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且患者多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病情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目的 探讨心智化家庭治疗(MBF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及NSSI行为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月—12月选取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9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6)。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每周1次、每次60 min的MBFT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第1、2、4、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评定。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和干预第1、2、4、8周末,两组HAMD-24评分(F=69.621、15.428、29.623,P均?0.05)、OSI总评分(F=176.642、37.682、21.873,P均?0.05)、GSES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212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治 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 26 分的患者纳入认知功能无障碍组(n=141),评分< 26 分的 患者纳入认知功能障碍组(n=7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吸烟、家族史、饮酒、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17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文化程度、抑郁程度。采用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和 SSRS 评分预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 别、BMI、病程、有无家族史、HAMD-17 评分、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认知功能障 碍组患者的年龄及吸烟、饮酒、初中文化程度患者占比高于认知功能无障碍组,SSRS 评分低于认知功 能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SSRS 评分预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 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964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18岁(OR=1.571, 95%CI=1.251~1.973)、吸烟(OR=1.457,95%CI=1.187~1.788)、饮酒(OR=1.254,95%CI=1.093~1.439)、初 中文化程度(OR=1.513,95%CI=1.178~1.943)、SSRS 评分< 20 分(OR=1.593,95%CI=1.251~2.028)为青 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 能障碍受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度的影响,临床中应该给予密切关注,预防患者认知功 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优势认知行为治疗(SB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89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4)与舍曲林组(n=45)。舍曲林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8次SBCBT干预。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自尊量表(SE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对SES评分差值与HAMD-17评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的SES评分高于治疗前(F=189.91,P<0.001),HAMD-17、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F=833.48、86.94;均P<0.01);联合治疗组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F=13.94,P<0.01),而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57.98、4.66;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SES评分差值为(5.2±3.6)分,与HAMD-17差值(12.2±5.4)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治疗对轻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轻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和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各42例,单纯认知行为治疗组41例。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随访6个月后,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动想法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BDI评分分别为:10.1±2.4、9.8±2.4、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14,P〉0.05);治疗第4周,3组BDI评分均下降,分别为:6.4±2.3、5.4±1.9、7.6±2.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8,P〈0.01);治疗第8周3组BDI评分继续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0,P〉0.05)。3组显效率分别为64.3%、69.0%和58.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99,P〉0.05);随访6个月后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疗效(分别为61.0%、71.4%)稳定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药物治疗组疗效(38.1%)下降且与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5,P〈0.01)。治疗前3组ATQ总分、DA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8周,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的DAS总分、ATQ总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轻性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且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功能失调性认知,有预防抑郁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接受认知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前后沉思的变化。方法将7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接受认知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与一般支持心理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沉思反应量表(RRS)测验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HAMD-24总评分、RR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后,两组的强迫性冥想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2),HAMD-24总评分、RRS总评分、与抑郁相关和反思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认知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缓解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强迫性冥想的疗效可能较一般支持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理门诊2021年9月-2022年3月连续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和对照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伪刺激治疗)各30例,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1、2、3、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及减分率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智蕴神经心理自动化测验系统中的运动筛查任务(MOT)、规则转换任务(RST)、延迟性样本匹配(DMS)任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3、4周后,两组HAMD-24评分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522.021、39.905、26.412,P均<0.05)。单独效应分析显示,治疗2、3、4周后,两组HAMD-24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2.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歇性θ脉冲刺激(i 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症中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疗效。方法 将首发伴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氟伏沙明治疗(n=36),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iTBS模式rTMS治疗(n=38)。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病情,TESS量表记录其不良反应,Barratt冲动量表(BIS-II)中文修订版评定其冲动行为,青少年NSSI行为功能评估量表评定其自伤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第4周时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BIS-II修订版评分和青少年NSSI行为功能评估量表(NSSI-AT)修订版评分较治疗前也均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TBS模式rTMS能显著降低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冲动性及自伤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60名健康青少年(对照组),抑郁组应用盐酸舍曲林治疗6周,测量抑郁组基线及治疗1、2、4、6周和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清hs-CRP水平,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对照组的情绪及抑郁组的情绪变化。结果:抑郁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测量的HAMD-24评分总分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的血清hs-CRP水平与HAMD-24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因子分呈正相关(r=0.63,P0.01;r=0.67,P0.01;r=0.35,P0.01;r=0.61,P0.01;r=0.49,P0.01)。治疗1、2、4、6周血清hs-CRP水平变化与HAMD-24变化呈正相关(r=0.40,P0.01;r=0.71,P0.01;r=0.86,P0.01;r=0.85,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能够反映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认知疗法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度洛西汀联合认知治疗组(A组,n=40)和度洛西汀组(B组,n=40).A组以度洛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B组单一服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副反应量表( 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D-17评分[(17.35±5.51),(19.59±5.30)]均较治疗前下降(t=8.251、6.193,P<0.05或0.01).在治疗2、4、6、8周末,A组HAMD-17评分均较B组低(P<0.05).两组患者TESS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2,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疗法对首发抑郁症疗效可能优于单一服用度洛西汀治疗,其副反应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合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精神科护理。