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传统湖湘针推流派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湖湘五经配伍是其重要分支,起源于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治脏腑",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针经治脏"的五经内涵。该文介绍基于湖湘"五经配伍""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行制化"等学术理论指导下,根据导致骨性癌痛的虚、瘀、痰等病因病机,运用"针五经、调五脏、和五行"来论治骨性癌痛,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加强疗效,使癌痛治疗多元化,挖掘针灸和肿瘤的关联性,开拓临床应用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浅刺法治疗疼痛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多元化针刺治痛方案及浅刺法治痛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通过对各类浅刺法治痛的特点、针具使用和适应痛证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浅刺法治痛特色鲜明,镇痛效果突出,操作便利,针刺安全性有保障,患者依从性高,可用于多种痛证,值得进一步推广。根据不同痛症的特点、病因病机及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浅刺法是提高治痛疗效的关键,关注针刺深度与角度的结合,开展浅刺法治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对揭示经典刺法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足跟痛是一种多发的肢体痹病类疾病,是以足跟局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累积性损伤性疾病,局部疼痛不适伴行走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运用头针、体针配合放血等针灸特色疗法治疗足跟痛,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4.
针灸临床证实,对于急重症痛证的治疗,必须有多种针具针法的有效组合,才能提高疗效.经过十余年的经验总结,创立针灸治痛的新疗法"三重法",即"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该法适用于各种痛证的治疗,其即刻止痛显愈率达91.8%.文章介绍了"三重法"的内容、操作,临床具体应用,治痛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三重法良好的治痛效果需与其它治痛法如,大椎穴合谷针刺法、毫针治痛法、火罐治痛法、三棱针治痛法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疼痛疾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疼痛疾病的探讨王天德河南中医学院针推系450003针灸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几乎可以治疗各种性质的疼痛,这是众所公认的。在我国,运用针灸治痛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不但范围广泛,而且功效卓著,有些疾病的止痛效果甚至可以达到“立杆见影”的程度。但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以及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22例按随机的方式分为针推配合物理疗法的综合组61例以及单纯采用推拿和针灸方式治疗的针推组61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疼痛量表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综合组神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针推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属于神经根型的患者治疗时采用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的同时配合物理治疗的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7.
傅睿媛  朱俊 《光明中医》2023,(13):2639-2642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沿坐骨神经循行的疼痛为主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外治特色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推拿等在治疗中均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且相关的效应机制研究已经部分被证实,但是没有系统的梳理。将不同的中医外治特色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机制研究进行梳理,发现针刺、推拿等治疗坐骨神经痛均有其独特的效应分子机制,子午流注等中医特色理论在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医解剖理论与中医经典理论的结合也能非常有效的指导中医外治特色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以上这些机制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中医外治特色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助于进一步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非特异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疾病,骨盆失衡是引起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原因。经筋病强调“以痛为输”取穴治疗,然而,仅在疼痛局部“以痛为输”寻找“筋结”并“解结”治疗经筋病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性。本文试图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从上病下治视角看待非特异性腰痛,并从肌肉失衡角度分析不同腰、骨盆状态与腰痛的关系,通过定位病变肌肉以明确“以痛为输”取穴的方向,探讨“以痛为输”的多变性,探索提高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整体水平上选择包括重要临床事件、功能状态、证候相关指标、受试者对治疗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结局指标对于中医药疗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提出"千般疗效,不越三段"的假说,并以心力衰竭为研究载体,构建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疗效的"整体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建立能够反映中医药特色疗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38-839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是一个具有湖湘传统针推医学特色的学术群体,其主要学术观点为"推经治脏""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经配伍""五经助制"等。作者拟介绍在湖湘针推流派"五经配伍"主要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五经配伍""针经治脏"治疗癃闭,为临床治疗癃闭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及其结构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患者报告结局指标的研究现状和内容的回顾分析,认为有必要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状况量表用于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通过对中医学理论健康概念内涵的分析,认为中医的健康状态是"平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临床医生主要从精力、疼痛、大便、小便、睡眠、情绪、饮食、体质等8个方面的表征来考察健康状况的好坏,据此以构建可操作化的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并发展和研制量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指推法遵循"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原则,能够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本研究通过与中药热敷配合红外线照射的疗法对照,观察指推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指推法治疗组及热敷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视觉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者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指推法对于急性期肩周炎疼痛的缓解及症状的改善都明显优于热敷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肩周炎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指推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感轻,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和对照组50例(采用电针治疗)。