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前列的常见恶性肿瘤, 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介入治疗是HCC局部治疗的最主要手段,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介入材料, 比传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碘油具有明显优势, 肝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有更高的缓解率及转化成功率;目前一系列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多纳非尼、阿帕替尼, 相继获批用于晚期HCC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各种新药不断涌现, 各种治疗药物组合的临床研究也不断进步。探讨近期介入、靶向及免疫治疗在中晚期HCC治疗的最新应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以期为HCC治疗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就诊时处于进展期肝癌,生存预后较差。随着新技术及药物治疗的发展,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和免疫药物在HC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得到重视,尤其对于无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尤其重要,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选择。不能手术的小肝癌或早期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根治性手段之一。此外,放射治疗通过释放肿瘤抗原可以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不可手术的晚期HCC,放射治疗与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并且是安全可控的。本文主要对放射治疗联合药物治疗HC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当前原发性肝癌特别是进展期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联合治疗参考及临床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B期肝细胞癌(HC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TACE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TACE联合系统治疗或许更能使BCLC B/C期HCC患者获益。探索TACE分别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免疫治疗BCLC B/C期HCC的疗效及安全性, 将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肝癌(HCC)是全球最富有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HCC需要综合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使HCC的全身治疗有了新的希望。阐述了分子靶向药物的现状,多激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进展,认为索拉芬尼是晚期HCC的新的标准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靶向药物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带来巨大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入, 靶向药物治疗耐药、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叠加、缺乏有效靶点等问题亦逐渐凸显, 为AML治疗策略的制订提出了新的挑战。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就AML靶向药物治疗时机的选择、药物选择和联合用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报道, 汇聚了全球最新临床试验成果, 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癌症相关死亡第二大常见原因。中国约85%的HCC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局部微创治疗(如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钇-90(yttrium-90, 90 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SIRT)作为主要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临床使用经验,临床研究证明了其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研究证实了 90 Y微球SIRT单用在HCC中的局部控制作用,以及其与手术、免疫药物、靶向药物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 90 Y微球SIRT对于肝段产生的“放射性切除”效应初步显示出其在HCC根治性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从HCC姑息治疗、转化治疗、放射性肝段切除等方面综述SIRT在HCC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初诊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大多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全身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多种ICIs被批准用于晚期HCC患者,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为主的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案也被证实比ICIs单药效果更佳。但是,无论是单药ICIs还是联合治疗方案,多数患者仍不能从中获益。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目标,通过肿瘤标记物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挑战。本文对目前ICIs以及联合不同药物和局部治疗在HCC的临床研究进展、预测疗效和预后的生物标记物以及耐药性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四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90%,且80%以上的HCC发生在肝炎和肝硬化等患者中。对于HCC的治疗方面,仅20%的HCC患者可进行手术切除、肝脏移植或射频消融治疗,而晚期HCC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其生存率也逐渐下降。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类药物可通过特异性的与致癌位点靶向结合而发挥抗癌作用。目前,抗HCC的靶向药物主要分为一线药物与二线药物,其中一线药物主要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二线药物主要包括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及雷莫芦单抗等。本文对此类分子靶向药物在HC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仍然是肝细胞癌(HCC)的治疗首选.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的晚期HCC,传统的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晚期H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多靶点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在HCC中广泛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入组标准,纳入33例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记录患者用药前的血液生化指标、肿瘤分期、肿瘤影像学特征、既往接受的治疗策略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及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直至随访截止、失访或患者死亡。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及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用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截至末次随访,共33例中晚期HCC患者接受了免疫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ORR为24.2%,疾病控制率(DCR)为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1.8个月。治疗相关1~2级不良反应事件及发生率分别为恶心呕吐2例(6.1%)、手足皮肤反应2例(6.1%)、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2例(6.1%)、乏力1例(3.0%)、胃痛1例(3.0%)、蛋白尿1例(3.0%)、腹痛9例(27.3%)、发热1例(3.0%)、胀气1例(3.0%)、低蛋白血症1例(3.0%)、高胆红素血症5例(15.2%)、谷丙转氨酶升高4例(12.1%)以及谷草转氨酶升高10例(30.3%)。治疗相关3级以上不良反应事件及发生率分别为恶心呕吐1例(3.0%)、腹痛1例(3.0%)和谷草转氨酶升高1例(3.0%)。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死亡事件,不良反应事件均得到有效处理。结论 免疫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使用在中晚期HCC的治疗中,DCR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作为中晚期HCC患者一线治疗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 亚型多, 整体预后差, 复发难治患者尤为如此, 且患者普遍年龄较大, 能够耐受的治疗选择有限。2022年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关于复发难治PTCL的研究包括表观遗传学药物的联用或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D30抗体耦联药物(ADC)维布妥昔单抗联合化疗、靶向药物PI3K抑制剂及JAK1抑制剂等, 为复发难治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与机会。  相似文献   

