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我校1991届新生入学时的视力状况,并对比分析了男女新生不同性别之间的视力差异,期望能对这一方面的统计资料有所补充,供同道参考。一般资料九一届新生共1241人,有24人因故未参加体检,实际受检入学新生共1217人,2434眼。均已通过考生所在地医院的高考体检,视力异常均为可矫正的屈光异常所致。其中男性456人,912眼;女性761人,1522眼。最低年龄17岁,最高年龄21岁,平均19岁。  相似文献   

2.
微机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庞利民  刘炯 《眼科研究》1999,17(4):312-318
视觉对比敏感度是一项新兴的眼科视功能检查项目。它是除视力检查以外,测定人眼形觉功能的又一重要指标。视力(或称中心视力)实际上只反映黄斑区中心凹对高对比度的细小目标的空间分辨力。而视觉对比敏感度不但能反映人眼对细小高对比度目标的分辨力,而且还反映对粗大...  相似文献   

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微视野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的微视野检查特征。方法:应用MP-1微视野计(MP-1NidekTechnologies,Vigonza,Italy)检测了19例(21只眼)CSC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39.3±6.8)岁。其中迁延型5只眼、急性型6只眼、恢复型5只眼、复发型5只眼。其中视力≥1.0的10只眼、0.6~0.9的6只眼、≤0.5的5只眼。正常对照20例(20只眼),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37.6±6.7)岁。记录患眼和正常眼的固视情况,以及中心20°的光敏感度。结果:不同类型及不同视力的患眼与正常眼的2°固视率和4°固视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类型及不同视力的患眼与正常眼相比,黄斑2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类型及不同视力患眼之间的视网膜MS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P-1微视野计检查可以量化地评价CSC患眼的固视情况和黄斑区MS,进一步提高了患眼的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光动力疗法(PDT) 治疗前后的视功能变化。 方法 对经临床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AMD患者25例34只眼采取PDT治疗,治疗后随访4个月~2年,平均随访观察时间9.2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定期随诊观察的最佳视力[采用最小分辨角度的对数视力(logMRA)统计平均视力]、视物变形及中心暗点、对比敏感度、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以及色觉辨认等的变化情况。 结果 PDT治疗前患眼平均视力为logMAR 0.73±0. 37,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提高,尤其在3个月时较明显,其平均视力logMAR 0.59±0.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其中视力提高者13只眼 ,占38.24%;无变化15只眼,占44.12%;下降6只眼,占17.65%。Amsler方格表检查视物变形和中心暗点均较治疗前范围缩小,但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治疗后各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值均较治疗前呈现不同程度提高,低频区(1.5 c/d)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 。患者的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以及色觉辨认功能均较治疗前有轻度改善 (P>0.05)。 结论 渗出型AMD患者的视功能变化是多方面的,PDT 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视功能.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89-29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Lea对比度视力表检查研究正常儿童以及弱视治愈儿童的视觉功能状态,寻求Lea对比度视力表是否存在某对比度水平对弱视治愈者具有特别的敏感性。方法 正常视力儿童18例(36眼),弱视治愈者25例(41眼),参加实验者单眼均在最佳矫正基础上均完成100%,25%,10%以及5%对比度的Lea视力表的检查。结果 正常儿童随着Lea对比度的下降视力有显著性下降(F(3,140)=6.618,P〈0.001),弱视治愈眼随着Lea对比度的下降视力有显著性下降(F(3,160)=17.677,P〈0.001);弱视治愈眼Lea对比度视力在100%,25%,10%,5%对比度下均比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显著低下(P〈0.05),各对比度之间的视力的变化在5%对比度下变得更加明显(P=0.022)。结论 Lea对比度视力表可以用于临床弱视治愈儿童的视功能检查;正常儿童和弱视治愈眼的Lea对比度视力,随着对比度的下降明显降低;本研究中的弱视治愈眼仍未达到正常视觉功能,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卢光  夏群  李永  高岩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08-2109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视功能评价。方法:常规检测71例患者96只视网膜前膜(IMEM)患眼的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FACT)检测患眼和健眼的对比敏感度。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患眼的视力为0.15~1.2,健眼视力为0.25~1.5。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健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比敏感度检查显示IMEM患眼各频区的平均对比度值较健眼显著低下(P<0.01)。视力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对比度值的高低,并且部分IMEM患眼视力虽然与健眼相等,甚至达到1.0,但其对比敏感度值却已显示出了差异。主要表现在高频区的损害。结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视功能损害不仅会有视力下降,还会出现对比敏感度值下降。对比敏感度检查是反映视功能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弱视治疗的空间频率变化特点.方法 对屈光参差性弱视5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6只眼)和未治疗组(26只眼).治疗组采用SZ-C综合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空间频率图形翻转VEP的P100波振幅和峰潜时改变以及眩光对比敏感度不同空间频率改变.结果 治疗后视力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P100波振幅和峰潜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前后高空间频率P100波未见统计学差异.眩光对比敏感主要表现为高空间频率异常.结论 视力不是评价弱视疗效的惟一标准,应重视进一步的视觉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8.
客观对比敏感度检查在弱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利用稳态图形VEP,对正常人及弱视患者行对比敏感度检查,初步探讨客观对比敏感度检查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所有检查对象,在正常光线下,采用自然瞳孔测试,按常规图形VEP检查方法贴放电极,先检查患者视力较好的眼,后检查视力较差的眼,每一对比度条件下,空间频率自0.5,1.0,2.0,4.0,6.0,8.0,12.0,24.0cpd自动翻转,每只眼依次按照对比度从低到高检查10次,采集,分析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度值,输入计算机后,得到空间频率和对比度之间的函数曲线。每一组病例分别计算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阈值的样本均数,各组之间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对比敏感度曲线为钟形,曲线最高点对比度为1.97±0.03,对应空间频率为2.0~4.0cpd。(2)轻度弱视组:在高空间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重度弱视组:在中、高空间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类型弱视组的对比敏感度曲线仅在中、高空间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之间对比敏感度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稳态图形VEP作对比敏感度检查是一个较为客观、简单、易行的方法,检查结果与对比敏感度仪检查结果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空间频率特性和视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视功能可用各种方法检查,但视觉最重要功能之一的形觉,主要是以视力来评价的。这是用浓淡分明的视标,检查能够识别视标最小到何种程度。即测定Landolt环等的分离阈值(解像界限)。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在眼科临床上是一种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无疑今后也会继续使用。但只检查分离阈值不能严格表现出视觉的形觉功能。例如辨认浓淡不清楚物体的能力,仅靠视力的测定,就无法明确了解。又如视标的形状或对比不同,测得的视力也不同。总之,视力检查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对特定能力的比较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视功能仅能提供某一方面的情况。从更广的范围用定量的功能函数作为评价视觉的形觉功能的手段,在光学领域内研究发展起来的空间频率特性(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以下略称MTF)的概念已被引进视觉系统。(译者注:MTF又称空间对比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10.
正常视力健康青年隐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视力健康青年隐斜测定青岛市市立医院李侠青岛市北区医院于锦华青岛市中医院鲍学文山东省卫生厅体检办王永新我们在选拔飞行学员体检中,对4984名健康青年正常视力眼,进行了隐斜测定,现摘要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检查对象是青岛地区汉族人,参加选飞体检的男性学...  相似文献   

