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蚊媒感染疟原虫后的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对照组和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斯氏按蚊体内乳酸脱氢酶(LDH)、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酸(Mg^2 -ATPase)活性反应与含量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蚊体内LDH活性与含量显著增加,SDH和Mg^2 -ATPase活性与含量及糖原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感染约氏疟原虫可明显影响蚊媒的营养代谢和吸收。  相似文献   

2.
斯氏按蚊血细胞对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斯氏按蚊血细胞及血细胞PPO对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镜观察蚊血细胞在卵囊黑化中的作用、RT -PCR检测蚊血细胞、蚊胃中PPO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血细胞中PPOmRNA的表达。结果 通过RT -PCR和原位杂交 ,发现斯氏按蚊PPOmRNA在血细胞中有表达 ,颗粒细胞可能是其主要的表达细胞 ;硝喹可使约氏疟原虫卵囊发生退行性变 ,卵囊黑化比率明显增加。结论 说明血细胞能够合成PPO ,进一步证实了蚊血细胞 ,特别是硝喹对卵囊的发育有抑制和阻断作用时 ,颗粒细胞在疟原虫卵囊黑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硝喹对斯氏按蚊体内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感染约氏疟原虫1 d前给予常规蔗糖水或硝喹蔗糖水(含100 μmol/L硝喹)供斯氏按蚊吸食,停糖水24 h后用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昆明鼠血餐,观察硝喹处理后约氏疟原虫在蚊胃内的卵囊数量变化。感染6、14 d后停常规蔗糖水24 h,随后给予常规蔗糖水或硝喹蔗糖水供斯氏按蚊吸食,观察斯氏按蚊血淋巴及唾液腺中的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数量变化。结果 感染前1 d将斯氏按蚊暴露于硝喹蔗糖水后,感染第7天蚊胃中约氏疟原虫卵囊数量[(119.2 ± 16.1)只]较常规蔗糖水组[(207.3 ± 21.8)只]显著降低(t = 3.207,P < 0.05)。感染第6天停常规蔗糖水24 h,将斯氏按蚊暴露于硝喹蔗糖水后,按蚊血淋巴中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数量峰值[(952.3 ± 22.7)只]在感染第14天出现,常规蔗糖水组按蚊血淋巴中子孢子数量峰值[(1 287.0 ± 39.0)只]在感染第12天出现;感染第17天,硝喹蔗糖水和常规蔗糖水组按蚊唾液腺中子孢子数量分别为(9 467.0 ± 1 304.0)只和(10 533.0 ± 758.7)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07,P = 0.506)。感染第14天停常规蔗糖水24 h,将斯氏按蚊暴露于硝喹蔗糖水后,按蚊唾液腺中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数量[(21 900.0 ± 2 613.0)只]较常规蔗糖水处理组[(10 533.0 ± 732.3)只]显著增加(t = 4.188,P < 0.05)。结论 在斯氏按蚊感染疟原虫不同时期给予硝喹处理对其体内约氏疟原虫发育影响不一,未感染斯氏按蚊经硝喹处理后可减少疟原虫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对约氏疟原虫易感的斯氏按蚊和不易感的大劣按蚊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讨媒介按蚊与疟原虫遗传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设计5条随机引物,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斯氏按蚊、大劣按蚊成蚊(未感染蚊和感染蚊)及其幼虫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结果 5条随机引物对2种按蚊扩增的条带数不同,其中P5对斯氏按蚊扩增的效果较好,共16~17条带型,长度为200~1800bp;P4对大劣按蚊扩增效果较好,出现17条带型,长度为180~1500bp;P1对大劣按蚊无扩增产物。用P3对2种按蚊扩增,感染前后的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数相同,但亮度不同;成蚊与幼虫带型数量不同,斯氏按蚊成虫与幼虫有3条相同带型(400、650、850bp),大劣按蚊成虫与幼虫有4条相同带型(350、500、750、800bp);大劣和斯氏按蚊成蚊带型分别为10和13条,其中相同带型6条(300、350、400、550、600、800bp)。结论 斯氏按蚊和大劣按蚊之间存在基因差异。同种未感染蚊和感染蚊基因带型仅存在亮度差异,而幼虫与成虫的基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酚氧化酶 (phenoloxidase,PO)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 [方法 ]以斯氏按蚊 /约氏疟原虫为模型 ,对 4组斯氏按蚊 (不吸血组、吸正常血组、吸感染血组和硝喹组 )血淋巴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凝胶图像分析 ,检测单酚氧化酶 (monophenoloxidase ,MPO)和二酚氧化酶 (diphenoloxidase,DPO)活性。 [结果 ]吸正常血组和不吸血组蚊血淋巴中MPO及o DPO活性无明显差异 ;与吸正常血组或不吸血组相比 ,感染组MPO及o DPO活性无明显变化 ,但用药组d1 0 则显著增加 ,d1 5 显著降低。 [结论 ]斯氏按蚊血淋巴中PO活性变化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在时间上一致。  相似文献   

6.
