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 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患者执行功能存在差异,且童年期创伤可能影响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执行功能,既往研究对象大多为成年抑郁发作患者,缺少对重度抑郁发作青少年患者的相关研究。目的 比较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及童年期创伤的重度抑郁发作青少年患者执行功能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8月-2021年11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重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共112例,同期通过公开宣传招募健康对照组27例。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中的运动控制任务(MOT)、空间工作记忆(SWM)、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三个任务评定患者的执行功能,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评定童年期创伤类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发作患者MOT任务平均延迟时更长(Z=-3.407,P=0.001),SWM任务中的组间错误反应总数更多(Z=-3.291,P=0.001)、组内错误反应总数更多(Z=-3.461,P=0.001)、双重错误反应总数更多(Z=-3.218,P=0.001)、错误反应总数更多(Z=-3.312,P...  相似文献   

2.
以伴协调性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CPD)、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NPD)、伴抑郁症状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SPD)为对照,探讨ICD—10心境障碍中伴不协调性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ICPD)的临床特征。发现:ICPD自责发生率显著高于CPD、NPD;焦虑、绝望显著高于CPD;ICPD关系、被害妄想、幻觉、被动性体验显著高于CPD;幻觉、被动性体验显著低于SPD;ICPD治疗起效时间显著迟于CPD、NPD,显著高于SPD,联合治疗率显著高于CPD、NPD。ICPD从精神病理学、治疗学上有自己的特征,建议应做为ICD-10心境障碍中抑郁发作独立亚型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
抑郁发作中有无焦虑症状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率,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1病例被鉴定人男,39岁,小学文化,案由为故意杀人。案发前3、4d酒后出现心情好、话多、精力充沛、自以为了不起。案发前一日不顾家人的阻止和老乡一起乘车来南京打工。案发当日称要帮受害人磨刀切菜,在磨刀的过程中突然想起受害人姓朱,而自己从前写过"泽民泽民光择民,镕基镕基天不容"的对联,认为朱和朱镕基总理同姓,因为自己说过朱总  相似文献   

5.
非情感性精神病中的抑郁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200例精神分裂症,40例卒中后精神病和40例酒精中毒性精神病人进行了抑郁临床症状学和HAMD量表评定,结果发现抑郁症状(HAMD≥17分24项版)的发生率分别为33.5%,35%和45%;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抑郁以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多见,酒中毒性精神病的抑郁以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为主,而卒中后精神病的抑郁以运动迟缓和绝望为主。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探讨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对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按照ICD-10诊断标准,分为“不协调”性和“协调”性二组(以下简称不协调组、协调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不协调组患者39例,其起病年龄、绝望感、妄想、幻觉、联合治疗显著高于协调组,治疗有效率则显著低于协调组。这提示不协调组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亚型。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了141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9.01%和50.35%,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3.33%。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逐步回归提示,焦虑症状的首选危险因素为:受到或担心受到同事或邻居的岐视,抑郁症状的首选危险因素为:与医护人员交流感情的机会较少。笔者分析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时存在于患者身上的两组独立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介绍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的来源及精神症状的组合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及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精神症状调查问卷,共收集135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与心境相协调进一步分成两组(非典型组59例和典型组76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中,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占43.7%、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占56.3%,非典型躁狂发作在起病形式、病程特点、病前社会功能、病前性格、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与典型躁狂发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典型组在起病形式上以急性起病者居多,病程多表现为间歇性病程,病前社会功能良好,性格以外向者居多,多以情感症状为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相对较好。结论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和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在临床上均极为常见,非典型躁狂发作为躁狂发作的一个特殊的亚型,我们应对其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或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1)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6例两组进行为期6周治疗。甲组为单一中至大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乙组为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中至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副反应;(2)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在治疗第6周末,甲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8.2%,有效率94.1%(33/34);乙组的临床治愈率63.9%,有效率100%(36/36),乙组在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上均显著性优于甲组(P〈0.05);(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起病年龄、病前社会功能、病程特点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心境的协调性,以急性起病、病前社会功能良好、间歇性病程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患者心境相协调者的近期疗效为佳。