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无创影像学手段。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不断完善,其可提供斑块性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衰减指数、血流储备分数及心肌灌注等大量信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尽管冠心病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它仍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是从功能学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侵入性检测手段,其指导下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目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不仅在冠心病患者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冠心病特殊合并症患者及冠状动脉先天性解剖异常疾病中也具有指导作用。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CT血管成像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及定量血流分数逐渐进入临床应用中,有望取代充血性指标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性评估。相信血流储备分数日后会成为临床医师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解剖学狭窄,但不能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尤其临界病变是否可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引起功能性缺血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昂贵,临床上尚未普及应用。基于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实现了无创条件功能学和解剖学的结合,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FFR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新出现的CT心肌灌注成像(CTP)及其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不仅能正确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信息,还能评价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相关功能改变。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动态CT心肌灌注显像(CTP)对功能性显著狭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种定量分析指标[心肌血流量(MBF)比值与心肌血流储备(MFR)比值]评判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准确性,并比较CTP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功能性显著狭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CTP检查。CCTA图像采集后行CT-FFR检测,CTP在静息相、腺苷三磷酸(ATP)诱导负荷相采集图像,用西门子CT灌注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并进一步行定量血流分数(QFR)检测以作为参考标准。利用负荷状态各节段的MBF与最大值比值算得的MBF比值以及由各节段负荷相与静息相MBF比值算得的MFR与所有节段平均值的比值得到的MFR比值,两种CTP的定量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肌缺血,CT-FFR评估各支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情况。通过分析各种评估方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诊断效能指标以及与QFR结果的一致性,对各评估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分析132支血管,其中男23例,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及心肌灌注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共入选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CAE的患者,运用FFR测定(最大充血状态下病变远端冠脉平均压/最大充血状态下主动脉平均压)评估硝酸甘油注射前后CAE患者血流储备变化情况,以及运用MCE心肌灌注显像评分评价硝酸甘油对CAE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对局限性和弥漫性CAE病变血管FFR值及MCE心肌灌注显像评分的差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共62支冠状动脉存在CAE病变,局限性瘤样扩张血管共44支,弥漫性18支,其中14支(22.6%)血管同时合并有50%以上冠脉狭窄。硝酸甘油用药前,局限性病变血管的FFR均值(0.756±0.0554)与弥漫性病变血管组(0.734±0.0877)相比无明显差异(P=0.269)。用药后,局限性瘤样扩张组FFR均值明显高于较弥漫性瘤样扩张组(P0.001)。合并有冠状动脉狭窄的CAE血管,应用硝酸甘油后FFR均值有显著升高(P=0.001);同样,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CAE患者的MCE心肌灌注评分也明显升高(P0.001)。结论不同类型的CAE病变应用硝酸甘油的效果不同,局限性病变可以得到血流储备及心肌灌注的改善,但弥漫性病变则获益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彩色编码技术在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4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重建冠状动脉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分支血管,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长度;对检出的86段粥样硬化斑块采用彩色编码技术进行标记和测算。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受心率影响较大,在控制心率≤70次/min时,冠状动脉1-13段血管97.4%(823/845)图像质量为1级,粥样硬化斑块及冠状动脉狭窄清晰显示。彩色编码技术检出不稳定斑块27块,其中19个斑块导致冠状动脉26%~50%狭窄,5个斑块导致冠状动脉51%-75%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彩色编码技术可以非创伤性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斑块中各成分形态、分布及比例,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筛查及初步预后评估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指的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为30%~69%,在临床上临界病变的发生率远高于显著病变,大约为其20倍;另外,部分临界病变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罪犯血管,故判断和评估其功能对决策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冠状动脉造影仍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冠状动脉造影只是对狭窄血管进行解剖性评价,不能对病变处进行病理生理及功能性评价。目前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有:负荷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确定血流储备分数、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脏核磁共振等,这些都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血流储备分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血管内超声等有创性检测手段也受到广泛关注。现就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无创及有创性评价以及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其实.冠状动脉造影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提供解剖学资料,无法反映斑块的病理学性质以及难于评估狭窄处下游的心肌功能(微血管灌注、血流储备等功能)状态。此外由于投射角度的限制,还可能存在对于管腔狭窄程度过高或过低评估的可能性。通常认为.在当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管腔“有意义”的≥75%狭窄而引起心肌缺血症状时才可诊断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可评估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程度,但不能准确地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引起功能性心肌缺血.血流储备分数是评估功能性狭窄的金标准,但有创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用于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技术包括: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生物力学特征、基于管腔内密度衰减的参数、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使心肌发生缺血或不同程度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层螺旋CT是一种新的无创性影像诊断技术,近年来临床已使用该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多层螺旋CT不仅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和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本文综述多层螺旋CT在ACS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临床中常用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技术。单纯依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的解剖学病变并不足以解释部分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心肌灌注和血流储备分数技术,从功能学角度弥补了单纯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不足。现从技术原理、研究证据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此两种新技术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3.