11.
弱视眼视力矫正正常后的对比敏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弱视患者经治疗后视力≥5.0的弱视眼的对比敏感度。方法对34例(34眼)经过治疗后弱视眼视力≥5.0者和40例(40眼)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眼对比敏感度进行测量。测量采用RM-800对比敏感度仪.对两组眼进行不同空间频率[1.8、3、6、12,18和24周/度(cycles/degree,c/d)]对比敏感度的测量。结果弱视组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均较正常组差(P〈0.01),尤其在中、高空间频率下降更明显。结论视力矫治后的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仍存在异常,对比敏感度可以作为评价弱视治疗视觉功能提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摆脱传统视力检查方法,适应于集体、临床和科研检测视力的需要,我们研制出微机控制视力检测仪,经730人(1460眼)对比检测证明,本仪器性能稳定,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视力检测仪的研制(一)视力检测仪由微机、视力表箱、方向指示杆和自动转换遮眼器构成:1.微机包括主机、监示器和打印机:通过电缆,主机与视力表箱、方向指示杆及自动转换遮眼器相连接。主机内贮有对不同检测对象(一般健康体检、临床和招收学员)要求编制的各种检测程序。随机出现视  相似文献   

13.
年龄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外应用视觉对比敏感度的检测了解人的视觉功能,以协助诊断眼的疾病。传统的中心视力检查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将黑色的符号衬在白色的背景上,其对比为100%,在强光源照明下检测受检者分辨物体所甩的最小视角来确定中心视力,检查视野以了解视网膜周边部的功能。但是这种方法无法了解改变对比或视标处于动态时人们的视功能。视觉对比敏  相似文献   

