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9):836-844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诊断、治疗和研究进步迅速。为了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放射科、外科和肿瘤内科等临床多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对此,既往的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组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8):746-754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问叶性肿瘤,由Mazur和Clark提出并命名,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GIST主要依赖于早期发现和争取手术切除,但85%的患者术后会复发;不能手术者和已有转移者对常规的放疗、化疗均不敏感,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于35%。 相似文献
3.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大小、核分裂象及有无破裂等,GIST的恶性潜能从极低危至高危不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2011年、2013年和2017年分别制定了中国GIST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这些共识的颁布和推广极大地规范和提高了我国GIST临床诊治水平。小GIST特指直径<2cm的GIST[1-2]。尽管大多数小GIST病例在临床上呈良性或惰性表现,但确有少数病例显示出侵袭性行为,尤其是核分裂象计数>5/5mm 2者。既往共识中有关小GIST的推荐证据较少。鉴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道间质瘤诊疗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国内一批GIST治疗领域的专家,基于文献和专家经验整理了本版共识,力求能使小GIST的诊疗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12):947-948
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主要依靠钡餐、超声、内窥镜、内镜超声、CT和MRI等,这些方法均能对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得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其中CT能更好地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通常用来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及转移与否。对于已知或可疑的发生于直肠的GIST,与CT扫描比较,MRI能为手术前的临床分期提供更好的信息。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特点,研究胃肠外间质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E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表达及预后。结果:8例EGISTs患者平均年龄59.9岁,临床上以腹部肿块伴疼痛为主,偶见胃肠道症状。肿瘤平均直径为16.2cm,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多见。核分裂数4例﹤5个/50HPF,2例﹤10个/50HPF,2例﹥10个/50HPF,肿瘤中心坏死6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8例、CD34阳性5例、SMA阳性2例、S-100阳性1例。2例患者术后因肿瘤复发和转移死亡,1例患者带病生存,1例失访,余4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EGISTs好发于中老年,具有胃肠间质瘤(GISTs类似的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恶性潜能高,预后差;瘤体直径>5 cm、核分裂数>2个/50HPF、瘤细胞密度高和坏死是诊断恶性的主要指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应给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lS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例E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肿瘤位于肠系膜8例,大网膜5例,后腹膜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3.1 cm.免疫组化CD117、CD34及a-SMA阳性率分别为100.0%、53.3%及33.3%,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本组均经手术治疗,9例完整切除,5例姑息切除,1例仅行活检术;联合脏器切除6例.经随访20~128个月,5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肝转移,3例带瘤生存,其余7例均存活且无复发.结论 EGIST临床少见,生物学行为多变,预后和部位有关,位于大网膜者预后较好.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格列卫可能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胃肠间质瘤的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来源于胃肠道的一种特殊肿瘤.近年来随着对GIST分子病理的深入研究和靶向药物的应用,GIST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手术切除至今仍是GIST惟一根治性治疗手段.但复发率极高[1].而放射治疗很少应用于GIST的治疗,因为其临近器官对射线过于敏感,而肿瘤本身对射线抵抗,仅应用于减少盆腔等部位复发转移所致的疼痛或不适[1]. 相似文献
10.
11.
原发性肝癌(PLC,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PL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此,PLC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为了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PLC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和研究水平,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4):358-370
1前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第13位、第7位[1]。2013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美国)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列男性第10位,女性第9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2]。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2009年胰腺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7位和第6位。在我国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列男性第6位,女性第7位,并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China experts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vanced stage primary lung cancer (2016 vers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Yuankai Shi Yan Sun Jinming Yu Cuimin Ding Ziping Wang Changli Wang Dong Wang Cunde Wang Zheng Wang Mengzhao Wang Xiuyi Zhi You Lu Jifeng Feng Yunpeng Liu Xiaoqing Liu Wei Liu Gang Wu Xiaomei Li Kai Li Enxiao Li Wei Li Gongyan Chen Zhengtang Chen Ping Yu Ning Wu Milu Wu Wenhua Xiao Li Zhang Yiping Zhang Shucai Zhang Shujun Yang Xia Song Dongmei Lin Rongcheng Luo Li Shan Caicun Zhou Zongmei Zhou Qiong Zhao Chengping Hu Yi Hu Qisen Guo Jianhua Chang Cheng Huang Xuan Zeng Baohui Han Xiaohong Han Bo Jia Ying Han Yu Huang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7,13(1):87-103
15.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20,46(6):955-966
The liver is the most common anatomical site for hematogenous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Therefor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ele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However, there is rare available clinical consensus or guideline only focusing o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fter six rounds of discussion by 195 clinical experts of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Expert Group o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SINCE) from 29 countries or regions, the Shanghai Consensus has been finally completed,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and expert experience. The consensus emphasized the principle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provided detailed diagnosis approaches, and guided precise local and systemic treatments. This Shanghai Consensus might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ll over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一类异质性较高的恶性肿瘤,诊疗有争议、预后不确定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肺癌的管理呈现个性化、精准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融合了最佳证据、专家经验和个人意愿,减少专科医生的选择偏倚,强调对患者诊疗决策的改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优化医疗资源使用,提升诊疗的合理性,拓展科研思路,最终使医患双方在多方面获益。为规范中国肺癌MDT诊疗的开展,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于2020年共同制定了《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本文将从MDT的准备、实施、后期、实战应用4个方面对该共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新的、更接近真实病理生理学状态的人类癌症模型开辟了新途径。源自患者的肿瘤类器官保留了原始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遗传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表型,不仅可作为识别和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优良模型,也可通过肿瘤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反馈患者的临床反应,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与传统的组织样本库相比,活体类器官生物库的建立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更高水平的技术标准。随着类器官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类器官已广泛覆盖多种实体瘤,类器官技术亦在2017年被评为生命科学领域年度技术,但国内对肿瘤类器官构建、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尚无质量控制标准,同时亦缺乏肿瘤类器官用于精准治疗的专家共识。因此,根据全球范围内多个团队基于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已发表的研究数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针对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制订了《肿瘤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希望通过本共识,提高中国临床工作者及医学研究者对于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认识,规范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指导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国内肿瘤精准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应用。本共识将根据未来开展的基于类器官的各项研究成果定期更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