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折返环路包括房室结-希浦系统、房室旁道、旁道同侧的心房与心室肌,折返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至心室,从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心房与心室的期前刺激或自发的期前收缩均可诱发,当合并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可表现出不同的电生理特征和心电图表现。本文介绍4例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AVRT,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许多报告,反复患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在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上无心室预激的迹象,但电生理研究显示房室之间存在着仅有逆传能力的附加旁道,称为隐匿性房室附加旁道或隐匿性预激综合征。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有完全隐匿性的,即在窦性激动和心房起博时,皆不能经旁道下传;也有不完全隐匿性的,即仅在窦性激动  相似文献   

3.
正心室异位搏动或起搏时,激动沿正常房室通道或旁道从心室传到心房时所表现的心电现象称为室房传导现象[1]。室房传导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心电现象的电生理基础,也是引发起搏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1-2]。当心脏传导系及各腔室处于静息状态时,心房激动可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并激动心室,同样,心室激动也可通过房室通道逆传心房。在有房室旁道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心  相似文献   

4.
预激综合征(预激征)易合并心律失常,以阵发性室上速最常见,约占85%,次为心房纤颤,约占10%,现将预激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作一介绍。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征合并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径路一条是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另一条为旁道,按折返环在房室结的不同传导顺序,预激征合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分为顺向型与逆向型两种。此种折返在心房与心室之间进行,因此称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1顺向型AVRT较多见,占预激征并发心律失常的80%产生机制是旁道的不应期较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长,若房早出现适时,落在旁道的…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易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旁道的参与,心动过速阳性质和结局有别于其它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预激综合征的“室上速”,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室上速,应称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折返通路涉及心房肌、心室肌、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及房室旁道。WPW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由房室旁道(前称Kent束)引起的一种预激综合征。极少数预激病人心电图表  相似文献   

6.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概述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能否显示预激波取决于附加径路前向传导功能。如果附加径路前向传导速度等于或快于正常房室传导途径时 ,则能显示预激波 ;若附加径路前向阻滞 (单向阻滞 ) ,只能逆行传导 ,例如循正常房室途径前传 ,再经附加径路逆传回心房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这种心动过速的QRS是窄型 ,且在窦律时心电图上亦不能显现附加径路前传功能的预激型QRS ,此称“隐匿性预激综合征”(latentpreexcitation) ,这种附加径路则称为“隐匿性旁道”(latenttract)。其诊断确立主要依靠心室程…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患者不论旁道位于左侧还是右侧,常可发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中,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为房室间的前传支,旁道为房室间的逆传支,心房和心室都是折返环的必需成分。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心室除极顺序正常,QRS波时限<0.11s,属于窄QRS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的RR间期为下述两个间期之和:①AV间期(PR间期):从P波开始到R波开始,代表房内传导时间、房室结传导时间、希浦系传导时间三者之和,称为房室前向传导时  相似文献   

8.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0%。是房室之间存在异常传导通路—旁路引发。窦性心律时,激动经房室结和旁路同时下传激动心室,形成室性融合波,体表心电图出现预激综合征特有的心电图改变:①PR间期<0.12s;②QRS波增宽>10s;③有δ波;④继发性ST-T改变;⑤不合并束支阻滞时,QT间期正常。隐匿性旁路只有逆传功能而无前传功能,激动只能经房室结前传,旁路逆传。表现为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正常,心动过速发作符合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征。一、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种类与机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分成:①顺向型房室折返性…  相似文献   

9.
1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参数 1.1心脏起搏术语(1)S波:为刺激仪发放的电脉冲形成,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波。(2)起搏P波:有效起搏后的心房激动波,与S波密切相关,如S波后无P波表示该次电脉冲起搏无效(心房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例外)。(3)起搏QRS波群:心房起搏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或房室旁道顺传形成的心室激动波,形态应与窦性激动一致。形态异常时,要根据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注意房室传导关系和QRS形态。(4)S1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1、R1,S2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2、R2。余分别以此类推。(5)S-P间期:从S波起始到P波起始,代表电脉冲经食管至心房开始激动时的时距。(6)S-R间期:从S波起始到QRS波群起始,在S波有效起搏心房,但其后P波不清楚时代表房室传导时间。(7) P1-R1(S1-R1)间期:代表基础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8)P2-R2(S2-R2)间期:代表S2期前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9)逆行P波: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发生逆传时形成的P波,以P-波表示。(10)逆行心房激动顺序:①中心性激动:心律失常时激动沿房室结或间隔部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造成间隔部心房肌先激动,然后分别向两侧心房传导,这种左、右心房几乎同时开始激动的顺序称为中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与食管导联的P-波几乎同时出现;②右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右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右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向左心房传播,这种逆传心房激动顺序称为右侧偏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的P-波早于食管导联出现;③左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左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左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  相似文献   

