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者复习了22例Paget肉瘤的临床、X线及病理特征,以期确定哪些Paget病人最可能发生肉瘤,以及哪些X线表现能提示诊断。男12例,女10例,年龄48~87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和/或肿块11例,病理性骨折7例,神经症状4例。20例病人的存活时间为活检后5天~2.5年。2例病人分别在第2年和第8年时中断随访。22例中16例为骨肉瘤、3例为软骨肉瘤、2例为纤维肉瘤、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上成骨性改变均为骨肉瘤,肿块内有软骨钙化为软骨肉瘤,溶骨改变或溶骨成骨混合改变对确定肿瘤组织类型价值不大。21例单发肿瘤中以股骨最常见(8例),亦可见于其他少见部位。1例多灶性骨肉瘤病变仅限于具有Paget病变的骨骼。17例病人肿瘤发生前就有Paget症状存在,其中15例病人系多骨发病。4例肉瘤位于2个月至15年前发生骨折部位的附近。21例病人  相似文献   

2.
CT和MR已被应用于检查和测量软骨帽盖,以鉴别良性的外生骨疣和外生性软骨肉瘤。作者观察到,US亦可显示软骨帽盖,并有助于区别此两种病变。在U5波上,软骨帽盖可表现为低回声层,复盖于外生骨疣或外生性软骨肉瘤的钙化部。作者报道了24例,并与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的结果以及CT和MR表现进行了对比。22例经证实的良性外生骨疣中,15例在组织学标本上测得的软骨帽盖厚度<5mm,4例介于5和10mm之间,3例介于10和15mm之间。而2例经证实的外生性软骨肉瘤,其软骨帽厚度为15到70mm。2例未经切除的病变中,US未显示低回声的软骨帽层。而其他均能显示该表现,并测量了其厚度。10例经CT清楚地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跟骨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影像特点,提高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正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跟骨恶性肿瘤27例,全部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CT检查20例,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MRI平扫+增强扫描18例,其中16行DWI检查。将全部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肉瘤8例,软骨肉瘤5例,纤维肉瘤及淋巴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各3例,尤文氏肉瘤和浆细胞瘤各2例,转移瘤1例。影像学表现为跟骨骨质破坏、瘤骨形成、骨膜异常、钙化、病理骨折及软组织肿块。结论(1)跟骨恶性肿瘤中骨肉瘤最常见。(2)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中以骨质破坏为主,瘤骨形成及骨膜异常、软组织肿块程度轻。(3)跟骨恶性肿瘤中,病理骨折多见且发生早,易合并出血。(4)跟骨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中,跟骨内肿块与跟骨外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喉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兔甲状软骨中部手术切除5mm×6mm全层软骨作为喉软骨缺损的动物模型,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陶瓷化骨颗粒复合作修复材料,动态观察缺损区修复情况.结果:2周时缺损区内已有软骨基质形成,4周时软骨断端形成管状骨,16周时缺损区已全部被新生骨组织充填.而对照组仅有少量的软骨生成.结论:BMP复合物可在甲状软骨缺损区内较快地诱导软骨和骨形成,从而修复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跟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跟骨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跟骨病变25例,25例均行 X线平片检查, 8例行CT检查, 3例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25例跟骨病变中5例为感染性病变(骨结核3例,骨髓炎1例,Brodie's脓肿1例),17例为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骨囊肿9例,软骨母细胞瘤3例,骨软骨瘤3例,骨样骨瘤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3例为恶性骨肿瘤(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骨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9例位于跟骨窦(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8例,感染性病变1例),7例位于跟骨结节(感染性病变4例,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3例),1例位于跟骨前突起,2例位于跟距关节面,1例位于跟骨体,5例累计整个跟骨.感染性病变和良、恶性骨肿瘤影像表现具有各自的相对特征性.结论 跟骨病变的诊断应以影像学特征为基础,结合发病率、部位和年龄等临床资料,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自发恶变1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1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简称骨纤)自发恶变,其中恶变为骨肉瘤8例,纤维肉瘤5例和软骨肉瘤2例。15例均长期患有骨纤,均未接受过放射治疗。本组恶变者中,多骨型骨纤11例,单骨型4例。恶变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病变区疼痛和肿胀,而后则出现硬性肿块。恶变的X线表现为:在原骨纤病变区域内,出现虫噬样或囊状溶骨性破坏,骨纤病变边缘变模糊或消失,皮质破坏并逐渐出现软组织肿块。恶变为骨肉瘤者,肿瘤区内常有不同形态的痛骨;软骨肉瘤则可见环状或斑片状钙化;纤维肉瘤则表现为单纯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呈中等密度。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X线诊断及病理特点(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骨肉瘤为来源于软骨组织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它有软骨的钙化、骨形成及粘液样变 ,因而亦称骨软骨肉瘤、软骨骨肉瘤、软骨粘液肉瘤及粘液软骨肉瘤等。笔者搜集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的软骨肉瘤病例 ,对其X线表现做一介绍。1 材料与方法软骨肉瘤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3~ 5 2岁 ,平均 3 3岁。 5例早期均无症状 ,后期表现为疼痛 ,由不严重的间歇性钝痛转变为持续性疼痛 ,且均不剧烈 ,局部均可扪及质硬的肿块 ,压痛不明显。 2例碱性磷酸酶升高。 4例穿刺活检 ,1例术中切片病理证实。 5例行普通X线摄片 ,1例加做CT平扫。