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药物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46例我们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药物预防术后下肢DVT形成(试验组),40例单纯使用药物预防下肢DVT形成(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药物预防下肢DVT形成,可以明显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量机械预防,低分子肝素采用腹壁皮下注射0.5 mL、每12 h给药1次,间歇充气加压装量采用双下肢交替使用、每天共6 h,连续14 d.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动态观察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10 d进行深静脉血栓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9%),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0.71%o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例发生DVT,经溶栓、抗凝、活血化淤等治疗处理后,肢体消肿时间5~10天,64例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宣教DVT的知识及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注意观察、早期活动、穿有压力阶层的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充气加压靴,预防性抗凝治疗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储淼  周建刚 《安徽医药》2022,26(6):1196-1198
目的总结罕见的老年象皮肿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 2020年 4月收治的 1例老年象皮肿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康复措施。结果 79岁老年女性,术前诊断:左股骨颈骨折、象皮肿。病人有着 22年下肢淋巴水肿病史。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仔细备皮,术中无菌操作,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防止血栓,予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病人恢复满意。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多措施预防血栓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象皮肿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加压冰敷带与相变蓄冷剂联合应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清水冰块冰敷处理,实验组采用新型加压冰敷带结合相变蓄冷剂冰敷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周围皮温、局部肿胀(大腿根部周径)及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48h的局部皮温、大腿根部周径差值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型加压冰敷带联合相变蓄冷剂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皮温,快速消肿,改善术后疼痛,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间歇充气加压疗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安腿综合征(RLS)评分的变化,探讨间歇充气加压疗法治疗MHD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5个月的MHD患者,经问卷调查确诊RLS,诊断采用RLS国际研究小组制定的标准并进行评分,以10分、20分、30分作为界限将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中度、严重和非常严重进行分析,确诊RLS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例,对照组9例,治疗组给予间歇加压装置双下肢交替使用,每次4 h,每周3次;对照组不用间歇加压装置。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RL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RLS评分在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疗法对治疗RLS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剖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方法 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数字编号分为对照组(奇数)及观察组(偶数),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色腙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止血消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肾上腺色腙片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凝血酶冻干粉干预,肾上腺色腙片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肾上腺色腙片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失血、输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指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效果,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9至2012年1月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2009年骨科十大安全指引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护理指引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脱落,观察组1例,发生率为0.5%,对照组5例,发生率为3.1%,观察组假体脱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指引作为一种临床护理实践活动,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使我们在护理活动中有根可依,有章可循,避免我们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主观性,有效地预防假体脱落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双盲法分组,实验组(n=44)、对照组(n=44),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ERAS予以辅助,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按摩手法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 60例拟行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按摩手法.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  相似文献   

12.
冯保卫  张文德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9):654-655,679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77例下肢各类型骨折老年患者,术前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均无DVT,围手术期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治疗。结果:177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有症状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2.26%;出现致命性肺栓塞1例,发生率为0.56%。结论: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综合防治,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实施的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于术后第3个月末,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中,22例优,7例较好,1例良;30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优,12例较好,8例良,1例差.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升高(96.7%),卡方值为6.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置换关节脱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义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57-157,16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并将其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8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实验组)47例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30例,分别对其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后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实验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跨理论模型(TTM)康复理念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活动量影响.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纳入对象均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80例,分组方法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TTM康复理念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与活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髋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结果 术后2周早期康复训练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早期康复训练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髋关节功能重建的关键,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延续功能康复护理对社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8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出院后定期回院复诊;观察组45例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并接受延续功能康复护理指导.两组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满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满4、8、16、24周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对照组有4例,观察组为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康复护理知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功能康复训练能促进社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预防对策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关节功能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Harris评分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关节脱位发生,对照组关节脱位2例,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3,P<0.0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术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关节脱位发生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发生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5例,随机分为内固定组47例和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内固定组行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疗效,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手术时间较髋关节置换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髋关节置换术组少(P<0.05),下床活动时间较髋关节置换术组晚(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2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固定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显著多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内固定组再手术率远高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结论 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传统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晚期病变患者4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术中、术后指标与实验组予以比较,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痛苦,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