所有患者在入组时、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的HAMD-24、SDS、SA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研究者组SCSQ中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能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疗程为5d的内观治疗联合28 d的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4周的舍曲林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5d、28 d后两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后两组HAMD-17评分均较同组治疗5d后评分降低(P<0.01).治疗5d、28 d后两组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研究组社会适应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后两组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5d后评分升高(P<0.01).结论 内观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固定剂量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6例)和文拉法辛组(37例),治疗剂量分别为60mg/d和150mg/d,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度洛西汀组31例和文拉法辛组30例完成8周的观察。至第8周末两组的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77.4%(24/31)、83.3%(25/30)和48.4%(15/31)、53.3%(1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周末,文拉法辛组起效率(80.0%)高于度洛西汀组(41.9%)。度洛西汀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心动过速、头痛、震颤、口干和便秘,与文拉法辛组相似。结论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与文拉法辛相似。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女性的抑郁症状更重。舍曲林常用于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但仅部分患者有效,目前对女性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使用舍曲林治疗效果进行预测的研究有限。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女性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使用舍曲林治疗效果的关系,以期为女性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112例女性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4周舍曲林治疗。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进行评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舍曲林对女性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神经质人格(β=-0.115,95%CI:0.807~0.984)可负向预测舍曲林对女性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宜人性人格(β=0.129,95%CI:1.025~1.264)和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CT值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首发未治疗MDD患者(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颅脑CT扫描,测定两组各脑叶的CT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组的抑郁症状。结果患者组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两组其他各脑叶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患者组各脑叶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左额叶CT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均0. 05),各脑叶CT值与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 MDD患者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均低于健康人,且脑叶CT值与患者年龄、病程有关,MD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部分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音乐治疗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青少年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50 mg/d)和右佐匹克隆(3 mg/d)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音乐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定,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8%vs. 79.59%,χ~2=4.346,P0.05);观察组HAMA、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PSQI各因子评分、PSG各指标测量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药物联合音乐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和比较临床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23例,艾司西酞普兰组22例,舍曲林组35例,帕罗西汀组41例,各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6、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6项抑郁症状快速调查表(QIDS-C16)、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疗效评价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81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76例达到临床治愈,4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在治疗的各个阶段,4组间的HAMD-17、QIDS-C16、MADRS以及CG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02、0.18、0.93、0.63,P均>0.05)。TESS评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结论:几种新型抗抑郁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且相当,不良反应均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冲动性方面的特征,分析NSSI行为与冲动性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干预。方法 采取顺序入组的方式,选取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共53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有无NSSI行为,将患者分为伴NSSI行为组(n=30)和不伴NSSI行为组(n=23)。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评定患者抑郁情绪、自伤严重程度和冲动性。结果 伴NSSI行为组HAMD-17评分[(25.50±4.10)分vs.(21.43±4.64)分,t=3.379,P<0.01]、BIS-11运动冲动性[(51.67±15.95)分vs.(38.70±14.90)分,t=3.018,P<0.01]、认知冲动性[(52.75±13.22)分vs.(43.37±18.40)分,t=2.161,P<0.05]、无计划冲动性[(68.00±15.32)分vs.(50.76±2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差异,以及各亚型患者认知功能与脑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就诊 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 151 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以及在社区同期招募的 40 名健康志 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亚型分类标准将首发 MDD 患者分为焦虑 / 躯体型抑郁障碍(ASD)组 78例、忧郁/动力不足型抑郁障碍(MPD)组53例、非典型抑郁障碍(ATD)组20例。比较4组受试者的17 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BDNF 和 pro-BDNF 水平。 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3 个亚型 RBANS 评分与 BDNF、pro-BDNF 的相关性。结果 ASD 组、MPD 组的 受教育年限低于对照组[(12.49±4.05)年、(13.19±3.21)年比(14.85±2.6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D组、MPD、ATD组的HAMD-17总分高于对照组[(21.88±3.79)分、(19.87±3.22)分、(18.60±2.35)分 比(2.03±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D组、ATD组的HAMD-17 总分低于ASD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ASD 组、MPD 组及 ATD 组的 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0.5(0.3,8.5)pg/ml、0.6(0.3, 39.9)pg/ml、18.8(0.5,61.1)pg/ml 比 0.3(0.2,0.5)pg/ml],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4 组 受 试 者 的 RBANS 量表分和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SD 组的 BDNF 与即刻记忆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238,P< 0.05),MPD 组的 pro-BDNF 与视觉广度因 子评分呈正相关(r=0.314,P< 0.05)。结论 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认知功能和 BDNF 水 平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与 BDNF 和 pro-BDNF 存在相 关性。  相似文献   

19.
鲁娜  王静  马丽  段雪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1075-1077+1094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抑郁患者开展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其抑郁程度,心理韧性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采集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抑郁患者共计120例,纳入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1:1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早期高压氧治疗),各组纳入60例;观察对比两组抑郁程度、心理韧性、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周、4周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显著低(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呈不同程度的升幅,且观察组升幅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均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对102例轻症抑郁症患者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12次的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第12、24、36和48周末随访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6项生活质量问卷(SF-6)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估患者抑郁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共有77例完成24周随访,59例完成36周随访,49例完成48周的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2周HAMD-17评分明显下降,SF-6及GAF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这种改变在随访的24、36和48周末仍持续存在。结论: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轻症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