2 结果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1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同时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14例软骨肉瘤中,发生在骨盆6例,管状骨7例,椎体1例.11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可见钙化或骨化,1例可见针状骨膜反应,8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 对于软骨肉瘤,X线平片及CT能清晰地显示钙化、骨化,磁共振能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X线平片结合CT及/或磁共振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跟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跟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其中6例良性肿瘤,4恶性肿瘤,12例肿瘤样病变.22例中21例行X线检查,1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22例跟骨病变中,良性骨肿瘤包括4例成软骨细胞瘤、1例骨样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骨肿瘤样病变包括10例骨囊肿和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恶性骨肿瘤包括2例骨肉瘤、1例软骨肉瘤和1例滑膜肉瘤.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综合表现可做到对跟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较为准确的定性分析,特别是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0.
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影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笔者报告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其中12例发生于骨、1例发生于软组织。所有病例均有平片及CT检查。笔者分析了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征象,着重讨论了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意义,强调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能提高钙化的发现率;更好地显示钙化的形态;能辨认肿块中软组织部分的更低密度区;能更好地显示钙化在肿瘤内的分布。而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对确定诊断、判断软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估计预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作者收集了1975年~1991年间诊断和治疗的软骨肉瘤(骨型和骨外型)224例,其中7例为骨外型间叶性软骨肉瘤(EMC),分为两个年龄组:小儿组(男2例;女1例,年龄3~6岁);成年组(女3例;男1例,年龄38~54岁)。症状因累及区域不同而各异,2例胸部肿块患儿分别有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轻度咳嗽,另一患儿颈部可触到肿块。4例成年患者中3例因肢体肿块伴有或无局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而就医,另1例为胸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结合病理对照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软骨瘤的CT与MRI征象.方法 搜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例软骨肉瘤及7例软骨瘤患者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与MRI特点.13例中,7例同时行MRI、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颅底软骨肉瘤与软骨瘤好发部位相似,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的硬膜外,具体定位:鞍旁7例(软骨肉瘤3例,软骨瘤4例),颈静脉孔区3例(软骨肉瘤1例,软骨瘤2例),前颅窝底2例(软骨肉瘤2例),后颅窝底1例(软骨瘤1例).颅底软骨肉瘤与软骨瘤有部分共性影像学征象:CT平扫密度不均匀,瘤内均可见形态不一钙化;MRI信号多不均匀,T2WI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扫描有7例(软骨肉瘤2例,软骨瘤5例)延迟强化.部分征象有助于颅底软骨肉瘤与软骨瘤的鉴别:6例颅底软骨肉瘤均呈分叶状;5例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瘤内钙化以稀疏分布为主,钙化边缘多较模糊.颅底软骨瘤以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瘤内钙化边缘清晰,3例为瘤内大量钙化,2例为稀疏钙化.4例软骨瘤T2WI上边缘出现环状低信号包膜影.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与软骨瘤好发于颅底中线旁,两者CT及MRI征象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肿瘤边界、周围骨质破坏程度及瘤内钙化形态等征象对两者鉴别有一定价值.CT及MRI联合应用可提高两者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是不常见的软骨肉瘤之亚型,作者从350例软骨肉瘤中发现了8例(2.2%)。男7例,女1例,年龄23~49岁,发生于长骨近端者5例,肩胛骨、骨盆和距骨各1例。5例X线表现为肿瘤内钙化和骨化,7例表现为骨膨胀,其中明显者3例,中度2例,轻度1例,无膨胀1例。病变界限清楚者1例,界限不清者5例。1例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与组织学对照,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后受区的高分辨率MR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依术后随访时间将10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5组.在股骨髁负重面制造一直径为8mm的圆柱形骨软骨缺损,自非负重面取3个直径为3mm的骨软骨柱并以马赛克方式填入缺损区.采用Philips Achieva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高分辨率MR成像.结果:受区完全修复的最早时间点为术后8周.所有移植物(除术后12周3例外)均存活.各个时间点上,移植物与邻近骨软骨之间的软骨-软骨匹配率均显著高于骨-骨.修复组织早期表现为高信号,随时间进展逐渐变为低信号.组织学显示移植物基本保持原有结构,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和(或)纤维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修复骨软骨缺损,高分辨率MRI可无创性动态观察软骨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 ,经混匀、接种、固化形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藻酸盐 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 ,并植回取材兔肌袋内 ,对照组分别植入藻酸盐 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和松质骨基质。