10.
预激综合征预激合并心房颤动是有致命危险的心律失常,有时心电图酷似室性心动过速,因此有其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预激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虽次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但 Campbell 报道发生率高达32%,占预激患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11.5%—39%,是预激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房颤发生的机理实验证实预激患者的阵发性房颤与房室旁道密切相关。房颤中很大一部分(16%~26%)是直接由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转化而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连续快速的心房活动造成心房扩张、缺氧、易损期扩大,因而诱发房颤。另一些则是由单次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通过旁道逆传至心房恰好落在心房易损期而导致房颤发作。在房颤的发作和维持中心房内传导延迟起着重要作用。无房内传导延迟者常只有单纯房  相似文献   

11.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2010,29(5):442-446
2.房室旁道蝉联现象 Lehmann等经电生理检查证实预激综合征患者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既可沿着正常的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心室,逆向隐匿性传导至房室旁道,造成其持续功能性阻滞;也可沿房室旁道顺传,逆向隐匿性传导至希浦系统-房室结,致后者形成持续功能性阻滞,在两者之间形成蝉联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预激综合征患者,一次适时的室早可触发持续性折返而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从左图可以看出,单次室早发生后,在其逆向传导过程中落入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逆传的有效不应期而被阻滞,而室早经沿旁路逆传引起了有效逆传引起逆向激动的心房波,逆向激动的心房P波再经房室传导系统的前传激动心室,周而复始形成持续的室上速。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1975年,Fontaine等[1]首次提出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概念。根据预激综合征时折返环路前传支与逆传支的不同,将预激折返性心动过速分成顺向型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向型AVRT以旁道为前传支,以房室结和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或另外的旁道为逆传支,折返连续发生时形成预激性心动过速,属于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少见类型。逆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l:2房室传导时的电生理表现及形成机制。方法 分析在心内法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发现的3例预激综合征1:2房室传导和1例1:2室房传导现象。结果 电生理改变为:①心房期前收缩偶联间期缩短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两次心室激动,QRS波群第1次呈预激型,第2次呈束支传导阻滞型,R2与R2′波之间无P波;②心房期前收缩偶联间期缩短10ms,出现突然延长的S2-R2′间期,表明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③房室结慢径路传导延缓程度不够,两条径路未形成足够的传导时间差,因激动无法脱离下部共同径路或心室肌不应期,致l:2房室传导被掩盖;④一次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两次激动顺序一致的旁道逆传性心房激动,并诱发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 ①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引起传导显著缓慢、形成l:2房室传导的主要原因;②l:2房室传导较少见,是因为旁道与房室结的传导速度之差不够大,致沿房室结下传的激动难以脱离心室不应期。此外,旁道和房室结两条径路之间的隐匿性折返也是激动无法再次下传的重要原因;③出现显著晚于V波的H2波表明两条径路发生了同步传导,虽然未形成R2波,但可称为隐匿性l:2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束室纤维合并双房室旁道的电生理表现。患者有心动过速史15年,心电图示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分别于三尖瓣环8点半和5点半处消融阻断旁道,原心电图发生了改变,但存在Delta波。上述两条旁道消融前,PR间期均为0.06s,心房递增刺激Delta波增大,房室传导无文氏现象。两条房室旁道消融后,PR间期为0.10s、AH间期100ms、HV间期20ms。心房递增刺激时AH间期逐渐延长且出现文氏型房室阻滞,HV间期不变、预激程度不变,提示为Mahaim纤维(束室支)。心室刺激时逆传A波在His束电图最早,提示His束逆传。三尖瓣环上未能标测到A、V波融合。心房、心室刺激未能诱发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08,27(1):116-119
预激综合征是指起源于窦房结或心房的激动除沿着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心室以外,同时快速通过异常的传导肌束(旁道)提前激动一部分或全部心室肌,并且极易伴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为旁道传导引起的心室预激改变及其伴发的心律失常.了解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不仅在射频导管消融前的电生理检查中起到诊断作用,也对心电图诊断心室预激有较大帮助.尤其在心电图上表现出可疑心室预激、间歇性心室预激等改变时,可提高心电图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患者易于并发折返性室上速,最常见的类型为顺向传导型,即激动由房室结前传,沿旁道(附加束)逆传;偶尔可见到逆向传导型,即激动由旁道前传,沿房室结逆传。最近我们遇到一例A型预激综合征患者,注射西地兰后出现逆向传导型折返性室上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旁道折返的少见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检查中发现的几种少见的旁道电生理特性。例1为一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室扫描示旁道逆向有效不应期260ms,但520-390ms时无逆向传导功能。例2为一慢-慢型房室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存在一条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作为旁观者。例3为一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其体表心电图呈典型马海姆纤维型预激综合征,电生理揭示存在左侧房室隐匿性旁道和束室旁道两条附加旁道,前者为心动过速的逆传支,后者与房室结-希室束同为顺传支。对上述几种少见的电生理现象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6岁,反复心悸1年,再发8h。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术中心房程序刺激呈房室结双径路特征,并诱发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排除房性心动过速、房室旁道介导。消融前后及心动过速发作时,HV间期20~30ms,心室最早激动点位于右室中间隔。提示合并His束与心室异常连接,即束室纤维。且无逆传功能,不参与心动过速折返环路,属旁观通道,未进行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