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USCOM)在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6例,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判断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其中合并心肌损伤的38例设为观察组,无合并心肌损伤的28例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及CK-MB水平;采用USCOM行床边动态监测并记录患儿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左心室输出量(CO)和全身外周血管阻力(SVR)。结果 2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发病后第5天和第10天(P0.05),且观察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病后第3天和第7天时左心室CO较发病第1天时显著升高(P0.05),SVR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H-FABP水平与左心室CO呈负相关(r=-0.446,P0.05),与SVR(r=0.781,P0.05)和CK-MB呈正相关(r=0.664,P0.05)。结论血清H-FABP水平能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联合USCOM动态监测对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败血症患儿血清中Toll样受体4(TLR4)、淀粉酶A蛋白(SAA)的变化特点及与患儿心肌、肝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确诊的败血症新生儿90例(病例组)、9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TLR4mRNA、SAA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肝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儿的血清SAA、TLR4mRNA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的血清ALT、AST、TBIL、GGT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的血清cTnI、c TnT、CK-MB、H-FABP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的血清SAA、TLR4mRNA与血清ALT、AST、TBIL、GG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病例组患儿的血清SAA与血清ALT、AST、TBIL、GG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TLR4mRNA水平ALT、AST、TBIL、GGT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mRNA、SAA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升高显著,可能与患儿肝功能损害、心肌受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心肌酶谱诊断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轮状病毒感染患儿80例,于入组3~6h、6~12h检测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Tn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H-FABP水平,比较心肌损伤与心肌正常患儿H-FABP、CK、CK-MB、cTnI、AST及LDH的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3~6h、6~12h轮状病毒感染心肌损伤患儿的H-FABP、CK、CK-MB、cTnI、AST及LDH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正常组患儿(P0.05);轮状病毒感染心肌损伤患儿入组3~6h、6~12h的H-FABP、CK-MB、cTnI阳性率显著高于心肌正常患儿(P0.05);H-FABP在诊断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入组3~6h、6~12h心肌损伤的约登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83.02%、78.00%。结论 H-FABP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高于心肌酶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该院产科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窒息患儿40例,将窒息患儿分为心肌损害组(30例)和无心肌损害组(10例),所选对象生后0~3h及24h分别抽取静脉血查cTnI、H-FABP,比较两个指标在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及灵敏度、特异度的比较。结果生后0~3h:心肌损害组cTnI较无心肌损害组高(P0.05),H-FABP值高于cTnI(P0.05);生后24h:心肌损害组H-FABP、cTnI表达值均较无心肌损害组高(P0.05);生后0~3h:H-FABP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cTnI(均P0.05);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均P0.05);生后24h:cTn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H-FABP,但均P0.05;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均P0.05)。结论 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减少漏诊率,提高诊断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早期动态检测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炎患儿病情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267例CHD合并肺炎患儿纳为研究组,同时将同期收治80例单纯肺炎患儿纳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BNP、CK-MB及H-FABP水平。并根据研究组患儿是否并发心力衰竭(HF),将其分为HF组与无HF(NHF)组;根据HF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并发HF患儿分为轻、中、重度组;根据研究组并发HF患儿治疗情况,将其分为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比较不同分组患儿血清BNP、CK-MB及H-FABP水平。最后绘制ROC曲线,分析以上血清物质在诊断先CHD合并肺炎患儿病情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入组时血清BNP、CK-MB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HD合并肺炎患儿HF发生率为47.19%;HF组患儿BNP、CK-MB及H-FABP水平显著高于NHF组(P<0.05);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HF组患儿血清BNP、CK-MB及H-FABP水平呈依次上升趋势,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HF组患儿治疗后,其血清BNP、CK-MB及H-FABP水平均较入组时显著降低(P<0.05);绘制ROC曲线提示,血清BNP、CK-MB及H-FABP单独应用于CHD合并肺炎患儿心力衰竭中以BNP诊断效能最高[AUC=0.883,95%CI(0.838~0.919)],三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诊断各物质单独应用的价值[AUC=0.949,95%CI(0.904~0.993)]。结论并发心衰的CHD合并肺炎患儿血清BNP、CK-MB及H-FABP浓度均明显高于无心衰者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其血清BNP、CK-MB及H-FABP浓度均呈依次上升趋势绘制ROC曲线发现,各物质单独应用时,以BNP诊断HF的效能最高,而三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CHD合并肺炎患儿并发HF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CK-MB敏感度高于cTnI和NT-pro BNP,特异度低于cTnI、NT-pro BNP(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低血糖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并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同期体检且一般资料与研究组匹配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并测定H-FABP和cTnI水平。结果心肌损伤组患者0~2h H-FABP出现明显升高,以0~2h各指标水平为标准对心肌损伤进行诊断发现H-FABP+cTnI的诊断效能较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用H-FABP和cTnI进行诊断的患者。H-FABP+cTnI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的阳性患者48h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单cTnI阳性和H-FABP单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HFABP和cTnI诊断心肌损伤,有助于减少心肌损伤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探讨h-FABP在HFMD患儿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44例HFMD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不同时段进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检测。结果 HFMD组患儿h-FABP、cTnI及CK-MB的最高值分别为(18.42±6.20)ng/mL、(0.20±0.06)ng/mL、(35.2±11.2)U/L,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最高值(P<0.01),h-FABP增高时间比cTnI和CK-MB早,在6~8h达到峰值。结论血清h-FABP可作为HFMD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临床生化检验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心肌梗死(AMI)的163例患者及同期查体的50例健康受试者纳入研究,测定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对UAP患者进行危险程度评级。结果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在SAP及UAP中诊断UA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0.892、0.808;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在UAP及AMI中诊断UA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956、0.8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UAP高危组患者H-FABP、cTnI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P<0.05)。结论H-FABP、cTnI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程度及UAP严重程度相关,H-FABP、cTnI及hs-CRP水平对UAP患者的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选取213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13例HFMD患儿设为HFMD组,同时将213例HFMD患儿又分为心肌损伤组(47例)和无心肌损伤组(166例),另选取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酸激酶(CK)水平,研究HFMD患儿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分析各心肌酶对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MD组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均显著提高,而LVEF值则明显降低(P<0. 