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百乐眠胶囊联合小重量持续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小重量持续牵引治疗,对照组55例增加心理放松干预,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百乐眠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SAS)、抑郁情绪(SDS)、疼痛(VAS)、睡眠障碍(PSQI)、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VAS、PSQI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小重量持续牵引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疼痛,消除负性情绪及症状体征,促进颈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治疗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度洛西汀对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区间医院接受的84例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各42例,划分为对照组(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与观察组(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度洛西汀);观察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呈不同程度降幅,且观察组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均呈不同程度的升幅,且观察组升幅更大(P<0.05)。结论 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度洛西汀联用可有效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癌痛症状,同时减轻焦虑抑郁,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并提高睡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失眠患者按照服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脑卒中临床路径规范治疗,观察组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4粒,2次/d),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0.4 mg/d),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分别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通过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百乐眠胶囊对脑卒中急性期失眠患者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日间功能障碍改善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百乐眠胶囊联合双抗疗法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15例进展性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予双抗治疗,观察组58例增加百乐眠胶囊,对比血清神经递质、炎症因子、睡眠质量、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A、BDNF、5-HT、EPH、TNF-α、IL-6、ET-1水平、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及PSQI、NIHS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及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双抗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百乐眠胶囊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 将120例老年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百乐眠胶囊和艾司唑仑治疗.8周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多导睡眠图指标及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及γ-氨基丁酸/谷氨酸(GABA/Glu)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得分、入睡时间、觉醒次数和浅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总睡眠时间和深度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乐眠胶囊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失眠患者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唑酮和佳静安定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和佳静安定组,在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曲唑酮和佳静安定,治疗4周。结果治疗前后2组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I期和II期睡眠缩短,III期和IV期睡眠、REM潜伏期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曲唑酮和佳静安定均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曲唑酮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深度睡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革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革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革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I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音频练习结合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门诊就诊患者4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MBSR音频同时结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并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精神焦虑,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正念减压音频练习结合针灸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焦虑症患者血清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焦虑症患者和42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作为焦虑组和抑郁组,选择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6、IL-10水平。结果焦虑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和抑郁组(P0.05);抑郁组患者IL-6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和抑郁组患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焦虑组患者IL-10水平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IL-10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IL-1β、IL-6、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焦虑症和抑郁症与健康者可能具有不同免疫机制,可通过血清IL-10和IL-6来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芍药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UC伴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试验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及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芍药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临床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相比对照组(79.63%),试验组总有效率(94.34%)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UC伴焦虑抑郁患者,芍药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和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地西泮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105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地西泮组和氟西汀组。地西泮组52例给予地西泮口服治疗,氟西汀组53例在地西泮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西汀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内皮功能、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1月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氟西汀组低于地西泮组(P<0.05)。两组治疗1月末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氟西汀组低于地西泮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氟西汀组高于地西泮组(P<0.05)。两组治疗1月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氟西汀组低于地西泮组;氟西汀组入睡时间、安眠药品使用频次水平低于地西泮组,睡眠时间水平高于地西泮组(P<0.05)。