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斯氏按蚊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酯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of Anopheles stephensi and Plasmodium yoelii yoelii was used as animal model. The soluble protein and esterase isozymes of adult female mosquitoes at various times after taking noninfected and plasmodia-infected blood me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mount of soluble protein in plasmodia-infected mosquito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infected ones (P less than 0.01); the activity and electrophoretic patterns of EST in infected mosquitoes being also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oninfected ones.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斯氏按蚊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分析该分子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方法根据其它昆虫丝氨酸蛋白酶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斯氏按蚊全蚊cD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克隆入pUCm(T载体,测定插入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BLAST检索和鉴定,根据序列设计相应基因的特异引物,然后分别从血淋巴细胞或中肠扩增目的基因,并进行不同食源条件下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半定量、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定位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分析。结果获得了2种斯氏按蚊血细胞丝氨酸蛋白酶cDNA部分序列,即AsSP1(448bp)和AsSP2(472bp),分别与冈比亚按蚊SP2A和大劣按蚊SP2基因很相似,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保守的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功能域。在中肠和血淋巴内也获得相同的目的基因片段,半定量分析显示约氏疟原虫感染或诱导卵囊黑化呈现之前的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进一步证实血细胞有AsSP1和AsSP2 mRNA表达。结论AsSP1和AsSP2很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或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相关,推测可能是斯氏按蚊的前酚氧化酶的活化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斯氏按蚊成蚊在不同食源条件下血淋巴蛋白浓度的变化。 方法 挤压法分别收集4组(吸蔗糖水组、吸正常血组、吸感染血组和吸硝喹组)斯氏按蚊成蚊血淋巴,采用Bradford法测定血淋巴蛋白浓度,并进行Excel自动分析。 结果 吸血感染约氏疟原虫8d后,吸感染血组血淋巴蛋白浓度高于吸蔗糖水组和吸正常血组,平均分别为4.436、3.080和3.092μg/μl,通常硝喹组浓度(2.264μg/μl)低于吸感染血组。 结论 吸硝喹组蚊体内血淋巴蛋白浓度下降,提示蚊血淋巴蛋白可能参与疟原虫卵囊的黑化包裹反应。  相似文献   

9.
