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 治疗后唾液腺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131I治疗的10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72例,年龄(42.8±1.0)岁。比较唾液腺损伤患者与唾液腺正常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原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并发糖尿病、131I治疗前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时间、131I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WBS)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期望频数<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唾液腺损伤的相关因素。 结果 107例DTC患者中,37例患者发生唾液腺损伤,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为3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唾液腺损伤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大于唾液腺正常患者[(45.84±2.10)岁 对(41.11±0.97)岁,(127.59±3.10) mm Hg对(119.86±1.84) mm Hg],唾液腺损伤患者131I治疗前TSH水平低于唾液腺正常患者[(99.82±8.46) mIU/L对(122.59±4.03) mIU/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7、5.210、6.28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31I治疗前TSH水平、收缩压是唾液腺功能损伤的非独立危险因素(OR=1.017、0.989、1.023,均P>0.05)。 结论 年龄较大、131I治疗前TSH水平较低及收缩压较高是DTC患者行131I 治疗出现唾液腺损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131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其在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131I治疗属于电离辐射, 而生殖系统对辐射敏感性较高, 其受到来自血液、膀胱尿液和肠道的131I照射, 可能会造成卵巢或睾丸一过性损伤, 表现为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早衰、精子数量减少和活力减弱、抗缪勒管激素水平下降。现有的临床研究对131I治疗DTC时, 是否会增加生殖系统次生肿瘤的发生风险仍存在争议。因此, 131I治疗DTC对生殖系统的辐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摄碘是甲状腺癌(TC)分化水平的标志和患者131I治疗获益的基石。然而, 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启动子和肿瘤蛋白p53(TP53)等的致癌突变可导致近70%的复发或转移性TC出现失分化表型。除遗传学改变外, 表观遗传学、自噬、肿瘤微环境等途径也参与了TC失分化和对131I治疗的抵抗。靶向上述途径有可能改善TC恶性表型并恢复131I治疗的敏感性,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文基于TC失分化的相关机制, 阐述了TC分化治疗相关的临床前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AFTN)是一种能引起甲状腺毒症的疾病, 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 其中99%为良性, 多发生在甲状腺的2个侧叶, 峡部少见。AFTN的治疗方法有手术、131I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其中131I治疗是一种治疗AFTN的有效方法。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 对AFTN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方法, 以及131I治疗的原理、临床应用与疗效等作一综述, 为AFTN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及Delta影像组学的唾液腺显像在评估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后患者唾液腺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甲状腺癌全切根治手术和131I治疗的2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男46例, 女177例, 年龄(47.7±14.0)岁]的资料。患者在131I治疗前、后均行唾液腺99TcmO4- SPECT显像, 根据显像结果将患者按唾液腺功能情况(正常与损伤)分类标注后按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唾液腺最大放射性计数时的图像和本底放射性计数时的图像训练ResNet-34神经网络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 用于提取结构化图像特征数据;采用Delta影像组学的方法将2个时期的图像特征值相减, 通过配对t检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合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 建立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K-最近邻(KNN)预测模型。将3种模型对测试集的唾液腺功能诊断情况与人工判读情况进行对比, 并比较3种模型对测试集的AUC(Delong检验)。结果在测试集67例显像中, 3位阅片医师的唾液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青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131I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预测首次131I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过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中青年PTC患者150例[男46例、女104例, 年龄(40.0±9.8)岁], 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行131I治疗, 且在131I治疗前1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 将其作为反映细胞免疫的指标。根据131I治疗后6~12个月的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与非ER组, 分析可能影响131I治疗反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首次131I剂量及细胞免疫指标(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独立影响因素对非ER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中, 84例为ER组(56.00%), 66例(44.00%)为非ER组。单因素分析示, 2组患者在年龄(z=-2.86, P=0.004)、肿瘤M分期(χ2=13.6...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研究男性是否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并进行131I治疗的1 677例DTC患者[年龄11~84(43.9±12.5)岁], 分为男性组(546例)和女性组(1 131例), 采用PSM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以减少数据偏差及混杂变量的影响。将患者评估结果分为疗效满意(ER)、疗效不确切(IDR)、生化疗效不佳(BIR)及结构性疗效不佳(SIR), 其中ER、IDR被分为预后良好组, BIR、SIR被分为预后欠佳组。2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采用ROC曲线分析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与预后欠佳的关系。