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4/53)和地西泮组3.85%(2/5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盐酸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l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百乐眠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与疗程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截至到2016年12月的百乐眠治疗失眠的文献,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篇,共计2235例(观察组1284例,对照组951例)。百乐眠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20,95%CI:1.10~1.31),百乐眠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亚组(RR=1.24,95%CI:1.07~1.44)及其他中药亚组(RR=1.13,95%CI:1.03~1.23)。百乐眠组治疗失眠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53,95%CI:-0.81~-0.26]。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第2、3、4周),百乐眠治疗失眠降低PSQI评分较西药亚组的优势逐渐显现(SMD2=-0.50,95%CI:0.83~-0.16;SMD3=-0.60,95%CI:-0.97~-0.24;SMD4=-1.67,95%CI:-0.63~-0.05)。百乐眠组治疗失眠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25,95%CI:0.16~0.38)。百乐眠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亚组(RR=0.23,95%CI:0.15~0.36)。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第2、3、4、8周),百乐眠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逐渐低于西药亚组(RR2=0.45,95%CI:0.22~0.92;RR3=0.23,95%CI:0.04~1.33;RR4=0.16,95%CI:0.08~0.33;RR8=0.19,95%CI:0.06~0.59)。结论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障碍的总体有效率、降低PSQI评分均优于西药和其他中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但是否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总体有效率及降低PSQI评分优势越显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症状的临床特征与抑郁症睡眠的结构特征。方法对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且具有明显失眠症状的患者71例,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以及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并随机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相对于对照组,睡眠症状方面表现出睡眠潜伏期长、维持时间短、睡眠效率低、睡眠质量差、日间功能受损、过多依赖安眠药。睡眠进程和连续性方面: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维持率(SMT)均短于对照组,清醒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SL)长于对照组;睡眠结构方面:N1、N2比例长于对照组,N3、REM比例短于对照组;REM指标:REM潜伏期(RL)、REM周期数、REM时间(RT)均短于对照组,REM密度(RD)、REM活动度(RA)、REM强度(RI)均长于对照组。在抑郁症失眠组中,HAMD总分与,TST、TIB、SE、SMT、RL显著负相关;与RD、RA、RI正相关;HAMA总分与TST、TIB、SE、SMT负相关;PSQI总分与TST、TIB、SE、SMT显著负相关;睡眠潜伏期因子与SL、N2%显著负相关;睡眠持续性因子与TST、TIB负相关;催眠药物因子与SE、SMT、SL、N2%正相关。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症状与普通失眠症相似;多导睡眠图的结果表明存在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及REM指标系列改变;抑郁的严重程度与REM指标相关,REM睡眠的改变可能是特异性的,可作为抑郁症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FD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塞平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FD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和FD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4<0.05)。结论百乐眠胶囊可改善 FD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冥想训练对重症心衰患者血压、心率、睡眠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76例重症心衰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冥想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以及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 两组干预后PSQI指数、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压、心率均显著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冥想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重症心衰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能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心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多与抑郁和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同时或相继发生,且临床上常难 以界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鉴于失眠与抑郁、焦虑存在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焦虑和失眠进行综合干 预和管理成为目前疾病治疗的新趋势。曲唑酮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临床广泛用于失 眠及抑郁焦虑伴发或共病失眠的患者。为规范曲唑酮在失眠领域的应用,编写共识的专家组成员通过 复习曲唑酮相关文献,同时结合国内外指南的推荐,重新总结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药理作用及相 关临床应用方法,并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讨论达成共识,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间的关联。方法 将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60例非睡眠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睡眠质量差异,评价指标包括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评分评估认知情况;并分析睡眠质量与情绪、认知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MoCA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呈明显正相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后较大概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损害,且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放松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脑电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HAMD、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脑电图参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的睡眠潜伏期(SL)、睡眠总时间(TSA)、觉醒次数(AT)、觉醒时间(AS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帕罗西汀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症状患者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失眠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对睡眠状况主观感知和客观评估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失眠患者主观睡眠感知的特点.方法 通过睡眠日记晨间评估项目和多导睡眠图监测获取受试者的睡眠自我评估参数及客观睡眠参数.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等描述失眠程度并进行初步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眠组受试者的睡眠自我评估参数和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均显示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效率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睡眠自我评估参数与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失眠组这种差异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尤其足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误差.失眠组受试者睡眠自我评估误差呈现双向性.失眠组受试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呈正相关(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睡眠自我评估参数中的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其对睡眠状态的自我评估误差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且具有双向误差之特点,包括对睡眠状态的低估(夸大睡眠障碍)和对睡眠状态的高估(忽视夜间的睡眠缺失).焦虑情绪可能与睡眠潜伏期感知误差具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