大劣按蚊血细胞对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大劣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后第5d和15d,电镜下分别观察退变的卵囊周围血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感染扣第5d卵囊发育较小,卵囊周围即可血细胞附着;第15d卵囊有些已熔泡化,其外周可见较多血细胞、血细胞内、血细胞和卵囊之间、甚至卵囊内有许多微管结构之颗粒及其它颗粒,有些卵囊已黑化,其外周仍可见到血细胞的残骸及黑色素样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和分析斯氏按蚊前酚氧化酶基因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 方法 根据其他昆虫前酚氧化酶基因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斯氏按蚊全蚊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克隆入pUCm-T载体,测定插入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BLAST检索和鉴定.根据序列设计相应基因的特异引物,然后分别从血淋巴细胞或中肠扩增目的基因,并进行不同食源条件下前酚氧化酶基因的半定量、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定位及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分析. 结果 获得了1种斯氏按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基因cDNA部分序列,即AsPPO1(600 bp),分别与冈比亚按蚊PPO1和大劣按蚊PPO2基因很相似,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PO保守的铜结合位点CuA(HHWHWHLVYP)序列.在中肠和血淋巴内也获得相同的目的基因片段,半定量分析显示约氏疟原虫感染或诱导卵囊黑化呈现之前的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进一步证实血淋巴有AsPPO1 mRNA表达. 结论 AsPPO1很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或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双氢青蒿对约氏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qinghaosu,DQHS)对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受染疟原虫小鼠一次性经口灌喂不同浓度DQHS药液后,供蚊虫吸血,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结果:DQHS对疟原虫配子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配子体成熟程度和用药剂量不同有关。未成熟配子体对药物较敏感;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卵囊和子孢子的阳性率和密度随之逐渐下降;但180mg或240mg/kg用药组对子孢子密度的影响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电镜观察60mg/kg作用16h后,用药组的蚊胃上卵囊(12d-13d解剖蚊),出现膜受损,甚至胞质空泡化。120mg/kg药量对蚊体内3日龄卵囊作用16h,卵囊仍继续发育,比较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卵囊和子孢子密度, 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 > 0. 05) ; 两组卵囊超微结构形态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DQHS 影响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性而减少蚊媒传播, 但对蚊体内子孢子增殖期不起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约氏疟原虫动合子移行斯氏按蚊中肠(胃)上皮细胞的途径,结果发现在两个上皮细胞中间有一个动合子正在细胞间隙中移行,超微结构观察,虫体结构完整,可见圆锥状顶突与蚊中肠壁基底膜相接触,在虫体圆锥状区域的内部具有1~2对呈梨形的棒状体和数量较多的微线体,同时,也看到已穿过上皮细胞间隙并附着于基底膜上的动合子仍保持圆柱状的体形,有的已定位并开始向卵囊分化。由此证实了约氏疟原虫动合子移行中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通过穿透细胞间隙而后定位于基底膜。本文对疟原虫动合子的移行途径及其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和分析斯氏按蚊前酚氧化酶基因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方法根据其他昆虫前酚氧化酶基因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斯氏按蚊全蚊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克隆入pUCm-T载体,测定插入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BLAST检索和鉴定。根据序列设计相应基因的特异引物,然后分别从血淋巴细胞或中肠扩增目的基因,并进行不同食源条件下前酚氧化酶基因的半定量、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定位及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分析。