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和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在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 判定是否存在HT。sICH定义为脑实质血肿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患者在发病36 h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I与静脉溶栓后HT和sICH的独立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SII对静脉溶栓后HT和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5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和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END定义为入院后72 h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最高分较基线时增高≥2分。转归不良定义为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种血糖指标, 包括入院时血糖(admission blood glucose, ABG)、入院高血糖(admission hyperglycemia, AH)、入院次日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以及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 SHR), 与静脉溶栓后END和转归不良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19例AIS患者, 其中126例(39.5%)存在AH, 67例(21.0%)发生E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hemorrhage after thrombolysis, HAT)评分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泰达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连续AIS患者。sICH定义为静脉溶栓后头颅CT显示颅内任何部位出血,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出现提示临床加重的表现。应用单变量分析比较sICH组与非sICH组基线资料。采用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sICH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HAT评分与NLR联合预测sICH的价值。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对接受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出院时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出院时转归, >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定义为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任何颅内出血且伴有神经功能恶化, 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出血导致患者死亡。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sICH和出院时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分析NLR对出院时转归不良及sICH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所致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危险因素及补救性血管内血栓切除术(rescue endovascular thromboectomy, REVT)对END患者出院时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LVO所致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轻型缺血性卒中定义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5分。END定义为入院最佳药物治疗后24 h内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END患者出院时临床转归进行评估, 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REVT对END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5例LVO所致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 其中31例(41.3%)发生END, 13例(41.9%)在EN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 SIRI)对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 BA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和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BAD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SIRI。SIRI计算方法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END定义为发病1周内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分。在发病后3个月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 >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RI与END以及转归不良的独立相关性,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S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eosinophil to neutrophil ratio, EN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3个月时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ENR与静脉溶栓后3个月时转归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ENR水平对静脉溶栓后3个月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5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 男性240例(68.1%), 年龄(66.46±12.00)岁, 中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8分(四分位数间距5~13分)。发病后3个月时215例(61.0%)转归良好, 137例(38.9%)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 转归不良组中位ENR×102水平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Z=–7.305, 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ENR×102较低为静脉溶栓后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AIS患者118例,根据复查头颅CT是否继发HT分为HT组17例和无HT组101例,收集AIS患者溶栓后出现HT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计算模型预测值Y;采用ROC曲线验证logistics回归模型的诊断效度。结果 HT组冠心病、心房颤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HT组(P0.05,P0.01),2组TOAST分型及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OAST分型中,心源性栓塞型和不明原因型患者HT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动脉闭塞型患者(27.3%和40.0%vs 4.5%,P0.05)。ASPECTS 0~8分患者HT发生率明显高于ASPECTS 9~1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vs 11.1%,P0.05)。年龄≥80岁和基线NIHSS评分是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值Y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70~0.947)。结论 AIS患者溶栓前的评估中,冠心病、心房颤动、HMCAS、ASPECTS、基线NIHSS评分等指标均是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可较好预测AIS患者溶栓后H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灌注受损与急性皮质下小梗死(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ion, SS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和转归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穿支动脉区SSI患者。END定义为入院后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总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增加≥1分。转归不良定义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根据MRI灌注加权成像参数定义脑灌注受损。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信息, 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灌注受损与SSI患者END和转归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0例SSI患者, 男性56例(56.0%), 年龄(69.2±5.8)岁, 19例(19.0%)发生END, 27例(27.0%)转归不良, 51例(51.0%)存在明显脑灌注受损。END组超敏C反应蛋白、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 F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收集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资料。在发病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转归评估, >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AR与转归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A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2例患者, 转归良好组114例(70.4%), 转归不良组48例(29.6%)。单变量分析表明, 转归不良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it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和FAR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 而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176, 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发病4. 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9例,其中男116例,女23例。根据静脉溶栓后是否出现END,将139例患者分为END组(25例)和无END组(11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史,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血压、前循环梗死比例、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中P 0. 1的参数作为自变量,进一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定义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4分或死亡。结果 (1) 139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END发生率为18. 0%(25例)。(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房颤动、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IHSS评分值以及前循环梗死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4) END组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高于无EN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 0%(19/25)比45. 6%(52/114),χ~2=7. 576,P 0. 01]。(5)以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发生END为因变量,以缺血性卒中史、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为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OR=3. 517,95%CI:1. 296~9. 547,P=0. 