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 首诊多为中晚期, 患者生活质量差, 复发、转移风险较高, 故而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动态监测肿瘤进展的工具。液体活检作为一种肿瘤检测手段, 以其非侵入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关注。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液体活检标志物。随着检测方法的进步, 该技术与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介绍这两种标志物的相关概念、检测方法以及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十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低分化HNSCC患者普遍生存时间短、预后较差,对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于低分化HNS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HN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程及预后风险进行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本文就HNSCC发生以及预后有关的分子标志物做一综述,为HNSCC的诊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亚型, 具有发病率低、早期症状不典型和预后较差等特点。目前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的进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概况及治疗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前庭鳞状细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 以及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的8例鼻前庭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6例, 女性2例, 年龄38~75岁。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病灶完全切除, 同时利用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进行即时修复。术后不行进一步辅助治疗。术后分别对肿瘤复发、患者外观、供区瘢痕、通气及感觉功能等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肿瘤分期T1期2例, T2期6例, 经32~45个月的随访, 所有病例在随访期内无复发。所有皮瓣愈合良好, 其中1例近端翻折嵌入鼻翼外脚缺损处出现直径2 mm左右坏死, 经换药10 d后愈合;另1例早期皮瓣颜色暗黑, 提示血液回流不畅, 及时处理5 d后好转。4例(50%)发生针垫样畸形, 即局部环形隆起, 6个月后逐渐消退。4例(50%)前鼻孔形态有所改变, 但均无通气障碍, 患者未要求再次修复。术后外观评级为"很满意"及"满意", 供区瘢痕不明显。皮瓣感觉于3个月后与周边组织没有差别。结论单纯手术切除T1-2期鼻前庭鳞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在晚期下咽癌术后环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41例, 女1例, 年龄33~82岁,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全喉+全下咽切除20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切除8例, 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9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颈段食管切除5例。肿瘤切除术后遗留的下咽环形缺损均行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一期修复, 观察术后皮瓣愈合状况、伤口愈合情况、吞咽功能状态。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下咽缺损的长度为7~18 cm, 切取的皮瓣大小为6 cm×9.5 cm~10 cm×20 cm。41例皮瓣成活, 1例皮瓣出现坏死, 皮瓣成活率为97.6%。40例皮瓣血管蒂吻合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2例吻合一条动脉、两条静脉血管。术后5例出现颈部伤口感染, 2例出现咽瘘。术后3个月复查, 31例患者可进普食, 9例进半流质饮食, 2例进流质饮食。随访6~65个月, 14例(33.3%)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 原发部位复发4例(9.5%), 颈部淋巴结复发6例(14...  相似文献   

