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丁”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内经》原文“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之“大丁”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  相似文献   

2.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唐代王冰注始,历经宋、明、清,时至今日,围绕“足”字的认识,始终未能统一。对于“足”的解释,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或谓“足”为“多”之义,或谓“足”为能愿动词,“能够”之义,等等。王冰注曰:“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王冰认为“足”即是“脚”,对王冰的“丁生于足”的观点,宋·林亿的《新校正》驳斥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钩苞大丁草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依据现行版《中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薄层版、展开剂、显色剂下钩苞大丁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用硅胶GF254薄层板,氯仿-甲醇-水(30:10:3)的下层溶液每5mL加甲酸0.1mL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分离效果佳。结论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有效鉴别钩苞大丁草。  相似文献   

4.
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足”为“脚”是正确的;并指出“随着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  相似文献   

5.
辨"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字形音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加以考证,展示其意义丰富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文献分析,在研究医理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发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所描述的疾病和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基本一致,可见《黄帝内经》对疾病描述的把握十分准确。  相似文献   

8.
方爱娟 《光明中医》2012,27(7):1427-1428
目的 从脾胃的健康状况来追溯中风的病机,并得出诊治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35例中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对35例中风患者采用脾胃辨证治疗: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法后,效果显著,其症状也不再反复.结论 中风的发生与脾胃机能的失调、气化失常和气机升降逆乱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关系,脾胃论治是治疗中风的关键,中风预防、救治和预后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采用脾胃论治,对患者同时采用平肝息风、化瘀通络和豁痰开窍等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减轻了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袁少先  潘连江 《新中医》1998,30(1):46-46
自1989年3月-1996年10月笔者用自拟丁泻饮治疗中风后呃逆3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9例,均系中风急性期发生呃逆者,该组病例均经脑CT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塞。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0岁。呃逆发生最长者5天,短者1天。临床表现为偏瘫,项强,呃逆频作,声高气粗,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便干难下,或大便几日未行,口中奥秽,舌红、苔黄燥或黄厚,脉沉实或弦数有力等。2治疗方法丁泻饮方药组成:丁香3g,番泻叶10g。上药入杯中,加沸水约200ml,浸泡30分钟后温服,每剂泡2次,每日1剂。3治疗结果治愈(服…  相似文献   

10.
杏丁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中风专科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并观察其对CRP含量的影响。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痧症释义     
结合历代医家对痧症的论述探讨痧字的含义,痧字含义宽泛,大致可归纳为5种;一指病因,二指证候名,三指刮痧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点的病症,四指患有痧筋的病症,五指病症名。  相似文献   

12.
单部脉数的论述首见于《脉经》,此后众多医籍亦有论述。在寸口脉诊中,寸、关、尺三部脉率应为一致,为何会出现“单部脉数”的脉象?对此鲜有医家进行探讨。故本文从“脉势”与“病机”两个角度进行探微。从“脉势”理解,认为“至数”与“脉势”均是构成数脉脉象的基本要素,而“脉势”是判断单部脉数的决定因素;从“病机”理解,认为单部脉数之脉象揭示了疾病的病位病机,是为了更好地辨证论治。然而在临床中察觉到单部脉数时,应脉、症相结合判断病位病机,做到“当随其部而察其证”。  相似文献   

13.
艾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广泛运用于临床。灸法主要用于寒证的治疗,对于热证是否可灸,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该文通过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研究,明确热证可灸理论依据及其适应证,为临床热证用灸辨证选穴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5.
论中医学的“预防医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医学在其形成发展的两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医学的内容,不但有明确的“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有着整套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在环境卫生、传染病学、隔离及预防接种等诸多方面。如:“上工治未病”与“重视正气”,体现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伤寒论》、《温疫论》到《温病学》,中医传染病学逐渐确立;中医学的“种痘术”,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6.
按摩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支奇葩.几千年来,按摩疗法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由于其门派众多、手法各异,多是师传口授,疗效参差不齐,治病机理阐述得不十分清楚等原因,至今按摩疗法仍被西方人视为补充医学,登不了世界医坛的大雅之堂.我们于1988年研创成功的"敏感点按摩法"[1]在理论、手法和按摩部位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十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敏感点按摩法对各种"痛证"和"痹证"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按摩方法和其他传统疗法,甚至好于临床上常用的中西医疗法.可以预言,在不过远的将来,敏感点按摩法必将登上世界主流医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7.
阿召 《西部中医药》2011,24(8):63-64
对藏医药名著<四部医典>所载的"黄水证"从病因、分类、症状、治则等方面作一比较及系统的探寻,让更多的人了解博大精深的藏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8.
“脉气流经”一语出自《素问·经脉别论篇》,是人体“食气”代谢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本文通过分析“脉”字的本意,提出“经”“脉”义异,“经”指主干大经,“脉”指分支细络,这一文辞现象在《黄帝内经》中不是孤例;“脉气流经”描述的是气由远端细小络脉逐级向大经中汇聚的过程,饮食精微之气在人体的代谢分别由心、肺完成了2次从中向外的布散,而“脉气流经”是衔接2次布散过程的中间环节;结合《灵枢·痈疽》《灵枢·营卫生会》的相关论述,“脉气流经”也是营气化生血液的关键过程,这为临床认识血虚证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除了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可致血虚证外,还可从“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肺朝百脉”等环节探索血虚证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19.
四关辨析     
李艳梅  高树中 《中国针灸》2005,25(5):340-342
"四关"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继<内经>之后,诸代医家有引用"四关"者,并对"四关"一词给予解释.但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四关"一词的理解都与<内经>原意不符.本文提出对<内经>中"四关"一词的认识以供同道参考,并指出正确理解"四关"一词的含义对治疗五脏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析扶正与祛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相搏的结果.八法中汗和下消吐清温七法为祛邪之法,补法为扶正之法.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扶正包含扶助无力祛邪之正气及扶助无力耐受祛邪药物之正气."是否扶正判虚实","是否祛邪断夹杂","以谁为主定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