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对地方应用型医学院校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应用性,强调实践性[1]。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改变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增加通识课程等问题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的焦点。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健全人格,提高基础素养与人文素质为目标[2]。这些课程可能不属于专业学科体系,但可以作为连接基础和专业课的桥梁。因此,通识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交叉学科的视角,阐述了交叉学科教育的概念体系、发展现状等,分析了影响促进学科交叉及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因,探讨了促进学科交叉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实践中引入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and operate)理念,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和创新实验平台、指导学生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用医工交叉的方法解决临床难题,产生医学成果。CDIO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形成融合性的创新思维、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成长、临床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探索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医学检验技术隶属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该专业教育目前存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技能培训,部分课程实用性不强,毕业生专业素质欠缺等问题。本研究将“教学”“临床”“科研”三轴结合,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增加实验课程、临床技能和科研实训比例;依托“验证→综合→设计”实验、实验室开放和本科生科研竞赛等抓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教育成效,对检验学科发展也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6,(4):535-538
介绍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科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实验平台构建。建设创新创业平台自始至终贯彻创新创业思想,平台建设包括医学信息专业学科的课程实验平台、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和学科专业科研平台。重视学生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及工程应用技术与能力,为适应医疗卫生信息化快速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医学信息专业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各种组学(om ics sc ience)的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 s b iology)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代表着21世纪生物学和医药学发展的方向。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对改革医学本科教育的启示:加强医学本科通识教育,培养“干细胞型人才”;加强基础工具学科教学,构筑坚实的基础知识平台;推进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建设开放式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了强化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技术,济宁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凋整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强化了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优化了专业基础课程结构,改革了考试方法,加强了专业外语能力培养,构建了"教学、科研、实践、社会服务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卫生检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与医学本科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各种组学(omics science)的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代表着21世纪生物学和医药学发展的方向。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对改革医学本科教育的启示:加强医学本科通识教育,培养“干细胞型人才”;加强基础工具学科教学,构筑坚实的基础知识平台;推进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建设开放式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根据社会需求、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校办学方针,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建立了新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采用强化通识教育的“2+5”模式、课常教学和实践培养融通进行、专业训练与科研训练同步和分阶段设置专业课程,形成了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0.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不仅与多门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相互联系,又和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人文学科相互交叉。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医学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本研究介绍了将多学科知识引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具体实践经验,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人文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解剖学是医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意义重大。近年来,我校解剖教研室教师一直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泌尿生殖系统整合课程改革。整合课程教学通过重组课程体系、重新编写教材、改善教学环境、组建师资团队、改革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科研能力,为医学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医学生阶段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南京大学医学院在恢复建院之后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这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生通识教育模式、理学教育模式和与科研相结合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日益凸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临床与科研高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初步进行了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在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阶段,重点转变其重临床、轻科研的思想观念,奠定培养临床科研型复合人才的基础;在前期医学专题写作、基础知识学习与交流阶段,使临床型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夯实其科研能力;在科室专门配备的科研型第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加强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项目标书和论文的写作,促进其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必英  贺莉芳  刘晖 《医学动物防制》2012,(9):1036-1037,1039
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如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阐述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三阶梯"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与教学医院联合招生,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强化专业认知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专业实习阶段的学习。这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增强学习主动性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农村具有"六位一体"岗位能力的技能型、服务型医学人才,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是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部分。 方法 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基地多年以来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师资培训中的经验。首先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医教协同”“三环式管理”“上下联动”的培训管理模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积极借助社会资源,提升区域全科医生诊疗水平以及采用“导师负责制”培养全科医生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能力,达到“五证合一”。其次通过临床带教师资课程的系统培训,丰富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方法,提高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技能,包括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广州-伯明翰医联体”,进行个性化教学,传达“自我导向型学习”的教育理念。另外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以理论授课与社区医院见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工作性质、实际运用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结果 建立了有特色的全科医师规培基地;为华南地区构建了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带教师资队伍;引发医学本科生的兴趣,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全科医生。 结论 通过努力,我们将建设高质量的全科医学基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49-152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医教协同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重大改革,是当前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本文分别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轮转安排和轮转质量,指导教师负责制,科研与临床协同情况分析了我校现状和存在问题;又在课程教学和科研能力,规范化培训等方面总结了培养模式发展的改革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医教协同背景下,下一步培养方向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并结合本校及相关教学医院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培养方式进行探索,为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制定合理的监控机制,进一步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利参考进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浅谈医学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星辉  雷蕾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076-1078
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出现新局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医学教育的进步,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仅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医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医学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必经之路。作者就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基础训练对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