12.
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特异高效表达.将外源治疗基因(如自杀基因、免疫基因等)置于AFP启动子/增强子下游,构建靶向特异性转录载体,靶向基因治疗HCC.AFP基因编码的抗原表位多肽可激活人体细胞免疫机制,诱导特异性CTL产生,杀伤HCC细胞.因此AFP完全有可能被利用作为HCC免疫及基因治疗的有效靶向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甲胎蛋白抗肝细胞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特异高效表达。将外源治疗基因(如自杀基因、免疫基因等)置于AFP启动子/增强子下游,构建靶向特异性转录载体,靶向基因治疗HCC。AFP基因编码的抗原表位多肽可激活人体细胞免疫机制,诱导特异性CTL产生,杀伤HCC细胞。因此AFP完全有可能被利用作为HCC免疫及基因治疗的有效靶向途径。  相似文献   

14.
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单药或联合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试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 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单药治疗 HCC 的 PD-1/PD-L1 ICI 包括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 (pembrolizumab)和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主要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虽部分 HCC 患者可以对 PD-1/PD-L1 ICI 单药 治疗产生持久的反应,但总体受益的患者仍然较少。PD-1/D-L1 ICI 联合治疗显示出更好的免疫应答和控制。目前,常用的 联合治疗手段包括与其他类 ICI、靶向药物、放疗、化疗以及介入治疗等联合。与双 ICI 或 ICI 和化疗联合治疗相比,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TKI)和 PD-1/PD-L1 ICI 联合治疗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也高于单药 治疗,且更易出现严重或致死性的不良反应。PD-1/PD-L1 ICI 单药和联合治疗 HBV/HCV 相关 HCC 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在研究中,同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表现出稳定的治疗应答,但 HBV/HCV 病毒重新激活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尚未得 出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死亡率高,晚期治疗手段有限,生存期短,对多种化疗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近年来HCC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且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本文对目前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进行了归纳与阐述,深入探讨各类药物在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可能面对的挑战,为延长晚期肝癌生存期寻求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 主要是肝细胞癌(HCC),是我国高发、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治疗棘手、预后恶劣。我国的HCC在发病原因、生物学行为、临床特征、治疗选择和预后上,都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HCC患者合理规范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作为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经国际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可以延长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在我国上市应用6年多,其疗效和安全性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合理用药,进一步提高疗效,近年来,国内学者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索拉非尼单药、联合其他药物或手段治疗国人晚期HCC的临床研究和观察。本文拟对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复发或晚期宫颈癌预后较差, 且往往接受过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更加棘手, 即使经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晚期宫颈癌治疗失败率仍较高。得益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及免疫治疗, 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维持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靶向维持治疗、免疫维持治疗、多药联合维持治疗是目前宫颈癌维持治疗的热门领域。  相似文献   

18.
佘明金  孙登群 《癌症进展》2024,(4):362-367+384
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亟需系统药物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使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等,而免疫治疗包括免疫单药治疗和免疫联合治疗。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治疗策略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肝癌的成功,开启了肝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在过去20年,晚期肝癌的全身治疗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系统治疗方案的增加,合理的治疗顺序及一线治疗的选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肺肉瘤样癌临床较为少见, 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1%, 恶性程度较高。晚期肺肉瘤样癌预后较差, 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抗血管生成为主的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多种晚期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1例晚期肺肉瘤样癌患者多线治疗失败后给予安罗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 无进展生存时间超过2年。  相似文献   

20.
王大榛  张正凤  杨柳  赵璐 《肿瘤学杂志》2023,29(12):1060-1068
摘 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预后差且易复发和转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的系统治疗在晚期HCC一线治疗中疗效肯定。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中药辅助治疗也在综合抗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病因治疗和新的抗HCC作用靶点也是肝细胞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全文主要围绕晚期HCC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以及病因和新作用靶点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