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对疼痛进行评估,用腰椎疾患治疗效果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组止痛效果、腰椎功能改善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止痛效果、腰椎改善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愈显率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LD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组(针氧组)和针刺推拿组(针推组),各30例。30例针氧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医治,臭氧注射融盘术每位患者均治疗1次,同时接受每日1次的针刺及推拿治疗,连续医治20次;30例针推对照组患者采纳传统针灸推拿医治,医治措施及疗程同针氧组。用JOA评分量表、VAS量表和改进Mac Nab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腰腿痛、下肢麻木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针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针推组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推拿相关经穴结合臭氧注射融盘术治疗可明显减轻LDH患者腰腿疼痛,并能提高患者日常工作能力,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灸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文献记载,牙痛是每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症候,它的起因,虽有各种齿性疾患和非齿性疾患的不同,但都为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本文报道了用针刺治疗27例牙痛的结果,并进行初步分析,以供参考.一、疗效分析我们针治27例牙痛患者,有14例剧痛,伴有烦闷不安,失眠,偏头痛(患侧),咬合疼痛,咀嚼困难,牙周冷热刺激痛.有13例牙痛较轻,并伴有咀嚼困难,咬合疼痛,食欲减退,精神不适等现象.我们所针治的27例牙痛,有齿性(龋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结合拔罐负压对跖腱膜炎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跖腱膜炎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采用铍针结合拔罐治疗,B组采用海桐皮汤加减泡足治疗,两组3周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标准,压痛仪测量压痛值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压痛值较治疗前疼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铍针松解结合拔罐负压对跖腱膜炎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外治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穴位敏化是穴位状态的相应改变,痛敏是穴位敏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痛敏穴与激痛点在临床上均与疼痛有关,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皆为疼痛或疾病的反应点,多用于治疗疼痛类疾病。从理论来源上讲,阿是穴可将痛敏穴与激痛点联系起来,并在疼痛敏感度和解剖位置方面为两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参考。在辅助诊治技术上,可应用各种成像技术的辅助进行痛敏穴、激痛点的可视化、标准化定位,并预测其疗效。从临床应用来看,针刺穴位以酸胀重麻感为准,针刺激痛点以扎跳为准,常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应用痛敏穴,激痛点的分布也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两者可治疗的疼痛类疾病既包含躯体痛也包括非感染或外伤性的内脏痛。现代研究方面,两者都以发生炎性反应为特征,进而产生周围微环境的改变。文章从痛敏穴与激痛点在理论、位置分布、针感、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6个方面的异同探讨二者的关系,并进行分析总结,阐明了穴位痛敏化现象与激痛点理论的相关性。通过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痛敏穴的范围更加广泛,激痛点应包含在痛敏穴之中。痛敏穴与激痛点是传统经络腧穴理论的现代科学研究,仍纳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体系;同时将两者贯通于现代针灸学的研究中,以期为两者在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核心肌力训练联合针刺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CNLBP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n=55)和联合组(n=61),针推组选用膀胱经、督脉相应腧穴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联合组在针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核心肌力训练。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ODI、核心肌力(一分钟内卷腹个数、一分钟内背桥个数、平板支撑时间)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均降低(P<0.05),核心肌力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AS、ODI低于针推组,核心肌力高于针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联合组复发率低于针推组(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联合针刺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近远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增强腰椎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邵铭熙教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遵循早期祛邪,后期扶正的治疗原则,依照经筋为病,以痛为腧的治疗理念,运用四指推法联合芒针透刺阳陵泉的治疗方法,针推结合,上病下治,并配合患者后期的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三棱针穿刺放血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偏瘫侧肢体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偏瘫侧肢体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三棱针穿刺放血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B组采用三棱针穿刺放血疗法治疗,C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并参考膝关节HSS评分评定行走功能。结果经统计学处理,A、B组的活动性疼痛改善及行走功能优于C组(P 0.05),A、C组休息痛改善优于B组(P 0.05)。结论三棱针穿刺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挫伤活动性疼痛疗效明显,而中药熏洗治疗休息痛有优势,二者结合能提高脑卒中偏瘫侧肢体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