植入 4、8周取材 ,行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 ,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肌袋内成骨效果明显优于藻酸盐 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组和松质骨基质组。复合人工骨标本兼有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 ,以膜内成骨为主 ;对照组仅见少量软骨成骨。提示 ,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形成的复合人工骨肌袋内成骨作用明显 ,用该方法所形成的组织工程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作用。方法回顾45例共48个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在椎管内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及与母椎的联系有一定特征,尤其软骨结节与母椎骨缺损同存、两者可匹配及髓核阶的出现率均为100%。结论初步认为本文提出的"匹配征"对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陶凯  陈富林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4):238-240,F004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经混匀、 接种、固化形成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并植回取材兔肌袋内,对照组分别植入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和松质骨基质。植入4、8周取材,行X线摄 片、组织学检查,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肌袋内成骨效果明显优于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组和松质骨基质组。复合人工骨标本兼有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以膜内成骨为主;对照组仅见少量软骨成骨。提示,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形成的复合人工肌袋内成骨作用明显,用该方法所形成的组织工程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鼻眶部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眶部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眶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中起源于鼻腔4例,鼻窦5例,眼眶3例.普通型软骨肉瘤8例,去分化型和间叶型软骨肉瘤各2例.CT表现:肿瘤呈卵圆形2例,分叶形6例,不规则形4例;内见散在点、环、结节、斑片状或不定型钙化;边界清楚9例,模糊3例;3例增强后呈不均匀低度强化.7例鼻软骨肉瘤出现骨质破坏,并侵犯周围结构;眼眶软骨肉瘤骨质破坏1例,并侵犯同侧额部.MRI表现:普通型和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6例(与脑组织比较,以下同),等信号4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8例,等信号2例,信号不均匀,内见散在低信号区,增强后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普通型软骨肉瘤边缘及间隔呈明显强化,内部不强化,呈斑驳状3例,蜂窝状2例;间叶型软骨肉瘤在T1、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和不均匀显著强化各1例.结论CT是鼻眶部软骨肉瘤诊断和鉴别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典型间隔及边缘强化的MRI表现也能够提示诊断,MRI可更清楚、准确地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髋臼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分型、分级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髋臼软骨肉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分析X线、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分析各型、各级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27例均为单发病灶,普通型15例,去分化型4例,黏液型3例,间充质型2例,未分型3例;Ⅰ级3例,Ⅱ级16例,Ⅲ级7例,未分级1例.X线平片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多伴软组织肿块及钙化;CT显示均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均见斑点状、"环-弧"状钙化;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有周边及瘤内间隔状强化.普通型及去分化型髋臼软骨肉瘤其内钙化较多,普通型钙化多为"环-弧"状,去分化型、间充质型多为斑点状;Ⅱ级髋臼软骨肉瘤其内钙化较多,Ⅰ、Ⅱ级多为"环-弧"状钙化,Ⅲ级多为斑点状钙化.结论 髋臼软骨肉瘤多数具备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钙化是软骨肉瘤诊断的最可靠征象.髋臼软骨肉瘤病灶内的钙化模式与钙化灶密度和其恶性程度存在确定的关系,形态较规则的钙化环通常提示肿瘤为低度恶性;不同分型的髋臼软骨肉瘤钙化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20.
儿童恶性肿瘤股骨转移的骨显像和MRI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骨显像和MRI在儿童恶性肿瘤股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5例恶性肿瘤患儿(神经母细胞瘤12例,淋巴瘤8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横纹肌肉瘤3例)分别行全身骨显像和双侧股骨MRI,MRI采用自旋回波T1WI及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冠状面成像.结果1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骨显像阳性7例,可疑2例,阴性3例,7例阳性、2例可疑及1例阴性病例MRI检查均阳性;8例淋巴瘤骨显像阳性5例,阴性3例,5例阳性及2例阴性患儿MRI阳性;2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骨显像与MRI均阳性;3例横纹肌肉瘤骨显像阳性2例,阴性1例,MRI均阳性.此外,MRI发现股骨的异常信号范围大于骨显像.结论在儿童恶性肿瘤骨转移中联合应用骨显像和MRI有助于尽早诊断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