14.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植入人工晶状体前表面非球面修饰的TecnisZ9003(AMO)术后视功能是否优于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Acrosof Natural,Alcon).方法 随机选择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1只眼植入Z9003 IOL,另眼植入Acrysof Natural SN6OATIOL.术后1周和1月,行对比敏感度检查、眩光检查和像差仪检查,分别评价术后视功能.结果 两组间平均术前和术后球镜、柱镜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敏感度(明亮光下)术后1周没有明显不同,术后1月植入TecnisZ9003 IOL眼在所有空间分辨率下均优于对侧眼,尤其在3,6cpd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眩光检查两组间没有差别.像差仪检查显示术后1周、1月植入TecnisZ9003IOL眼的球差明显小于对侧眼.结论 临床结果证实白内障术后的球差可以通过植入非球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所消除.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对比敏感度和功能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视动性眼球震颤原理和计算机图像识别及追踪识别技术自动检测18月~4岁儿童远视力,描绘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视力正常分布。方法 于2023年5月至7月对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门诊的18月、24月、30月、3岁、4岁不同年龄组儿童,除常规儿童眼保健检查外,使用自动OKN视力检测仪检查单眼远视力。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视力可测率及正常儿童的OKN视力分布值。结果 共有655名儿童接受检查,包括339名男童和316名女童,整体可测率82.14%。不同年龄组间可测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随年龄提高而升高(χ2=12.551,P=0.014)。排除异常人群后,485名正常参考人群的右眼OKN视力在18月组、24月组、30月组的80%界值均为4.3,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60,P=0.990)。OKN视力在3岁组的80%界值为4.5,4岁组为4.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自动OKN视力检查法在18月~4岁儿童中的可测率较高,幼儿不同阶段的正常视力值在评估幼儿视觉发育和判断眼病对视力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科门诊于1988年3月至7月对地属单位、县、团级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干部进行体检时,对眼部做了较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①在自然光室内,用带日光灯的国际视力表测远视力,少数远视力不佳者,用耶格表加聚光灯照明测近视力。②在自然光下或聚光灯斜照检查外眼。③用苏州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继发的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YAG激光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对57例(59眼)的患者于激光治疗前后进行视力检查,并主觉验光矫正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分别测试患眼和对侧眼的对比敏感度曲线;采用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近距立体视锐度;采用王克长《色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色觉辨认功能。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激光治疗前患眼的平均视力为0.56±0.25,治疗后患眼平均视力为0.86±0.21。采取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比较患眼治疗前LogMAR视力0.3103,较对侧眼LogMAR视力0.0707低下,差异有极显著性(t=7.63,P=0.000);治疗后患眼LogMAR视力0.081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t=7.076,P=0.000)。治疗前患眼各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值均较对侧眼显著低下,治疗后敏感度值明显提升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前44眼(75%)出现色觉异常,仅15眼(25%)辨色完全正常;治疗后31眼(53%)辨色完全正常,治疗前后的辨色能力差异有显著性。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显示,治疗前立体视缺失者分别为39例(68%)和19例(33%),具有正常立体视锐度者分别为3例(5%)和6例(11%);治疗后立体视缺失者降至11例(19%)和2例(4%),具有正常立体视锐度者达到22例(39%)和36例(63%),立体视的改善较之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白内障术后的后囊膜混浊不仅影响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还影响其对比敏感度值和色觉辨认,并可损伤患者的立体视功能。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PCO,恢复患者多项视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早期改变不影响视力。对比敏感度是一种比视敏度更为敏感的形觉功能定量检查方法。本文检查了20例33只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眼的对比敏感度。患者年龄为49~73岁,平均58岁;其中男性9例(15眼),女性11例(18眼)。所有患眼检查前均测得其最佳矫正视力在1.0~1.5。同时还做了眼底、色觉检查及眼压测量。在0.5至22.8周/每度视角(C/D)的空间频率范围内使用0.5 C/D、1 C/D、3 C/D、6 C/D、11.4 C/D、和22.8 C/D 6个空间频率的垂直向静态正弦波光栅测量患眼的阀值对比敏感度,并与同年龄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3只眼中有18只眼(55%)在不同的空间频率敏感度低于正常值,其中9只眼(50%)在高空间频率(11.4 C/D 和22.8 C/D)对比敏感度异常(或伴有中、低频敏感度异常),9只眼(50%)则只有中、低频区敏感度异常。上述结果说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当视力还在正常范围时,其对比敏感度已出现异常。因此,对此敏感度是测定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形觉功能改变比较敏感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查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基本治愈后不同对比度下视力情况,分析其视觉空间分辨能力,并评价视觉质量。方法将病例分为3组:基本治愈弱视眼组(20例20眼)、非弱视眼组(20例20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20眼)。相同年龄段最佳矫正LogMAR视力≤0。检查方法:用多功能视力测量仪MFVA100测试并比较3组患者在100%、25%、10%和5%的4种对比度下的LogMAR视力。结果在100%、25%、10%和5%4种对比度下,非弱视眼组和正常对照组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基本治愈弱视眼组视力均低于非弱视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基本治愈弱视眼组与非弱视眼组相比,各对比度下视力下降的程度基本一致,视力平均差值0.140±0.004。结论各对比度下,基本治愈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非弱视眼视力正常;基本治愈弱视眼各对比度下的视力仍然低于正常儿童,并且在各对比度下视力下降的程度基本一致;基本治愈弱视眼在中高频率下的视觉空间分辨能力仍普遍降低,视觉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查了一组不同视力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病人的对比敏感度(CSF),并将其结果与视力进行对照以研究 CSF 改变与视力改变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眼底出现 AMD 改变而视力正常的患眼中即可出现 CSF 异常;患眼 CSF 改变的频率范围及程度均与视力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且不同空间频率 CSF 改变与视力改变的关系有所不同。本文对上述改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