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初诊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初诊的42例RCC患者(RCC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PD-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CC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RCC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水平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而与组织中Ki-67水平有关,Ki-67水平≥10%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水平高于Ki-67水平<10%的患者(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PD-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NSCLC患者手术前后及6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CD4+PDL1+、CD8+PD-L1+、CD4+PD-1+、CD8+PD-1+的百分比。结果 NSCLC患者术前与健康对照组CD4+PD-L1+、CD8+PD-L1+、CD4+PD-1+、CD8+PD-1+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14±1.69 vs 4.99±1.14)、(4.56±0.40 vs 1.48±1.08)、(17.21±2.70 vs 14.30±2.92)、(13.31±3.16 vs 8.38±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外周血NSCLC患者CD4+PD-L1+、CD8+PD-L1+、CD4+PD-1+、CD8+PD-1+T细胞的百分比(%)依次为(5.86±1.54)、(3.58±0.52)、(13.38±2.17)、(11.48±2.61),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CD4+PD-L1+、CD8+PD-L1+、CD8+PD-1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中PD-L1/PD-1百分比与NSCLC进展有关,检测PD-L1/PD-1对NSCLC的诊疗和预后监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蝮蛇咬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变化及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蝮蛇咬伤患者106例,根据蛇咬伤严重度评分表(SSS评分)分为轻度组75例与中重度组31例;其中中重度组中有23例患者经治疗康复后14 d随访复查。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PD-1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CRP、SAA;流式荧光法测定IL-10、IL-6、TNF-α。结果 蝮蛇咬伤患者外周血中炎症指标CRP、SAA、IL-10、IL-6、TNF-α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且治疗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咬伤组中CD4+T淋巴细胞、CD4+/CD8+值均低于对照组及轻度组,治疗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咬伤组CD4+PD-1+和CD8+PD-1+高于轻度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病理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DLBCL患者资料,选取现仍可获取初治时病理组织切片的患者21例。将患者依临床结局分为完全缓解及难治复发两组。采用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PD-1、PD-L1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比例,应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分子标志物表达在不同临床特点组及不同预后组间的差异。结果:乳酸脱氢酶增高组患者PD-L1+细胞与PD-1+细胞的比例(PD-L1+∶PD-1+)为5.14±3.825,明显高于非增高组的0.76±0.563(P=0.001);Treg细胞增高组PD-L1+∶PD-1+为1.41±1.454,明显低于减低组的6.42±4.426(P=0.023)。结论:初治DLBCL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PD-L1与PD-1的表达比例增高与不良预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循环B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集健康对照者(n=25)和T1DM患者(n=25)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及其表面PD-L1的表达。结果 T1DM患者B细胞亚群频率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者相比,T1DM患者CD19+细胞、CD19+CD27+细胞和CD19+CD27+细胞上PD-L1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者与T1DM患者的PD-L1在B10细胞、边缘区B细胞(MZB)和滤泡B细胞(FoB)上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患者的PD-L1在过渡性T2-边缘区前体B细胞(T2-MZP)上的表达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在T1DM发病中可能起保护作用。PD-L1高表达的B细胞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细胞)百分比以及Treg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确诊的ITP患者依据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是否恢复正常分为治疗有效组(21例)和治疗无效组(9例),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计数、Treg细胞百分比及PD-1+ 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6.39±5.74)×109/L和(5.49±4.86)×109/L(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34±2.95)×109/L和(7.87±1.47)×109/L(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间比较,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比较的CD3+ 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由治疗前的16.96%±4.61%升至32.74%±9.38%,PD-1+ Treg细胞百分比由治疗前的14.88%±6.75%升至29.62%±7.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治疗无效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由治疗前的17.41%±6.77%上调至19.18%±7.64%,PD-1+ Treg细胞比例由治疗前的15.30%±6.57%上调至19.58%±6.9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组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及PD-1+ 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Treg细胞及PD-1+ Treg细胞可能在IT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外周血中这2种细胞的百分比可能提示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D-1抑制剂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OLP患者纳入研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作糜烂型组(40例)及非糜烂型组(35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NGF、sPD-1及RANTES水平,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OLP患者血清NGF、sPD-1、RANTES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糜烂型组和非糜烂型组的血清NGF、sPD-1、RANTES、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及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糜烂型组高于非糜烂型组(均P<0.05);糜烂型组和非糜烂型组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且糜烂型组低于非糜烂型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LP患者血清NGF、s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肝细胞癌(HCC)肿瘤微环境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CC患者344例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HCC患者的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法检测PD-1的表达,依据PD-1的表达中位数水平分为PD-1高表达和PD-1低表达,分析PD-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HCC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PD-1表达于HC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PD-1的高表达率为43.9%(151/344);HCC肿瘤组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21.8%(75/344);HCC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47.1%(162/344);肿瘤浸润CD8+T细胞高密度率为45.3%(156/344)。PD-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PD-L1表达、C...  相似文献   