结果获得了1种斯氏按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基因cDNA部分序列,即AsPPO1(600bp),分别与冈比亚按蚊PPO1和大劣按蚊PPO2基因很相似,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PO保守的铜结合位点CuA(HHWHWHLVYP)序列。在中肠和血淋巴内也获得相同的目的基因片段,半定量分析显示约氏疟原虫感染或诱导卵囊黑化呈现之前的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进一步证实血淋巴有AsPPO1mRNA表达。结论As-PPO1很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或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期间按蚊中肠内前酚氧化酶原 (Prophenoloxidase ,PPO)的变化 ,探讨中肠PPO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 方法 解剖分离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 3、5、7、11和 15d斯氏与大劣按蚊中肠 ,匀浆后经SDS PAGE和转膜 ,以抗烟草天蛾PPO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 ,并于感染后第 5d开始在镜下观察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情况 ,直至第 15d止。 结果 斯氏与大劣按蚊中肠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的不同时期经免疫印迹均可检测到 1条分子质量约为 67ku的PPO阳性蛋白带 ,但感染后的PPO蛋白带比感染前明显增强 ,而且同时间点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比斯氏按蚊明显 ,尤其在感染的后期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明显比斯氏按蚊增强 ;在感染后 7d可见大劣按蚊中肠内发育的约氏疟原虫卵囊部分黑化 ,在 15d时可见疟原虫卵囊完全黑化。 结论 按蚊中肠PPO含量增加 ,尤其是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实验并分四组,三组为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斯氏按蚊(阳性蚊),一组为阴性蚊,即:(1)实验组A(阳性蚊)一饲养糖水中加入100μ/ml培福新。(2)实验组B(阳性蚊)-饲养糖水中加入10μg/ml培福新。(3)对照组A(阳性蚊)一饲养糖水中无培福新。(4)对照组B(阴性蚊)一饲以糖水。四组的2日平均产卵数分别为49.5,48.2,51.6和42.5/蚊;幼虫孵化率分别为80.0,84.7,80.0及82.0%;蚊吸血后第20日存活率分别为89.8,87.0,83.5及88.5%。此外,实验组A、B及对照组A阳性蚊胃卵囊感染率分别为100,95.0及100%;每只蚊胃平均卵翼数分别为147.5,137.0及165.6。结果提示培福新对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斯氏按蚊产卵、幼虫孵化、卵囊的形成无明显影响,而吸食培福新糖水的斯氏按蚊死亡率较吸食单纯糖水的对照组A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相互关系。 方法 将斯氏按蚊分为吸糖水组、吸正常小白鼠血组、吸约氏疟原虫感染血组和吸硝喹糖水组 ,挤压法收集雌斯氏按蚊血淋巴 ,Bradford法检测血淋巴蛋白浓度 ,继而对血淋巴进行SDS PAGE ,电转移后检测丝氨酸蛋白酶的表达差异。 结果  4组斯氏按蚊丝氨酸蛋白酶Western印迹均呈现两条带 ,分子质量分别约 160和 15 0ku ,与吸糖水组比较 ,吸正常小白鼠血组丝氨酸蛋白酶表达稍高 ,而感染约氏疟原虫后斯氏按蚊血淋巴丝氨酸蛋白酶表达明显增强 ,感染第 6d达高峰 ,之后表达下调 ,而硝喹诱导黑化后丝氨酸蛋白酶表达水平呈逐日下调趋势。 结论 斯氏按蚊血淋巴丝氨酸蛋白酶参与了疟原虫卵囊黑化包被反应。  相似文献   

17.
斯氏按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斯氏按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用紫外吸收差法测定其蛋白浓度。感染约氏疟原虫蚊与正常蚊相比,吸血后第4d,6种氨基酸含量降低,5种氨基酸含量增加;吸血后第7d,4种氨基酸含量降低,7种氨基酸含量增加;吸血后第11d,9种氨基酸含量降低,4种氨基酸含量增加。感染蚊血淋巴蛋白浓度均高于同期正常蚊。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0。697nmol/L和1.393nmol/L顺式氯氰菊酯处理斯氏按蚊和嗜人按蚊3龄幼虫,采用SDS-PAGE测定其4龄幼虫酯酶同工酶。与对照组相比,两种蚊幼虫酯酶同工酶均发生明显变化,表明顺式氯氰菊酯对两种蚊幼虫酯酶同工酶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劣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后第5d和第15d,电镜下分别观察退变的卵囊周围血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感染后第5d卵囊发育较小,卵囊周围即可见血细胞附着;第15d卵囊有些已明显空泡化,其外周可见较多血细胞,血细胞内、血细胞和卵囊之间、甚至卵囊内有许多微管结构之颗粒及其它颗粒,有些卵囊已黑化,其外周仍可见到血细胞的残骸及黑色素样颗粒。提示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引起囊退变后可引致血细胞趋附,后者可释放颗粒物质或许还有其它物质,这对包被形成和卵囊黑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