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肌钙蛋白T(cTnT)、脑钠素(BNP)、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50mg联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每日1次,持续用药7 d,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照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试验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替格瑞洛9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ST段下移水平、cTnT、BNP、CRP、D-D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33例/42例)和95.24%(40例/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分别为(4.52±0.55)和(2.02±0.27)次/周,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每次(4.14±0.43)和(2.76±0.31)min,ST段下移水平1.25±0.17和0.6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TnT、BNP、CRP、D-D水平分别为(1.54±0.18)ng·mL-1,(63.52±6.73)ng·mL-1,(8.94±0.94)mg·mL-1和(133.53±15.73)ng·mL-1,试验组分别为(0.25±0.03)ng·mL-1,(28.43±3.02)ng·mL-1,(4.57±0.55)mg·mL-1和(59.54±5.74)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腹泻2例,恶心呕吐1例,眩晕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7例/42例);试验组出现胃肠道出血1例,血肌酸酐轻度上升1例,眩晕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例/4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至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均予以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3.22±2.69)×10~9、(13.24±2.71)×10~9,经t检验,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为(11.21±1.62)×10~9,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为(11.23±1.64)×10~9,经t检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效4例,有效3例,显效34例,总有效率为90.24%;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4例,显效36例,总有效率为97.56%;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氯吡格雷治疗,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以替格瑞洛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再发心肌梗死、主要终点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06%(1/94)、5.32%(5/94);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3%(2/94)、5.32%(5/94);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06%(1/94)、4.25%(4/94);经χ~2检验,观察组的再发心肌梗死、主要终点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相比,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再发心肌梗死、主要终点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其与血清脑利钠肽(BNP)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C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68. 00%,B组为74. 00%,C组为92. 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A组和B组患者,SYNTAX评分低于A组和B组患者,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血清BNP和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BNP和cTnI与LVEF呈负相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P <0. 05);A组、B组、C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00%,10. 00%,16. 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独用药相比,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更好,患者的心功能、SYNTAX评分、血清学指标等均有显著改善,且疗效指标与BNP和cTnI水平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变化情况。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57例,男45例,年龄(62.98±10.51)岁,体重指数(24.53±2.53)kg/m2;女12例,年龄(64.17±5.84)岁,体重指数(25.49±3.37)kg/m2。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将氯吡格雷75 mg,1次/d更换为替格瑞洛负荷量180 mg,次日开始90 mg,2次/d。随访30 d,应用替格瑞洛后7、15、30 d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服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与应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吸烟,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及服用降压、降糖药物,其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抵抗ACS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非血运重建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T(cTn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81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41例)和氯吡格雷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服药前和服药后1、2、4、8、24h及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R)、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服药前PMAR水平相近(P>0.05)。A组患者服药期间的PMAR均低于B组(P<0.01),IPA及IPA≥5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B组(P<0.01)。B组服药后2h的IPA低于服药后8h(P<0.01),而A组两个时间段I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只有轻微出血事件。结论在ACS患者,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两药短期的安全性相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PCI介入方法治疗的6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对研究对象分组,形成每组各30例ACS患者的治疗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服用两种药物后,产生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经过用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花生四烯酸抑制剂途径抑制率以及二磷酸腺苷抑制剂途径抑制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经过计算,治疗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再次入院、再发胸痛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不良症状发生率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PCI介入方法治疗的ACS患者给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能好,故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深入的研究以及仔细的探讨。方法 100例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氯吡格雷组50例和替格瑞洛治疗组50例,经过本院对患者3个月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研究。结果氯吡格雷组的患者在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几率是34%,明显的比替格瑞洛治疗组发生的几率高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治疗组,在出血发生几率进行对比分别为16%、1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通过替格瑞洛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其作用在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中的危险系数明显降低,从根本上避免出血现象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动力研究。方法 将某院2019年2月~2021年5月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速效救心丸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速效救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下移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小板粘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下移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组)40例和替格瑞洛治疗组40例,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27.5%,显著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而不增加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替格瑞洛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本研究选择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选择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同时选择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出现,对照组患者出现死亡病例2例,治疗1年以后,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6例,治疗1年以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出皮肤黏膜血事件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替格瑞洛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EG)的变化特点。方法 89例ACS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1周前后,抽血查血栓弹力图,比较其前后变化特点。结果替格瑞洛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TEG指标均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R、K值升高,MA值、α角和G值、CI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A途径、ADP受体途径的抑制率均有所升高,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格瑞洛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适应ACS及介入术后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需要,使血小板抑制率达标,最终使更多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氯吡格雷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替格瑞洛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替格瑞洛片90 mg,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氯吡格雷组144例和替格瑞洛组145例。替格瑞洛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90%,高于氯吡格雷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的NLR水平分别为3.26±0.15和3.10±0.11;LDL-C水平分别为(2.24±0.14)和(1.77±0.16)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患者在术后2...  相似文献   

18.
那静  梁宇 《中国药师》2017,(3):494-497
摘 要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7~12月诊断为ACS并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利用SPSS软件对服药前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16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30.4%,其中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5%,但无主要出血事件;呼吸困难发生率10.6%,严重呼吸困难3例。对122例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进行统计,分别为(54.96±14.654)%和(24.37±13.183)%(P<0.01)。结论:推荐剂量的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可以使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程度较轻,药物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分析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45例),与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观察组(45例),比较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指标,且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脑梗死,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短期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9月某院收治的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AR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减少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