结果 PSM前, 男性患者预后欠佳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21.2%(116/546)和14.0%(158/1 131);χ2=17.53, P=0.001];PSM后, 2组间预后欠佳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9%(107/537)和15.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格雷夫斯病(GD)患者131I治疗后早期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变化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单次131I治疗的273例GD患者[男59例、女214例, 年龄(37.4±11.4)岁]的资料,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清学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NR)或复发], 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各疗效组131I治疗后1个月的甲功变化幅度[ΔFT3=(治疗前FT3-治疗后FT3)/治疗前FT3×100%;ΔFT4=(治疗前FT4-治疗后FT4)/治疗前FT4×100%]及疗效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 分析早期甲功变化对131I疗效的预测价值;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131I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次131I治疗后, 273例患者的CR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03%(183/273)和92.67%(253/273)。1个月时甲功正常组(95例)CR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组[178例;81.05...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广泛使用TSH抑制治疗, 通过长期严格监测和控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TSH水平减少复发和转移。但TSH促进DTC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多项研究集中于阐明TSH与DTC发病风险、不良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并且进一步探索TSH抑制治疗的应用范围及靶向TSH受体(TSHR)治疗。该文就TSH与DTC之间的关系、TSH抑制治疗及靶向TSHR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不同剂量131I治疗后的短期疗效及长期预后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关于DTC患者131I治疗后短期疗效及长期预后评估的文献, 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9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对二分类数据进行效应统计量描述。采用χ2检验和I2值对文献进行异质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 共2 754例患者, 其中低剂量组(1.1~2.2 GBq) 1 452例、高剂量组(3.7 GBq) 1 302例。(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131I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3, 95%CI:0.86~1.01, P=0.07)。对地区[欧洲(RR=0.95, 95%CI:0.90~1.01, P=0.08);亚洲(RR=0.86, 95%CI:0.68~1.08, P=0.20)]、术式[甲状腺全切除术(TT)(RR=0.78, 95%CI:0.49~1.23,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家族性分化型甲状腺癌(FDTC)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SD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131I初次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66例FDTC患者[男19例、女47例,年龄(39.8±11.7)岁]与1701例SDTC患者[男442例、女1259例,年龄(40.9±11.3)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单双侧、多灶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软组织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及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危险度分层(低危、中危、高危)等临床病理特征、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和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ps-TgAb)水平及治疗后反应(疗效满意、疗效不确切、生化疗效不佳、结构性疗效不佳)。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FDTC组与SDTC组比较,在双侧病灶[45.5%(30/66)与31.2%(530/1701);χ2=5.999,P=0.010]、被膜侵犯[43.9%(29/66)与26.6%(452/1701);χ2=9.672,P=0.002]及远处转移[15.2%(10/66)与6.2%(105/1701);χ2=8.418,P=0.004]所占比例中较高;在危险度分层中,2组高危占比分别为18.2%(12/66)与9.2%(156/1701),中危占比分别为68.2%(45/66)与72.7%(1237/1701),低危占比分别为13.6%(9/66)与18.1%(308/1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P=0.030);但FDTC肿瘤最大径小于SDTC组[(1.24±0.74)与(1.50±0.92)cm;t=-2.275,P=0.020],余临床病理特征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t=-0.804,χ2值:0.101~5.359,均P>0.05)。术后ps-Tg、ps-TgAb水平及治疗后反应在2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059~1.915,均P>0.05)。结论FDTC患者较SDTC患者的肿瘤更具侵袭性;2组患者初始治疗后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国内5家医院2011年12月至2021年1月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86例、女16例, 中位年龄61岁)临床资料, 分析局部无进展生存(LPFS)和总生存(OS)及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计算LPFS率和OS率, 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1年4月, 中位随访38个月, 局部控制率为96.1%(98/102), 1、3、5年LPFS率为61.3%、25.5%、12.7%, 1、3、5年OS率为73.9%、39.1%、22.6%。75例患者粒子植入治疗后进展, 其中42例肝内复发转移, 55例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风险比(HR)=0.34, 95%CI:0.20~0.58]为LPFS的保护性因素;近期疗效CR(HR=0.25, 95%CI:0.13~0.47)为肝癌粒子植入治疗后OS的保护性因素,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C期(HR=2.33, 95%C...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131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在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131I治疗属于电离辐射,而生殖系统对辐射敏感性较高,其受到来自血液、膀胱尿液和肠道的131I照射,可能会造成卵巢或睾丸一过性损伤,表现为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早衰、精子数量减少和活力减弱、抗缪勒管激素水平下降。