05)。HFMD组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与LVEF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FMD组中心肌损伤患儿47例(22. 07%);心肌损伤组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肌损伤组,LVEF值又显著低于无心肌损伤组(P<0. 05)。心肌损伤组血清LDH、cTnI、CK-MB及CK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结论 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与心肌损伤情况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心肌损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组,并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28例),另选择同期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检测血清CYR61、H-FABP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CYR61、H-FABP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CYR61、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CYR61、H-FAB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R61评估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AUC为0.843(95%CI:0.824~0.893);血清H-FABP评估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医院住院的12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41例有心肌损伤,81例无心肌损伤)和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清蛋白-钴结合能力试验测定血清IMA,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1)有心肌损伤组H-FABP、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无心肌损伤组(P0.05),IMA则低于后两组(P0.05);无心肌损伤组IMA、HFABP、cTnI、CK-MB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心肌损伤组IMA、H-FABP、cTnI、CK-MB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无心肌损伤组(P0.05),无心肌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心肌损伤组按照阳性率从高到低为cTnI、IMA、H-FABP、CK-MB。结论敏感度高的IMA和特异性强的cTnI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缺血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闫国超  邵云  武艳  戚国庆 《检验医学》2012,27(2):135-137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观察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动脉导管未闭(PDA)24例、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16例,动态监测cTnI、H-FABP的变化。结果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H-FABP、cTnI术前浓度平均分别为1.28±0.57μg/L、0.02±0.01μg/L;术后(10±5)min分别为8.51±5.47μg/L、0.46±0.49μg/L,术后4 h分别为2.31±1.73μg/L、0.66±0.45μg/L,24 h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存在心肌损伤,并与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有一定关系。H-FABP较cTnI更早出现峰值浓度,是早期判断心肌损伤的理想指标,测量cTnI、H-FABP可为临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sST2、H-FABP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试验组,以同期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血清sST2、H-FABP检测,比较两组sST2、H-FABP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儿血清sST2、H-FABP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sST2、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sST2、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心功能Ⅳ级患儿血清sST2、H-FABP水平明显高于Ⅲ级,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与sST2、H-FAB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ST2、H-FABP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其与患儿病情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 将6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轻度(n=36)和重度两组(n=26),选择28例日龄、性别与窒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并在安静或睡眠情况下描记心电图,测定QTd值.结果 窒息组cTnI、QT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中cTnI可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且QTd比cTnI对心肌损害的判断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邓荣春  陈会  张明  李彬  孙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289-1290,1292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10例临床疑似AMI胸痛患者,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定法(TRIFA)检测患者入院即刻血清中H-FABP含量,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红蛋白(MYO)进行比较;对11例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6 h后进行动态分析;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绘制各心肌损伤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分析6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AUC由大到小依次为H-FABP、hsCRP、cTnI、CK-MB、CK和MYO,最佳临界值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0%、78.7%、81.3%、73.8%、72.5%和61.3%,特异度分别为93.3%、95.0%、93.3%、100.0%、100.0%、98.3%。H-FABP的AUC与hsCRP、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MB、CK、MY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诊断早期AMI的阳性率达85.0%。结论 H-FABP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相对较早的检测窗口期和相对较好的特异度,在时效性、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可作为AMI早期诊断或排除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多项心肌损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AMI实验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辅酶Q10用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B组患儿采用辅酶Q10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CK-MB、cTnI水平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CK-MB、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儿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儿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患儿采用辅酶Q10治疗可有效降低CK-MB、cTnI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意义。方法发病6h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疑似AMI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与非AMI组51例,非AMI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UAP组)与非心源性胸痛18例(NCCP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FABP水平,并与传统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均<0.01);ROC曲线显示,H-FABP的AUC为0.954(95%CI:0.912~0.997),H-FABP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为6.65ng/mL;H-FABP诊断发病6h内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26%,80.39%,93.18%,84.34%;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P<0.05)。结论 H-FABP对发病早期的AMI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ACS患者入院3~6h及6~12h两个时间段的血清中的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H-FABP表现出了很好的检测早期(3~6 h)ACS的效果,比MYO、cTnI和CK-MB效果均要好(P<0.05),单独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82.61%,而MYO、肌钙蛋白和CK-MB的诊断效果在6~12h段有明显提高.结论 H-FABP具有很好的早期诊断ACS价值,可以将H-FABP作为更早期诊断ACS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肽素(Copeptin)及氧合指数(PaO2/FiO2)与急性肺栓塞病情程度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血清H-FABP、Copeptin及PaO2/FiO2的差异,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H-FABP、Copeptin及PaO2/FiO2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FABP、Copeptin及PaO2/FiO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结果 高危组患者血清H-FABP、Copeptin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aO2/FiO2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