014),缺血性卒中史不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 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可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6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HT组与非HT组之间的差异,筛选与HT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T及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6例溶栓患者中有22例继发HT(18.99%),其中16例为症状性脑出血。回归分析表明早期CT改变、基线舒张压≥100mmHg、基线血糖≥11.1mmol/L、NIHSS评分>15分和溶栓时间窗>3h、年龄6项为HT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基线血糖≥11.1mmol/L、NIHSS评分>15分和溶栓时间窗>3h影响了HT患者的预后。结论溶栓前的舒张压、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T低密度改变或水肿占位效应、溶栓时间窗、年龄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基线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溶栓时间窗影响了溶栓后H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发病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测得的Hct的四分位数分为低水平Hct、正常水平Hct和高水平Hct.END定义为住院后5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比较END组和非END组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基线NIHSS评分、梗死灶大小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男性128例(59.26%),平均年龄(67.40±14.12)岁;62例(28.7%)发生END,男性和女性Hct正常范围分别为40.12%~46.35%和38.32%~44.17%.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基线NIHSS评分(P=0.001)、空腹血糖水平(P=0.030)、C反应蛋白水平(P=0.041)以及不同Hct水平的患者构成比(P=0.023)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40.0%)和低水平(35.2%)Hct患者EN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Hct正常患者(20.4%),但高水平与低水平Hct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9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ct(优势比2.460,95%可信区间1.146~5.283;P=0.021)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070,95%可信区间1.014~1.129;P=0.013)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t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发生EN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5种风险量表对急性脑梗死(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sICH)与不良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发病4.5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AIS患者202例,用多中心脑卒中调查评分;年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脑卒中预测评分;基线血糖、头颅CT早期脑梗死征、高密度血管征、年龄和NIHSS组合评分;血管事件健康风险汇总评分(THRIVE);入院血糖、种族、年龄、性别、入院收缩压、脑卒中严重程度组合评分等分别预测静脉溶栓后sICH与不良转归。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衡量量表预测能力。根据最大Youden指数的最佳量表截点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THRIVE≤3分)99例和高危组(THRIVE≥4分)103例,探讨分组与90d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5种风险量表预测sICH的AUC0.8;THRIVE预测静脉溶栓后90d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AUC最高(AUC=0.833,95%CI:0.768~0.893;AUC=0.813,95%CI:0.754~0.872)。THRIVE评分高危组较低危组90d不良预后更高(OR=11.498,95%CI:5.470~24.167,P0.01)。结论5种风险量表对AIS静脉溶栓后sICH预测能力一般,THRIVE评分对90d不良转归预测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前后循环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3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溶栓后是否发生早期功能恶化(溶栓后24 h内NIHSS评分较基线评分增加≥4分或死亡)分为恶化组(END组)和非恶化组(非EN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究前后循环梗死的相关责任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NIHSS评分、责任大血管中重度狭窄与溶栓后早期功能恶化相关(P0.05)。前循环梗死者,与非END组比较,早期功能恶化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率显著增高(P0.05)。后循环梗死者,END组与非END组的脑动脉狭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基线NIHSS评分、责任大血管中重度狭窄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尤其前循环梗死者,存在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非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非溶栓治疗的176例AIS患者,记录治疗3 d内END发生情况。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溶栓治疗早期E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AIS患者非溶栓治疗后END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76例AIS患者中,非溶栓治疗后发生END 49例。发生END者与无END者在责任血管狭窄程度≥70%所占比例、分水岭梗死所占比例、脑微出血数目、病因学分型、OCSP分型、病灶横断面最大径、颈动脉狭窄程度、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清Hcy、DD、Lp(a)、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责任血管狭窄程度≥70%、分水岭梗死、较严重的颈动脉狭窄、较高的入院时NIHSS评分及Hcy、DD水平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将上述各危险因素拟合建立联合预测因子PRE_1,ROC曲线分析显示,PRE_1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为0.75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发病7 d内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 ABI。 END 定义为发病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总分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确定并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和 END 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1例发生 END,159例未发生 END。单变量分析显示,END 组ABI≤0.9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 END 组(43.1%对22.0%;χ2=8.714,P =0.003)。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和缺血性心脏病等混杂因素后,ABI≤0.9(优势比2.528,95%可信区间1.265~5.052;P =0.009)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END 独立相关。结论低 ABI 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 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预测模型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165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高龄AIS病人(年龄≥75岁),根据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脑CT复查病人是否发生HT分为非HT组(129例)和HT组(36例)。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构建高龄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H-L拟合度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有效性、区分度。结果:HT组病人糖尿病史比例、心房颤动史比例、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HT组(P<0.05);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均为高龄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7.977,P=0.43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浓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转归不良组(mRS评分>2分),根据是否存在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分为HT组和非HT组,对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转归良好组44例,转归不良组59例;TH组23例,非HT组80例.转归良好组年龄[(62.34± 13.41)岁对(68.09±9.74)岁;t=2.521,p=0.013]、基线CysC浓度[(1.008±0.28) mg/L对(1.27±0.86) mg/L;t =2.237,P=0.027]、HT发生率(14%对34.9%;x2=6.016,P=0.014)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0.39±3.11)分对(18±2.65)分;t=13.35,P<0.001]显著低于转归不良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与转归之间无显著独立相关性(优势比1.783,95%可信区间0.443 ~7.185; P=0.416).非HT组基线CysC浓度[(1.41±0.54)mg/L对(0.96±0.18)mg/L;t =3.941,P=0.001]和NIHSS评分[(15.96±3.7)分对(13.05 ±4.87)分;t=3.017,P=0.004]显著低于HT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CysC浓度>1.03 mg/L(优势比9.050,95%可信区间2.384 ~34.359;P=0.001)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基线血浆CysC浓度增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HT有关,但与转归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移动卒中单元(MSU)行院前静脉溶栓与常规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行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史、心房颤动史、发病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溶栓后48 h症状性颅内出血、静脉溶栓后7 d NIHSS评分、静脉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静脉溶栓后90 d死亡及静脉溶栓过程中是否发生任何过敏反应或其他系统出血等。应用MSU进行院前静脉溶栓的AIS患者为MSU溶栓组,院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普通急救车入院或自行来院)的AIS患者为常规溶栓组。观察终点指标包括时间指标、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时间指标为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疗效指标为静脉溶栓后7 d 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安全性指标包括静脉溶栓后48 h症状性颅内出血、静脉溶栓过程中发生任何过敏反应或其他系统出血及静脉溶栓后90 d患者死亡。结果 共纳入15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