6.
静脉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异常疾病, 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 多见于头颈部。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 属于重要功能区, 深部病变易漏诊误诊, 诊治具有一定难度。静脉畸形的诊断需结合各种脉管畸形的鉴别、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综合评定。静脉畸形的治疗以硬化剂注射为主, 但也需因人而异。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 就头颈部静脉畸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症状、治疗及随访结果。2例行乳突扩大切除术, 3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颞肌修复术, 1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深叶部分去除术+颞肌修复术。结果 6例患者术后随访2~8年, 随访5年以上者5例, 术后复发1例。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不易及时确诊, 肿瘤生长缓慢, 容易复发和发生肺部转移。手术治疗结合术后辅以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 是治疗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纳入2010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行原发灶及颈淋巴清扫(简称颈清)的连续整块切除手术的舌鳞癌患者329例, 其中男性283例, 女性46例, 年龄26~80岁。均采用新颈清术式:与经典颈清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常规淋巴结的处理, 彻底清扫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基部、颈外动脉各分支旁淋巴脂肪组织, 将舌动脉及其沿线组织及口底淋巴结与原发灶一并切除。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本研究共136例(41.3%)患者发生了颈淋巴结转移。142例T1-2cN0期患者行肩胛舌骨上清扫, 其中22例(15.5%)存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 与其余12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 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比92.1%, χ2=0.156, P=0.693)。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临床分期以及非常规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癌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共有30例患者发现非常规淋巴结转移, 转移率为9.1%, 其中口底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原发部位以头颈部最为常见, 国内多学科联合诊治起步相对较晚, 在诊治等多方面尚存不足。最近关于横纹肌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报道了有希望的治疗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 并对既往的各分类系统进行了改进。本文对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分类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是恶性程度很高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ATC发病机制目前有来源于分化程度较高的甲状腺癌细胞和来源于甲状腺肿瘤干细胞两种学说, ATC常见基因改变包括TP53、BRAFV600E、RAS、PIK3CA、TERT启动子、NF1、NF2基因突变和RET基因重排等。ATC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是以血液中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为标志物检测肿瘤分子谱。ATC的治疗方法仍以传统多模式综合治疗为主, 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姑息治疗;新兴治疗方法主要有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本文意在对ATC发病机制与分子改变、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对AR患者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治疗途径、临床疗效做一综述, 希望能进一步了解AR免疫治疗进展, 为AR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症状在夜晚或清晨加剧, 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最近研究发现, 变应性鼻炎患者不仅临床症状有昼夜节律变化, 发病的核心环节肥大细胞脱颗粒也显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 这种生活节律及多种环境的变化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变应性鼻炎的严重程度。本文就生物节律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等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58卷第1期《耳硬化症合并残存镫骨动脉1例》一文, 第69页图1中, 图1A和1B重复, 图1A应为下图。特此更正, 向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具有起病隐匿、转移早、易复发的特点, 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 但对晚期患者效果欠佳。诸多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可促进机体形成免疫抑制, 避免肿瘤细胞遭受药物渗透, 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 从而促进肿瘤发展。鼻咽癌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有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 能够帮助肿瘤细胞完成免疫逃逸。本文旨在对鼻咽癌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为其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面部外伤发生率的增加, 眶骨骨折愈发常见, 其中眶内侧壁最为菲薄, 极易发生骨折, 可引起视物模糊、复视、眼球内陷等并发症。眶内壁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为改善患者出现的眼球内陷、复视等症状, 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本文主要对现阶段眶内壁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术式、修补材料等手术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SCCHN)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吸烟、酗酒和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SCCHN的高风险因素.尽管放化疗和手术切除可将SCCHN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40%~50%,但近30年来进展不明显.SCCHN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揭示SCCHN致病机制和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可能.本文就SCCHN分子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期无重点号。诊疗方案栏目刊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骨传导助听器应用专家共识》, 从骨传导助听器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中应用的主要考量因素、非植入式和植入式骨传导助听器的临床应用、单侧和双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骨传导助听等角度加以系统阐述, 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期无重点号。《术中面神经监测专家共识》由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科等领域专家共同撰写, 希望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工作, 以提高手术效率、降低神经损伤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同时提出术者在术中不能过度依赖监测设备, 应结合影像资料、解剖学定位、显微镜下所见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状细胞癌诊治专家共识(2024)》从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分期、治疗、预后及随访等方面来提供该疾病的管理建议。《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2024)计划书》主要介绍该指南制订的背景、意义、目的、人员组成, 目标人群、干预措施、对比措施和结局指标问题的确定, 证据的获取及评价, 以及推荐意见的形成等指南制订过程和具体方法。旨在为科学和循证制订该指南提供纲领性及指导性的实施方案。论著《中国术中面神经监测抽样调查》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开展抽样调查, 417名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213家机构的医务人员参与问卷统计, 数据显示国内尚有多数医疗机构未开展术中面神经监测, 且医务人员对其认识差异较大, 该研究认为有必要形成相应的行业规范或者共识...  相似文献   

19.
本期无重点号。论著《低频残余听力保留患者声电联合刺激短期效果观察》观察12例保留低频残余听力的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使用声电联合刺激前、使用即刻、使用后2个月的言语识别率、声调识别和音乐测试, 发现声电联合刺激提供的低频声学信息以及声电刺激模式可为人工耳蜗植入者在噪声下的言语、声调识别和音乐感知提供丰富的听觉线索, 短时间内即可促进已接受长期电刺激植入者复杂聆听能力的提高, 综合改善其听觉水平。《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术后短期和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分析308例显微镜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前庭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发现肿瘤直径是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的独立因素, 肿瘤越大术后面神经功能更差;术中电生理监测的肌电图微小电流刺激(刺激阈值≤0.05 mA)可以预测短期和长期的面神经功能预后;系统的面部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手术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LARS2和HARS2基因致病变异所致的Perrault综合征分析》从2例以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特征的男性Perrault综合征先证者入手, 对2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进行系统分析, 发现了LARS2 基因c.1079...  相似文献   

20.
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AIT)"。述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现状与未来》通过AIT的作用机制、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介绍等, 对AIT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论著《标准化螨过敏原提取物皮下冲击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相关因素探讨》比较了3种不同剂量递增模式的AIT的早期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的变化, 以期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展加速AIT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皮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过长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新方案疗效分析》探究了AR尘螨皮下免疫治疗(SCIT)维持期中断治疗超过16周的新型剂量调整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发现相较于指南推荐剂量调整方案, 新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显著差异。《成人变应性鼻炎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与SCIT对比, 观察了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ICLIT)对于成人AR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指出ICLIT是今后AR AIT的一种新型的补充选择。《标准化尘螨过敏原SCIT对儿童AR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提出标准化尘螨SCI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治疗期间对不同临床特征的儿童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