10.
赵侗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1):1559-1561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0例2019年10-12月该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与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淋巴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变化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及不同病毒载量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WB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记忆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及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Survivin水平变化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NSCLC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78例肺部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及其中TEM和TCM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血清MIC-1、Survivin水平;对比试验组患者不同病理特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血清MIC-1、Survivin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CD4+T、CD8+T细胞水平为(11.36±5.24)%、(14.88±2.85)%,显著低于对照组[(32.25±5.16)%、(33.65±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外周血CD4+Tm细胞和CD8+T  相似文献   

12.
陆洛  王飞  顾伟英 《临床荟萃》2022,37(11):1001-1007
目的 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诊断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化疗后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6例初治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10例健康人群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为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采用ROC曲线计算CD4/CD8临界值,并将患者分为低CD4/CD8组和高CD4/CD8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ITL患者诊断时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3+CD25+活化T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同时,CD19+B细胞、CD20+B细胞、CD5+CD19+及CD19+CD23+活化B细胞计数皆明显降低。在第一疗程化疗后,患者CD3+T细胞比例较初诊时明显升高,在完成3疗程治疗后,CD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和T细胞亚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评价聚焦超声消融(FUA)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单独FUA治疗与FUA联合PD-1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记录治疗的局部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析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联合组24例,FUA治疗组27例;联合组、FUA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8.9、6.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1、9.4个月,联合组的PFS、OS显著优于FUA治疗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提示全麻和消融疗效是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前CD4+T、Treg、CD4+初始T、CD4+记忆T细胞比例与患者OS呈正相关,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与患者OS呈负相关(P<0.05)。结论 FUA联合PD-1与单FUA治疗相比,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梅毒患者纳入梅毒组,另选取同期该院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PD-1水平,比较2组外周血PD-1水平及不同临床特征的梅毒患者外周血PD-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PD-1与梅毒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t)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25~(+low)Treg、CD4~+CD25~(+low)Treg/CD4~+CD25~(+hight )Treg及其细胞表面上的PD-1水平。结果梅毒组外周血PD-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梅毒患者外周血PD-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滴度为1∶8患者外周血PD-1水平显著高于1∶1、1∶2、1∶4患者,临床分期Ⅱ期患者外周血PD-1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PD-1与RPR滴度、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59、0.433,P0.01)。梅毒组外周血CD4~+CD25~(+hight )Treg、PD-1~+/CD4~+CD25~(+hight )Treg、PD-1~+/CD4~+CD25~(+low)Treg细胞高于对照组,CD4~+CD25~(+low)Treg/CD4~+CD25~(+hight )Tre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毒患者外周血PD-1存在高表达现象,且表达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变化,探讨其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关系。方法 34例晚期肺癌患者均接受ICIs治疗,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抑制剂单药,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或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治疗。ICIs治疗前、第3个周期治疗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包括Treg细胞、B细胞、NK细胞、CD45+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3+T细胞绝对值及PD-1+/CD45+T细胞、PD-1+/CD8+T细胞、PD-1+/CD4+T细胞、PD-1+/CD3+T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改变及其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液科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8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化疗前后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降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化疗4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在化疗4个周期后达最低值[(0.245±0.086)×109/L]。CD4+/CD8+比值在化疗4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化疗结束后3个月及化疗结束后6个月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终末疗效为完全缓解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高于非完全缓解患者(P<0.05)。复发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CD4...  相似文献   

18.
杨霞  张静 《大医生》2023,(23):12-15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金坛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及CA19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治疗24周AIDS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death-1,PD-1)和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l,PD-L1)表达水平的特点变化。方法选取HAART治疗的45例艾滋病感染者(AIDS),按CD+4T细胞计数分成1~100 cells/μl、101~200cells/μl和201~350 cells/μl三组,于抗病毒前和抗病毒24周时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21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 AIDS感染者治疗前PD-1/PD-L1的表达频率为(1.16±0.26)%和(0.63±0.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分别为6.31和4.27,P=0.000)。抗病毒治疗24周时PD-1/PD-L1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频率分别为(0.76±0.14)%和(0.52±0.06)%,与治疗前相比PD-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3.77,P=0.000),PD-L1的表达频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6)。CD+4T细胞基数为201~350 cells/μl患者组其PD-1表达频率在治疗24周后平均下调率明显高于另二组(38.54%vs.25.66%和23.77%),而PD-L1的表达也高于1~100 cells/μl和101~200 cells/μl二组(18.97%vs 15.87%和12.31%)。治疗前与治疗后AIDS感染者CD+4T细胞数与PD-1表达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434,-0.317,P=0.009和0.031),与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9和0.319,P为0.0049和0.032)。PD-L1表达频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与CD+4T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0.454和-0.314,P=0.002和0.012),与病毒载量在治疗前后呈显著正相关(r=0.513和0.428,P=0.000和0.004)。结论 AIDS感染者外周血PD-1/PD-L1的表达水平增加,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D14+CD16-HLA-DR+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1单抗进行干预治疗;采用RECIST Version1.1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追踪,记录患者生存率。结果CD14+CD16-HLA-DR+组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是非小细胞肺癌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CD14+CD16-HLA-D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存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