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且在治疗后24 h内发生HT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以及HT的神经影像学表现。比较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组与无症状颅内出血(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sICH)组以及梗死灶内HT组和梗死灶外HT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T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3例HT患者, 男性40例, 女性23例, 年龄(73.5±8.95)岁;sICH 42例(66.7%), asICH 21例(33.3%)。梗死灶内HT 37例(58.7%)[ECASS分型: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1型5例(7.9%), HI-2型6例(9.5%), 脑实质血肿(paren...  相似文献   

2.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的一种影像学标志物。研究表明, CMBs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出血性转化和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文章就CMB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转归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首位致残和致死原因。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近年来, 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转归的预测模型日益受到关注。文章系统回顾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功能转归、死亡以及有症状颅内出血风险的评分模型, 旨在筛选符合临床应用的评分体系, 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是一种未成熟的内皮细胞, 能够增殖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PCs在血管损伤后从骨髓迁移至缺血区域, 参与受损内皮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 从而为治疗包括缺血性卒中在内的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方法。文章就EPCs作为缺血性卒中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和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在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 判定是否存在HT。sICH定义为脑实质血肿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患者在发病36 h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I与静脉溶栓后HT和sICH的独立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SII对静脉溶栓后HT和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5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  相似文献   

6.
恶性脑水肿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在血管内治疗后并不少见, 可使血管内治疗获益明显降低, 导致患者转归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文章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恶性脑水肿的预测因素、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治疗已被证明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案, 但其疗效与时间密切相关, 因此早期获得能够预测其转归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血细胞能反映炎症反应, 成本极低且容易获得。文章阐述了血细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 但其获益具有时间依赖性。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分为发病至入院时间(onset-to-door time, ODT)和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 DNT), 前者体现院前延误, 后者体现院内延误并且可通过卒中改进计划加以控制。文章综述了DNT对临床转归的影响、DNT的影响因素以及缩短DNT的卒中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9.
脑小血管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中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常见。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WMHs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可增高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S100B共同参与了WMHs及静脉溶栓后HT血脑屏障的破坏过程。WHM及H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而且轻中度WMHs是否会加重HT仍存在着争议。尽管如此, WMHs仍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和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导致全世界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心脑梗死(cardio-cerebral infarction, CCI)是AMI合并AIS的罕见临床综合征, 是指同时存在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心前区疼痛或心电图改变的危急症状。CCI的患病率从0.09%至1.6%不等, 但患者病情危急, 预后较差, 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由于病情复杂、病因多样以及循证证据和机制研究较少, 针对CCI患者的管理具有挑战性。文章总结了CCI的相关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以及手术顺序的选择, 期望可缩短溶栓/血管内治疗时间, 并改善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实现血管再通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和改善神经功能的首要方法。然而, 血管成功再通后可能出现的高灌注会导致神经功能恶化和转归不良。文章对血管再通后脑高灌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VT)后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DC)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聊城市脑科医院因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行EVT的患者, 并分为DC组和非DC组。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VT后DC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207例患者, 男性126例(60.87%), 年龄(66.22±11.24)岁, 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19.84±9.20)分,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ASPECTS)为(7.98±0.66)分。7例(5.80%)术后即刻改良脑缺血治疗(modified Treatment In Cerebral Ischemia, mTICI)血流分级≤2a级, 30例(14.49%)术后出现出血性转化, 28...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第二大原因,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血管事件患病率相关。文章对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急性期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以及功能转归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补充维生素D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 期望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对血管内机械切除血栓的病理学研究仍十分有限。文章就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获得的血栓病理成分的常规染色、特殊成分、免疫因子表达、电镜形态、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卒中病因学鉴别和转归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 MH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和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静脉溶栓前完成血液采集并计算MHR。END定义为入院后7 d内任意一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较基线增加≥1分。HT定义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复查CT/MRI新发现的颅内出血。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和HT的独立预测因素, 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HR对END和HT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8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EMT)后发生低白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 HA)的危险因素及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4月31日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卒中科首次确诊为前循环LVO-AIS并急诊行EMT的患者。根据术后(6~8 d)首次复查血清白蛋白, 将患者分为HA组(<35 g/L)和非HA组(≥35 g/L)。根据EMT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和转归不良组(3~6分)。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分析确定EMT后HA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对转归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4例患者, 男性107例(74.30%), 年龄中位数64岁(四分位数间距56~71岁);HA组50例(34.72%), 非HA组94例(65.28%);转归良好组60例(41.67%),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发生卒中后谵妄(post-stroke delirium, PSD)的预测模型, 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验证。方法前瞻性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内科在2022年2月至5月期间收治的AIS患者, 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谵妄, 将建模组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PSD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验证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建模组纳入350例AIS患者, 其中71例(20.28%)发生PSD;验证组纳入150例AIS患者, 其中36例(24.00%)发生PSD。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1.036,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0~1.074;P=0.05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OR 1.607, 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 F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收集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资料。在发病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转归评估, >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AR与转归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A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2例患者, 转归良好组114例(70.4%), 转归不良组48例(29.6%)。单变量分析表明, 转归不良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it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和FAR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 而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176, 9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eosinophil to neutrophil ratio, EN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3个月时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ENR与静脉溶栓后3个月时转归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ENR水平对静脉溶栓后3个月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5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 男性240例(68.1%), 年龄(66.46±12.00)岁, 中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8分(四分位数间距5~13分)。发病后3个月时215例(61.0%)转归良好, 137例(38.9%)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 转归不良组中位ENR×102水平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Z=–7.305, 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ENR×102较低为静脉溶栓后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 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 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结果根据倾向匹配评分法从130例肺癌患者中纳入病例组26例, 对照组104例。两组年龄、肿瘤分期、肺癌是否发生转移、肺癌治疗方法、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饮酒、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OR)1.087,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63~1.211;P=0.007]、肺癌治疗方法(OR 1.698, 95%CI 1.139~2.532;P=0.009)、高血压(OR 5.647, 95%CI 1.921~16.597;P=0.002)、糖尿病(OR 3.082, 95%CI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