现有的临床研究对131I治疗DTC时,是否会增加生殖系统次生肿瘤的发生风险仍存在争议。因此,131I治疗DTC对生殖系统的辐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清甲治疗后诊断性131I SPECT/CT全身显像中, 患者服131I后对周围的辐射剂量及其变化规律, 为辐射安全评价和职业防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至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行诊断性131I SPECT/CT全身显像的20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15例, 年龄(45.7±11.7)岁, 范围24.0~65.0岁]。采用X、γ剂量率仪分别测量患者服131I后胸前体表不同时间(2、24、48、72、96 h)、距离胸前体表不同距离(1.0、2.0、3.0 m)的辐射剂量率, 采用热释光探测器分别测量患者服131I后第1~4天的辐射当量剂量。结果患者服131I后2 h, 胸前体表的辐射剂量率最高[186.12(135.52~201.01)μSv/h], 且随着服131I后时间的延长和距胸前体表距离的增加, 辐射剂量率均明显下降;服131I后96 h以上胸前体表的辐射剂量率, 以及任何时间距离胸前体表3.0 m处的辐射剂量率均可达到本底辐射水平。患者服131I后, 第1天对周围的辐射当量剂量为(1.19± 0.28)...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44岁, 半个月余前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因咨询术后131I治疗就诊。患者2021年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 定期复查。2023年3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甲状腺左叶上极见1.8 cm×1.3 cm×1.4 cm的低回声结节,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 纵横比大于1, 内可见数个点状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内见条状血流信号, 分布欠规则, 考虑为高风险结节;左颈部Ⅲ、Ⅵ区可见数个低回声淋巴结, Ⅲ区较大者1.1 cm×0.5 cm, Ⅵ区较大者0.8 cm×0.5 cm, 均皮质增厚, CDFI:内见条状血流信号。因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上极结节有风险, 遂行甲状腺左叶上极结节及Ⅲ区淋巴结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 病理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2023年5月行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病理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典型, 最大径1.3 cm, 侵透被膜, 淋巴结转移(16/41:喉前4/6, 气管前3/5, 左侧气管旁4/5, 左侧Ⅱ区2/17, 左侧Ⅲ区3/8)。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为中危, 遂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男26例、女14例, 年龄41~82岁), 其中治疗组21例, 行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19例, 行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 分析2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 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16/21)和8/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 P=0.028);DCR分别为90.48%(19/21)和11/19(χ2=4.21, P=0.040)。2组患者AFP均明显下降, 治疗组下降率大于对照组[0.87(0.84, 0.90)与0.66(0.65, 0.67);z=5.42, P<0.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借助高清晰超声检查, 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逐年增高, 有部分结节最终确诊为甲状腺癌, 严重影响飞行人员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笔者随访1例飞行员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康复、监测、航空医学鉴定的过程,建议积极开展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构建甲状腺结节恶变识别模型, 做到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早复飞, 确保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尿碘浓度(UIC)在不同危险度分层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与131I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首次131I治疗的DTC患者181例[男75例,女106例,年龄(44.1±12.5)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中低危组和高危组,131I疗效分为疗效满意(ER)和疗效不满意(non-ER),评价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UIC等。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组间UIC差异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181例患者中113例为中低危患者,UIC为111.60(55.80,204.65)μg/L;ps-Tg为2.08(0.63,4.91)μg/L。中低危患者中,和ER组(86例)比较,non-ER组(27例)有较高的UIC和ps-Tg水平(z值:-2.585、-4.511,均P<0.05)。68例高危患者的UIC为115.40(61.23,167.28)μg/L;ps-Tg为16.65(4.52,43.45)μg/L。高危患者中,和ER组(20例)比较,non-ER组(48例)有较高的ps-Tg水平(z=-4.677,P<0.01),但UI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s-Tg是中低危患者[比值比(OR)=6.157(95%CI:1.046~36.227);OR=22.965(95%CI:3.591~146.857),均P<0.05]和高危患者[OR=9.696(95%CI:1.379~68.169),P<0.05]non-ER的危险因素;中低危non-ER患者中UIC是non-ER的危险因素[OR=3.715(95%CI:1.201~11.488),P<0.05]。结论在中低危DTC患者中non-ER与UIC有关,但在高危患者中UIC不影响non-ER。中低危及高危患者较高的ps-Tg与non-ER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TSAb)的变化特征及联合半定量评分在格雷夫斯甲亢(GH)131I治疗后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131I治疗的512例G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01例、女性411例, 年龄(38±12)岁。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将131I治疗后的患者分为4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组、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无效组;前3组为有效组(A组), 共431例, 无效组(B组)81例。根据131I治疗后的时间将A组分成4小组:A1组(131I治疗后1年内), 80例;A2组(131I治疗后1~4年), 193例;A3组(131I治疗后5~9年), 90例;A4组(131I治疗后10年以上), 68例。入组的GH患者均于131I治疗后的第4周、第7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或逐年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TgAb、TRAb、TPOAb、TSAb水平的连续、联合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