结论(1)心境稳定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副反应相对少;(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患者的近期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抑郁症患者的青少年子女罹患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研究组为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中心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经CCMD-3诊断为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青少年子女为研究组,共6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为11~18岁,如有多个子女者选择年龄较小的进行研究(有5例),平均年龄(14.7±2.62)岁。对照组系随机抽取某中学正常父母的相同年龄的子女,并排除父母有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病史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14.9±2.48)岁。两组上述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首次发作时症状特点、精神病性症状的特征及诊断情况,为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住院,年龄13~17岁,诊断为首次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的11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首次就诊误诊86例,占72.26%;其中,躁狂发作误诊14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为12例,误诊8例(66.67%);抑郁发作误诊71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为26例,误诊24例(92.31%).混合发作误诊1例,且伴精神病性症状.在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的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最频繁的为关系妄想(27例),其次为幻觉(10例).结论精神病性症状对于首次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来说对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意义更大.青少年双相请障碍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形式、内容广泛.重视精神病性症状在青少年双相障碍中的诊断作用,对提高双相障碍的识别率、诊断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培酮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5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或单独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给予评定。结果: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抗抑郁剂治疗。结论:利培酮可作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精神病性抑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对精神病性抑郁(PD)的概念、发病机制、家族史与遗传、临床表现、重性抑郁亚型的稳定性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因性非痫性发作(PNES)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人格特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 22 例 PNES 患者(PNES 组)及 40 例 癫痫患者(癫痫组)的一般人口学及相关临床资料,使用 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 焦虑量表(HAMA)及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及人格特质。比较两组 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抑郁、焦虑状态及人格特质的差异。结果 PNES 组本次发作有诱发 因素者占比、发作频率高于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AMA 总分[11.80(7.00,15.50)分比 8.50(5.00,14.00)分]、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5.30(2.00,9.50)分比 3.10(1.00,4.75)分]、HAMD-24 总分 [10.60(5.50,14.50)分比7.30(5.00,8.50)分]、焦虑/躯体化症状因子评分[4.00(2.50,5.00)分比2.80(2.00, 4.00)分]、睡眠障碍因子评分[1.80(0,3.00)分比 1.00(0,2.00)分]、绝望感因子评分[1.10(0,2.00)分 比 0.40(0,1.50)分]高于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1.98、1.97、2.64、2.15、2.76;P< 0.05); PNES 组 MMPI 中的疑病[(67.36±2.02)分比(56.79±1.21)分]、抑郁[(64.09±2.10)分比(52.07±1.97)分]、 癔病[(67.00±1.79)分比(54.62±1.17)分]、精神衰弱的标准分[(65.55±2.15)分比(58.40±1.82)分]高 于癫痫组,神经质[(71.32±2.05)分比(56.88±1.12)分]和掩饰性因子评分[(45.09±2.38)分比(38.57± 0.98)分]高于癫痫组(t=4.77、4.15、6.00、2.41、6.74、2.53;P< 0.05),非社会性因子评分低于癫痫组 [(44.91±2.03)分比(53.2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P< 0.01)。结论 PNES 相对癫痫患 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具有神经质、掩饰性的人格特质,而癫痫患者的非社会化倾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重庆市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儿童青少年学生425名,年龄范围为7~16岁,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评估.结果 ①34.6%(147/425)的青少年存在焦虑情绪,9.9%(42/425)的青少年存在抑郁情绪;5.6%(24/425)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33.2%(141/425)仅有焦虑或抑郁情绪,61.2%(260/425)无情绪问题.②男性、女性间焦虑抑郁情绪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2.592,P<0.05),男性中66.1%的无任何情绪问题,25.3%仅存在焦虑情绪,5.6%仅存在抑郁情绪,3.0%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女性中55.2%的无任何情绪问题,33.3%仅存在焦虑情绪,2.6%仅存在抑郁情绪,8.9%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不同性别间焦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8,P<0.05),抑郁情绪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05).③年龄与焦虑(r=-0.42,P>0.05)、抑郁情绪(r=0.071,P>0.05)间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420,P<0.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积极心理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 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的危险性,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伴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P A D) 的预后。方法 对65 例 P A D 及69 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N P A D) 进行3 ~6 年随访,调查其再入院及转归情况。并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疾病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46 .67 %的躁狂症,44 % 的抑郁症及52 .17 % 的双相情感障碍都伴发精神病性症状。 P A D 与 N P A D 在人口统计学,疾病对目前生活、工作的影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它们有如下特征:起病年龄较小,平均住院日较长,再入院次数较多,伴与情感不一致的妄想症状较多。结论  P A D 是一种常见疾病。 P A D 与 N P A D 在预后上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