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 CBL)已广泛用于耳鼻咽喉科教学,然而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 SP)引入耳鼻咽喉科CBL教学的工作尚在起步阶段。SP进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增进学生沟通技能与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的带教经历,谈SP在耳鼻咽喉科CBL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颞骨解剖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9级广东省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住培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耳内镜下颞骨解剖练习方式学习颞骨解剖,对照组采用耳科手术示教方式,两组既往参与基础理论课、轮转耳科时间及授课老师均相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医师进行解剖名词、解剖空间方位、解剖标志认识、内镜下操作能力、对授课方式主观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并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医师在解剖名词考核成绩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医师在解剖空间方位、解剖标志认识、内镜下操作能力、对授课方式主观评价等方面考核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颞骨解剖应用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对晦涩解剖知识学习的抵触和恐惧,提高耳内镜操作能力,有助于推广耳内镜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 CBL)在耳鼻咽喉科学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科见习的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7名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加见习。对照组(18名)采用传统授课方法,结合使用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例进行教学;实验组(19名)采用CBL法,使用颅底疾病病例教学。通过分析两组留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及留学生对课程反馈的调查结果,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留学生见习考核成绩为(87.68±4.45)分,而对照组为(83.33±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留学生学习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耳鼻咽喉科学的留学生见习教学中,采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CBL法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耳鼻咽喉科是一门具有显著专科特点的临床学科,其解剖结构位置深在隐蔽,临床教学难度较大.我校积极探索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模式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进行耳鼻喉科见习教学的实施径路,在教学、实践操作等多方面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采用操作技能考核及课后调查问卷评分对TBL结合CBL模式见习教学进行评价,证明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耳鼻咽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临床能力,值得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影像系统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统计理论考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及学习效率等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特选取在本科室实习的2014级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方向的72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即为翻转课堂组,每组36人。对比学习后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考试,综合能力评分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技能成绩(90.60±3.64)分高于对照组(86.74±6.85)分,观察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学能力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使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耳鼻咽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在耳鼻咽喉科参加住培的医师2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在耳鼻咽喉科参加住培的医师2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线下教学。住培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满意度。结果 理论考核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50.5±5.4)分和(41.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核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是(93.5±5.4)分和(71.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课程满意度、激发学生兴趣、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高临床技能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显著提高了住培医师对耳鼻咽喉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病例引导结合主题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视频微课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生180名作为研究对象,把每组轮转实习生随机分配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两个病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视频微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配备每组相同资质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出科理论考试、专科检查操作成绩及临床演练效果并结合Mini-CEX量表进行评估反馈。结果两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视频微课教学组在专科技能操作成绩及临床演练Mini-CEX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视频微课法不但可以规范实习医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检查及操作,而且在结合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实习生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的七年制学生4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采取传统教学法的设为对照组(n=24),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设为实验组(n=24)。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基本检查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为(93.00±3.13)分,基本检查操作成绩为( 90.25±2.97)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 87.70±3.57)分、( 85.92±4.6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学生的教学质量满意度( 95.80%) 高于对照组学生( 70.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操作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临床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掌握,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头颈外科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文献记载第一个头颈肿瘤手术是1914年在美国纽约纪念癌症医院(Memorial Hospital for Cancer and Allied Diseases)实施的, Hayes Martin教授因1935年~1957年在这个医院头颈肿瘤领域中的卓越贡献,被称为“头颈肿瘤之父”。在他的领导下,1954年美国成立了头颈外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这个协会的主要会员为普通外科和肿瘤外科医师:4年后,John Conley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成立了美国头颈外科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Head and Neck Surgery),其会员大部分为对头颈外科感兴趣的耳鼻咽喉科医师。美国的这两个协会的主要任务均为培训合格的头颈外科医师,他们的成功经验一直被别的国家学习和延用。在英国,由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个专业委员会(Specialty Committees, SAC)负责,六个培训中心承担的头颈外科医师培训任务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费曼学习法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5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名学生,全体学生首先接受教师的传统理论教学授课,随后实验组学生根据费曼学习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理论教学结束后均有一次课堂测验,其中实验组学生模拟教学前后的测验分数分别记为A1、A2组,对照组分数记为B组。通过A1、A2和B组分数和问卷调查评估研究结果。结果 A2组测验成绩(80.92±2.76)分高于A1组(76.23±3.29)分、B组(76.38±3.3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与B组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条目2、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费曼学习法应用于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教学中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突发性聋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高压氧组(63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 7 d为1个疗程;高压氧组采用药物加高压氧治疗, 每次治疗100 min, 7 d为1个疗程,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高压氧组有效率为90.5%(57/63), 对照组有效率为84.2%(48/57),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 P<0.05);其中听力损失<60 dB HL的患者, 高压氧组有效率为93.9%(31/33), 对照组有效率为93.3%(28/30),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 P>0.05);听力损失≥60 dB HL的患者, 高压氧组有效率为86.7%(26/30), 对照组有效率为74.1%(20/27),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 P<0.05)。病程<14 d内就诊的患者, 高压氧组有效率为92.0%(46/50), 对照组有效率为87.5%(42/48),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以临床典型病案为基础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技能及思维能力。结果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耳鼻咽喉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及思维能力。结论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耳鼻咽喉科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耳鼻咽喉临床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经验。方法: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计划,增加见习课时,实行分散见习,强调记录见习笔记,将笔记和见习后的讨论相结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临床能力,而且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结论:耳鼻咽喉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显提高了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耳鼻咽喉科疾病发病率高,慢性病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环节。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解剖基本知识的学习,遵循以门诊学习为主,病房观摩为辅的原则,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弥补教学时间短的不足,着重社区多发病常见病的培训,以培养出符合中国医疗现状和满足社区服务需要的合格的全科医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联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探索适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的新方法。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在卓越医师班中随机选择2个班学生,每班学生30人,共60人,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以传统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以CPC和PBL联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根据问卷调查评估表、学生反馈满意度调查表和考试成绩,判断教学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92.32±1.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88.37±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3.3%,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联合PBL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适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方法对20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0人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8人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课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如何提高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课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探索与实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见习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只有不断对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临床见习课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案例带教法的运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择100名护理专业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采用案例带教法进行临床带教,对比分析两组实习护生的带教成绩,以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实践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的为84.00%,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对实习护生实施案例带教法带教,可以提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案例带教法的临床带教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美学理念与整形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 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 重点从鼻部外伤、外鼻肿瘤、上颌窦癌及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的手术治疗方面进行阐述。耳鼻咽喉科医师应该具有美学理念, 学习整形美容的技法, 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以满足广大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