)是IFI患者预后不良的可靠预测指标。药敏结果显示多数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株出现唑类交叉耐药的现象。结论 临床需重视非白念珠菌,尤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为念珠菌血症的预防和合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诊断为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5年内共有97例患者诊断为念珠菌血症,血液中检出9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依次占32.3%、25.3%、22.2%和20.2%。念珠菌血症患者分离的99株念珠菌主要分布于消化科(26.3%)、心血管外科(23.2%)和烧伤与皮肤外科(17.2%)。4种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率存在差异,非白念珠菌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97例患者有30例(30.9%)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ICU入住、不同科室、留置尿管、留置胸腔引流管、放置心血管植入物、患有高血压以及(1,3)-β-D葡聚糖>100 ng/L与死亡率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ICU入住(OR=4.942,95%CI:1.574~15.515,P=0.006)和留置胸腔引流管(OR=...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医院念珠菌属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状况,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时2004~2006年临床分离的207株念珠菌的感染及药敏试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念珠菌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56.0%),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19.8%),热带念珠菌(12.1%);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80.2%),其次是白带(10.1%);临床科室中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的检出率最高;严重的基础疾病,高龄以及滥用抗生索等因素是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念珠菌属主要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对吡咯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念珠菌属是真菌性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加强对念珠菌属的监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地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2002-2006年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真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2002-2006年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ICU)的真菌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2002-2006年浙医一院ICU送检的所有真菌检查阳性结果及药敏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送检的标本量从2002年的2692例上升至2006年的6082例.每年检测到的真菌株数从415例上升到607例,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5%~15.4%.主要为白念珠菌(55.2%~63.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8.2%~17.8%)、热带念珠菌(6.0%~15.3%)、曲霉菌(2.4%~7.3%).不同标本来源分离的菌株分布情况:痰液中分离的真菌以白念珠菌为最多,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等;血液中分离的真菌亦以白念珠菌为最多,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尿液中分离的真菌以热带念珠菌为最多,其次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大便、引流液分离的真菌均以白念珠菌为最多.2004~2006三年的药敏情况可见,5-氟胞嘧啶及二性霉素B敏感性一直很好,未出现耐药菌株,白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变化不大,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有下降趋势.结论 2002~2006年浙医一院ICU临床分离的真菌仍以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曲霉菌所占比例有所增高.不同标本分离的菌株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念珠菌显色平板进行初步鉴定,再使用天地人药敏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判读。结果送检的890例标本检出酵母样真菌117株,检出率13.1%(117/890),其中白色念珠菌81株,热带念珠菌15株,光滑念珠菌6株,近平滑念珠菌4株,青酒念珠菌4株,克柔念珠菌2株,其他念珠菌5株,分别占69.2%、12.8%、5.1%、3.4%、3.4%、1.8%、4.3%。结论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热带念珠菌,两种念珠菌总分离率82%(96/117)。7种抗真菌药物以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耐药性较低,而伊曲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益康唑耐药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143株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床标本中念珠菌属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2005—2009年念珠菌属的菌种分布及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3微量稀释法。结果在2005—2009年分离的共143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占39.2%(56/143),非白念珠菌占60.8%(87/143),非白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24.5%(35/143)、热带念珠菌7.7%(11/143)和近平滑念珠菌5.6%(8/143)较为常见。143株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为86.0%、100%、90.9%、69.9%和93.5%,56株白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敏感率分别为91.1%、100%、96.4%、82.1%和96.3%,87株非白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82.8%、100%、87.4%、62.1%和92.0%。结论白念珠菌仍是目前念珠菌感染较常见的菌种,但非白念珠菌已显著增加;白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非白念珠菌的耐药性则高于白念珠菌。临床在治疗念珠菌感染时应结合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分析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以及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2009年1~12月分离鉴定出的210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和分析。结果 210株真菌中念珠菌和其他真菌分别占96.7%和3.3%,其中居前4位的念珠菌依次是白念珠菌(70.5%)、光滑念珠菌(12.9%)、热带念珠菌(8.2%)和克柔念珠菌(3.8%)。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肺癌患者检出率最高。两性霉素B耐药率最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耐药率高。结论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的耐氟康唑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有升高趋势,微生物室应将念珠菌鉴定到种并对其进行个体化药敏试验,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运用API-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Fungus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95例标本中共检出真菌96株,检出率为19.4%.临床分离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69.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8%);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5.2%)与克柔念珠菌(4.2%),偶见新型隐球酵母菌及酿酒酵母菌(各占1%).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在90%以上;耐药率以5-氟胞嘧啶为最高(32.3%),其次为咪康唑(22.9%).结论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除了白色念珠菌外,尚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等菌种,制霉菌素与两性霉素B对真菌的敏感性较好,而5-氟胞嘧啶与咪康唑的耐药率比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00-2006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分离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年我院住院患儿所有送检真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药敏试验使用ATB-FUNGUS2INT酵母药敏试条,进行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3种抗真菌药敏检测,严格按照2006年CLSIM27-A2规则及标准进行。结果分离出635株真菌中,念珠菌属572株(90.1%),曲霉属29株(4.6%),隐球菌属21株(3.3%),青霉属和酵母属各5株(0.8%),毛孢菌属2株(0.3%),毛霉属1株(0.2%)。念珠菌属中,前3位分离菌是白念珠菌418株(73.1%);光滑念珠菌64株(11.2%);热带念珠菌52株(9.1%)。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97.6%,97.6%和98.4%。结论儿科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中以念珠菌属最多,并以白念珠菌为主,曲霉比率也在增多。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供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患者常见念珠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G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Compoct2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念珠菌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06株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占71.7%、热带念珠菌15.1%、光滑念珠菌4.7%、克柔念珠菌3.8%、近平滑念珠菌2.8%、其他念珠菌1.9%。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别为两性霉素B 92.1%、氟胞嘧啶93.1%、酮康唑90.1%和氟康唑96.0%。结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是引起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念珠菌,氟康唑对念珠菌治疗效果较好,Rosco纸片扩散法简便,易于在临床推广使用,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正确的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36-3937
