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预防PSCI至关重要,寻找预测因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文章对PSCI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卒中发病时的影像学特征、卒中本身特征以及分子标记物等,...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转归。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EPVS)提示大脑清除机制障碍,可影响认知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存在EPVS会加重PSCI。文章对EPVS与PSCI的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PSCI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济宁医...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由卒中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包括注意力、语言功能、执行功能、视觉空间认知、情景记忆和工作记忆等1项或多项功能受损。PSCI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治疗方式有限且维持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治...  相似文献   

5.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EPVS)是脑小血管病的早期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之一。研究表明,EPVS可能是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早期独立危险因素,在认知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EPV...  相似文献   

6.
中国卒中研究进展迅猛,已整合血管性认知障碍(VaCD)的临床干预策略。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中国专家共识提出高度关注PSCI人群,将是整合卒中和认知干预的突破口。PSCI应作为卒中后综合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基因、影像学等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PSCI病因学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动态变化。方法前瞻性登记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291例,分别在梗死后2周内(基线)、3个月和6个月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共有15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完成基线、3个月和6个月随访,其中老年组( 60岁) 112例。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在卒中基线、卒中后3个月和卒中后6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55.6%、43.7%和41.7%。卒中后3个月和6个月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基线时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卒中后6个月与卒中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CA子项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老年组在卒中基线时、卒中后3个月、卒中后6个月的PSCI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具有较高的PSCI发生率,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较年轻病人更易发生PSCI。在卒中后3个月,多数缺血性卒中病人认知功能较急性期有提高,尤其在命名、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回忆方面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卒中后患者不仅会出现运动功能和感觉障碍,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1]。PSCI并非一定存在记忆障碍,若伴有某些认知域的功能下降,即使无记忆障碍,亦可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显示,卒中后高达1/2~2/3的患者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约1/3患者发展成为痴呆[2-3]。我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指由脑卒中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统一有效的标准,且疗效较为局限,而中药能从多途径、多靶点、多系统对PSCI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不良反应少,在防治脑卒中所致的认知障碍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中药在治疗PSCI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单味药、中药复方通过调控PSCI发生机制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安全、科学、合理地运用中药治疗PSCI提供一定依据,并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丁苯酞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人工检索相关资料,纳入全球范围内丁苯酞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RCT(815例病人),纳入5个阳性对照、2个空白对照和1个安慰剂对照试验。随访期6个月末。Meta分析结果显示:(1)1个阴性对照和2个阳性对照研究显示,丁苯酞能明显改善卒中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P0.05)。(2)量表评定卒中后认知障碍改善情况:1个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临床印象变化量表(CIBIC),4个阳性对照研究和2个阴性对照研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3个阳性对照研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与对照组相比,丁苯酞能明显改善PSCI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个阳性对照研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显示,丁苯酞能明显改善PSCI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能明显改善卒中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在北京市5个城区各选一家二级医院所管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在此就诊的2003年1月-2004年12月首发或二次复发的缺廊性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收集了卒中发病情况、PSCI危险因素等资料。结果共有993例患者完成MMSE评估,PSCI为7.9%(78/993)。卒中后6个月内、6个月〈卒中〈12个月、12~24个月的PSCI患病率分别为8.5%、10.1%和4.9%。〈60岁者的PSCI患病率为3.9%,60~、65~、≥70岁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5.1%、8.1%和11.4%,趋势检验,,=12.521,P〈0.0001。大专学历以上者PSCI患病率为3.6%,中学、小学和文盲卒中患者PSCI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大专以上者的1.72、3.94、4.04倍(趋势检验,X^2=13.694,P〈0.0001)。影响PSCI的因素有多病灶卒中(OR=4.53,95%CI:2.26~9.06)、抑郁状态(OR=9.13,95%CI:3.35~24.83)、日常生活能力障碍(OR=2.53,95%CI:1.73~3.71)和非腔隙性梗死,其中前三项为PSCI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社区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PSCI与病程、文化程度、患病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多病灶卒中、抑郁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为PSCI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5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被分为无认知障碍、认知障碍非痴呆(CIND)和血管性痴呆(VaD),根据影像学表现,患者分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和其他类型,登记患者人口学、血管危险凶素和卒中病情等.结果 PSCI患病率36.7%.与无认知障碍相比,PSCI患者年龄大、女性比例高、教育程度低、彳T侧瘫痪多、抑郁评分高,但血管危险因素无差别.与无认知障碍者相比,VaD者经济水平低、配偶照料少、失语多、尿失禁多、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多;CIND者则有较多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VaD者较CIND者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多、抑郁评分低.高龄、女性、低社会经济水平、失语、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和抑郁评分高为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SCI常见于缺血性卒中患者,与人口学因素、卒中类型及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Klotho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61例(观察组),卒中后3个月根据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分为PSCI患者238例(MoCA评分<26分)、认知正常423例(MoCA评分≥26分),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Klotho水平,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清Klotho水平的3个四分位截点分为4个四分位数区间,比较其PSCI发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Klotho水平对其发生PSCI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与MoCA评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Klotho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PSCI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SCI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低于认知正常患者(P均<0.05)。血清Klotho水平在Q1、Q2、Q3和Q4...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故探索有效治疗PSCI的方法迫在眉睫.目前,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在PSCI防治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国际关注.PSCI在中医学中属"中风后痴呆"范畴,其与脑和肾的关系极为密切,其病机为肾虚髓减、神机失用.石学敏院士基于"肾脑相济"理论创立了调神益智针刺法.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及其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AIS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Gal-3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AIS患者Gal-3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Gal-3水平对AIS患者发生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Gal-3水平与MoCA评分及注意力、延迟记忆、定向能力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Gal-3水平是AIS患者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al-3水平预测AIS患者发生PSCI的曲线下面积为0.661[95%CI(0.553,0.770)],最佳截断值为2 367.5μg/L,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54.5%。结论 AIS患者Gal...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1.8%-50.O%。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但是在度过急性期后,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的转归。年龄比较小、卒中前认知功能状态良好的患者相对容易出现认知功能的好转,但是年龄偏大、卒中前认知状况差、文化程度低、血压控制偏低、脑白质变性程度较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即使度过了卒中急性期仍易出现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而性别,卒中部位,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病史、饮酒史等,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转归产生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卒中可导致偏瘫、失语和认知损害,还会并发癫痫发作甚至癫痫.近年来,有关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方面.文章对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丘脑缺血性卒中患者可出现多个认知域功能损害,包括记忆、注意力、语言和执行功能等,但常常被忽视.文章对近年来有关丘脑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即使卒中损害范围与部位经过校正后,卒中后出现重度抑郁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亦较非抑郁患者严重.在卒中后情绪障碍对抗抑郁治疗起反应的情况下,先前的治疗研究结果亦未显示认知功能改善.本文中作者在一双盲实验中对应用去甲阿米替林(Nortriptyline)及安慰剂治疗后所出现的认知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情感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卒中后情感障碍的诊断、发生率、危险因素、损害部位,以及情感障碍与认知的关系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