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腹部手术伴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腹部手术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术后第二日给予能全力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组),对照组通过锁骨下或颈内静脉导管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出现肠鸣音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两组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动态观察血糖变化,直至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二次正常.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腹部大手术患者血糖升高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干预治疗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感染率与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7%,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8%,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6%,死亡率为1.9%,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5±3.9)分,治疗28 d评分为(7.0±3.3)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干预治疗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患者,不但能够较好抑制其血糖水平,而且在临床预后疗效、神经功能康复及并发症预防中也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胰岛素控制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糖代谢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6月~2007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2例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发现非糖尿病性急性高血糖患者101例,血糖正常61例。非糖尿病性急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干预组50例及对照组51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血糖检测结果、平均住院日数、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平均住院日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为17±10 d,对照组24±1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血糖组为16±11 d,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住院期间死亡率正常血糖组为21.3%,持续性高血糖对照组为33.3%,干预组为18.0%。高血糖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积极控制患者血糖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控制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12例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I)组,每组56例。两组分别采用CSII和MDII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使血糖维持在6.1~8.3mmol/L。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达标后血糖水平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CSII组优于MDI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低于MDII组(P<0.01)。结论对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能有效控制高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吴友茹  刘云  陈明勇 《四川医学》2008,29(2):176-178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糖代谢异常及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16例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发现非糖尿病性高血糖患者144例,一过性高血糖79例和持续性高血糖65例,正常血糖组72例.持续性高血糖组再随机分为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干预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血糖结果、平均住院日、住院病死率及相关临床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结果 平均住院日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为(17.42±10.91)d,对照组(24.32±12.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过性高血糖组平均住院日数为(15.62±6.71)d,正常血糖组为(16.34±6.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正常血糖组为11.4%,一过性血糖升高组12.6%,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13.7%,持续性高血糖对照组为34.1%.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控制患者血糖能缩短住院日期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用胰岛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A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和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和NF-κ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总的心脏事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能抑制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炎性介质的表达,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预后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良好率78.3%,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院内感染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其预后非常重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无糖尿病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80例,当血糖≥11.1mmol/L时,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8.0~11.1 mmol/L。观察2组病死率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75%,尿路感染发生率6.25%,病死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第15、3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早期高血糖调治技术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早期调治技术对近期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血糖增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治疗脑梗死基本方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应用普通胰岛素凋治高血糖,分别于第7天、30天评定和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7天、3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脑梗死伴血糖升高患者早期调治高血糖可使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方法收治输卵管异位妊娠19例,停经35~74d,平均48d。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2±17min;止痛剂(曲马多)100±12mg;术后3~8d出院,平均4d。随访2~7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但它需要一定的腹腔镜外科训练。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8%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32.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0%(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症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糖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常规组)。于入院时、入院后第1d、入院后第2d取血2mL,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中NF-κB活性,RT-PCR检测NF-κBmRNA的表达情况;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强化组和常规组在所有时间点NF-κB活性和NF-κB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强化组入院后第1d、第2dNF-κB活性和NF-κBmRNA表达则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危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强化胰岛素对患者电烧伤后高血糖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8月-2013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0例大面积电烧伤后合并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短胰岛素治疗和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胰岛素用量以及第一次术前占床天数。结果7d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术前占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但血糖基本维持在4.1—6.3mmol/L,降糖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胰岛素对于重度电烧伤后高血糖具有明显的降糖效果,能够大大节省胰岛素用量并缩短第一次手术前占床天数,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范秀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06-140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6%(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在急性脑梗死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ACI 患者6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分为 ACI 组(n=36例)和 ACI+T2DM 组(n=24例),另选则同期入院诊治的20例在急性脑梗死前并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ACI 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 MMP-9、VEGF 水平、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梗死灶体积。结果:ACI 组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 ACI+T2DM 组和对照组;与 ACI+T2DM 组和对照组相比, ACI 组的 MMP-9水平和 NIHSS 评分明显降低,VEGF 水平和 Barthel 指数明显升高;ACI 组的梗死灶体积明显低于ACI+T2DM 组和对照组。结论:缺血预适应可以通过下调 MMP-9水平、上调 VEGF 水平,提高 ACI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自理活动能力,但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在 ACI 合并 T2DM 患者中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和右旋糖酐40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6.5%,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26.1%,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9%(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TOAST分型中不同亚型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入组的病例均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的的常规脑梗死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记录2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ADL评分,对2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以及组间相同亚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NIHSS评分(5.50±3.44)分较对照组(8.02±3.39)分明显降低,ADL评分(61.83±9.79)分较对照组(56.42±10.21)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8.3%)较对照组(78.3%)高,且观察组LAA分型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CE及SAO型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对于TOAST分型中的LAA型病人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活化血小板、胰岛素抵抗与急性脑梗死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应用CT/MRI、流式细胞仪对30例急行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检测与对比分析。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瘀证13例,非血瘀证17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活化血小板(CD62p、CD63)、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CD62p与ISI呈明显正相关(r=0.443,P〈0.05)。脑梗死血瘀证组FPG、FINS、ISI、CD62p、CD63水平较对照组、脑梗死非血瘀证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存在着明显血小板活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异常,CD62p、CD63、胰岛素敏感指数可能是血瘀证微观辨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银杏达莫联合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迭莫联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路路通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4.55%,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8%,与对照组的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迭莫联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