目的了解本院念珠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01-2008-12临床分离标本420株,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7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结果 420株念珠菌菌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61.9%、17.0%、14.5%、3.5%和2.9%;分离株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和益康唑的敏感率依次为100%、100%、97.8%、94.3%、89.5%、88.1%和84.5%。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对念珠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标本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肺部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住院肺部感染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真菌685株,包括白假丝酵母菌539株,占78.69%;近平滑念珠菌86株,占21.31%。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原发病主要是心肺合并症和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患者原发病则主要是医疗相关性肺炎和心肺合并症。临床分离的真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已经产生耐药,但对其他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真菌以白假丝菌酵母菌为主,且对抗真菌药物已经产生耐药现象,应加强真菌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部酵母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同济医院2010-2015年临床分离的764株深部感染的酵母菌,研究不同酵母菌菌种感染部位的分布规律,并使用酵母菌药敏试验试剂盒ATB-fungus 3检测764株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764株酵母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47.0%。764株酵母菌主要分离自血液标本184株(24.1%),腹水标本151株(19.8%)和纤支镜冲洗液标本146株(19.1%);764株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1.3%、73.4%、96.6%、97.7%和95.4%;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深部感染酵母菌中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最高。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较高,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低。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上海地区27所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60(2017年)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7年8月1日-2018年4月30日上述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共354株,其中白念珠菌占41.81%(148/354),近平滑念珠菌占23.73%(84/354),热带念珠菌占15.54%(55/354),光滑念珠菌占9.32%(33/354),其他念珠菌占9.60%(34/354)。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耐药率与以往报道比较偏低或基本持平,无增长趋势,主要是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1.45%、剂量依赖性敏感(SDD)率为4.35%,对伏立康唑耐药率和中介率均为2.17%;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呈现1.20%的SDD率,对伏立康唑呈现1.20%的中介率;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表现出6.06%的耐药率和93.94%的SDD率;热带念珠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对氟康唑表现出41.82%的耐药率和12.73%的SDD率,对伏立康唑表现出40.00%的耐药率和12.73%的中介率。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尚未出现耐药菌株,仅1株光滑念珠菌对卡泊芬净耐药。结论上海地区临床念珠菌的分离率及菌株分布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稳定,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继续做好真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阴道感染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4所医院2008-01/2008-12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临床分离培养出的216株念珠菌,采用Chrom Agar Candida medi-um显色培养基,API20CAUX进行菌株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16株宫颈分泌物酵母样真菌分类结果为:白念珠菌206株,占95.37%;热带念珠菌5株,占2.31%;异常汉逊酵母2株,占0.93%;近平滑念珠菌1株,占0.46%;光滑球拟酵母1株,占0.46%;其他念珠菌1株,占0.46%;体外药敏试验共发现5株耐药株,其中3株白念珠菌,1株光滑球拟酵母,1株其他念珠菌。结论:VVC的主要致病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在5种常用药物中,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0%。  相似文献   

16.
高建  陈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88-2389
目的 对临床送检标本分离鉴定出的念珠菌进行细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 5种常用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敏感性检测及耐药分析.结果 281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84株,占65.5%,其次是光滑念珠菌50株(17.8%),热带念珠菌19株(6.8%).结论 该院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高,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滥用造成真菌感染率逐渐增加 ,抗真菌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 ,也使得一些菌株产生了耐药性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我们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 ,给临床正确选择抗真菌药和有效控制念殊菌感染提供依据 ,测定了 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分离的 2 2 6株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及鉴定   受试菌 2 2 6株 ,来自临床送检的血液、痰液、阴通分泌物和尿液等标本。其中 ,白色念珠菌 16 8株 ,热带念珠菌 31株 ,副秃念珠菌 16株 ,光滑念珠菌 11株。鉴定卡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调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798例ICU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的真菌培养情况。结果共检出真菌509株,以尿路感染为主,占86.25%,其后依次为血液(6.09%)、下呼吸道(5.30%)等;真菌感染病原体以白色念珠菌(75.25%)为主,其后依次为光滑念珠菌(10.22%)、热带念珠菌(9.82%)、克柔念珠菌(1.77%)、近平滑念珠菌(1.57%)和丝状真菌(1.3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些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均保持良好的敏感性。可能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使用激素及抗菌药物、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应用、老年人等。结论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ICU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白色念珠菌感染器官分布及药敏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真菌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8年从临床送检的痰、尿、分泌物等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98株,检出率为54%,其中痰标本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77株占70.2%,其次是在阴道拭子检出53株占67.4%;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氟胞嘧啶(92%)、两性霉素(87.9%)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监测,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来了解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超高倍显微镜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293株念珠菌,其中自念珠菌217株、光滑念珠菌48株、热带念珠菌24株、克柔念珠菌1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07%、31.25%、20.83%、100.00%、33.33%。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结论目前阴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分离的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仍较敏感,非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