左主干病变,尤其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一旦发生闭塞将产生严重后果,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冠状动脉造影。随着技术进步,多种无创成像模式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如心肌灌注成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这些无创成像方法可提供冠状动脉狭窄的解剖学和功能信息从而有助于临床诊疗,并减少有创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现讨论不同成像方法在识别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结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脉造影图像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的血流动力学新方法 。方法 入选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冠脉造影但无明显冠脉狭窄(FFR>0.8)或冠脉狭窄经PCI术治疗后FFR>0.8,且冠脉造影1月内行SPECT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共纳入33例患者,35支血管。基于目标血管分区总评分(summed rest score of target vessel, SRSTV)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正常组(SRSTV≤1,n=21)和心肌灌注异常组(SRSTV>1,n=12)。35支血管中,SPECT静息心肌灌注正常组23支,异常组12支。通过多角度造影图像重建目标血管三维模型,基于FFR测量静息态和充血态的远近端压力,采用血流动力学方法 分别计算目标血管对应血流量Q,并进一步计算微血管阻力R、归一化微循环阻力指数Rn、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和冠状动脉阻力储备(RRR)。比较两组间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住院天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史、心...  相似文献   

15.
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是由于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失调引起心肌灌注减少造成的,是经常受到忽略的一种胸痛,阻塞性和非阻塞性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均可存在。通过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MVA可得到明确诊断。目前MVA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有创的心导管检查,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可以检测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功能,但过程复杂、耗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最近,一种新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通过测定时间密度曲线以计算CFR是可行的,可替代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然而,评估CFR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也正在逐步发展,其中包括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MRI和CT等。反应缺血的定量追踪技术和灌注成像技术可能将进一步增强MVA的诊断,同时可长期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多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重建并显示冠状动脉分支血管,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长度;对成像质量为Ⅰ级的冠状动脉分支的171段粥样硬化斑块采用彩色编码技术进行标记和测算。结果多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彩色编码技术检出不稳定斑块55块,其中37个斑块导致冠状动脉Ⅱ级狭窄,11个斑块导致冠状动脉Ⅲ级狭窄。结论多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鉴别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为早期发现不稳定斑块提供了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冠心病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实现CMD的无创诊断和评估是目前临床上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放射性核素心肌血流定量成像, 如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和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成像, 能采用心肌血流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定量诊断和评估CMD,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与正常开口对心肌血运的影响.方法 选择左冠状动脉正常开口组(正常开口)及高位开口组(高位开口)患者各84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左冠状动脉斑块发生率与两组冠脉血管各支斑块形成率和狭窄程度,比较两组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与左冠状动脉正常开口组相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胸痛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特点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78例胸痛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的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非糖尿病组),每组39例。对照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的类型和分布特点,评价各组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以及斑块性质。结果对两组患者共计1500段血管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存在斑块236段,而对照组患者存在斑块98段,实验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支及以上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变主要以软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清晰的反映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动脉斑块之间的差异并且对斑块分布和特征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狭窄评分(CCTA-SS)在定量评估缺血相关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为左前降支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1周内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分析影像特征并计算CC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