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持性照护方案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护理41例(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支持性照护方案44例(观察组)。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有疼痛强度量表(PPI)评估疼痛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情况,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VAS评分、PP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结论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实施支持性照护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睡眠质量,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障碍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RPF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71.74%)(P<0.05).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有效缓解食管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其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强化心理疏导结合个体化睡眠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Sleep Disturbance After Stroke,PSS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60例PSSD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病例30例),对照组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强化心理疏导结合个体化睡眠干预,两组均在护理2周后评价护理效果,对比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强化心理疏导结合个体化睡眠干预可有效减轻PSSD患者不良情绪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阶段选取80例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实行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实行手术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各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行手术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维持其良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赋能心理干预模式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障碍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11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赋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的PCL-C评分、NIHS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PSQI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赋能心理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应激障碍程度及负性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CDFI、MRA、CTA的改变情况,探讨曲美他嗪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进行CDFI、MRA、CTA检查,观察其阳性率的改变。对入选对象分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给予曲美他嗪胶囊口服。结果 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CDFI阳性率47.8%,MRA阳性率58.7%,CTA显示MRA 22.2%的假阳性率。同时曲美他嗪干预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基础治疗的患者。结论 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阳性率性明显高于CDFI,曲美他嗪胶囊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有待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诊的8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43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评价组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前,组间SF-36、SDS、SAS、APACHE Ⅱ、CD-RISC、PSQI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CD-RISC评分更高,SDS、SAS、APACHE Ⅱ、PSQ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5例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72小时后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姑息治疗对癌性疼痛、食欲、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姑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性量表(FACT-G)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F-MPQ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HAMA量表、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T-G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姑息治疗能缓解癌性疼痛,改善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5例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72小时后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围产期认知干预对改善妊娠期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妊娠期抑郁症产妇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围产期认知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抑郁状况、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DS、EP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干预方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围产期认知干预能够更有效减轻妊娠期产妇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人格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确诊的114例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所纳入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和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PSQI评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分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人格状况,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价值。方法 筛选2020年6月~2021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9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恐怖、偏执、其他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90.00%)(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同时缓解其恐惧、偏执等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ICU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PSQI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缓解还的焦虑状态,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基底动脉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程度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治疗有效率93.6%,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够提高患者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轻患者眩晕严重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丁咯地尔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滴丁咯地尔,口服西比灵治疗.对照组静滴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1.8%,对照组为72.1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赛莱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5例,应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生理盐水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对照组40例,应用丹参注射液20ml溶于5%葡萄糖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莱乐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82例椎基底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静滴疏血通为治疗组,静滴血栓通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较血栓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科住院失眠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且有明确失眠症的老年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均服用一片阿普唑仑助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进程参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2%(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时间、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及睡眠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合并助眠药物能够改善心内科失眠老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失眠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并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48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主体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睡眠质量及对住院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胃癌化疗患者,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睡眠,增加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