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雌激素受体(ER)对乳腺癌应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268例晚期乳腺癌应用紫杉类药物化疗,其中单药紫杉醇71例,单药泰索帝32例,紫杉醇联合组110例,泰索帝联合组55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患者的ER和HER-2生物学指标在蛋白水平进行检测。268例中,行HER-2检测201例,行ER检测242例,行HER-2和ER两项检测者200例。结果 HER-2过表达有效率为56.7%,低表达有效率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R阳性有效率为33.3%,ER阴性患者有效率为4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HER-2过表达同时ER阴性患者的有效率高达67.6%,其他组各组均在35%左右,HER-2过表达同时ER阴性与其他3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过表达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7)。而ER受体以及KPS评分、葸环类药物、转移部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R-2过表达和(或)ER阴性,尤其HER-2过表达对紫杉类药物的疗效可能有预测作用,HER-2过表达可能是乳腺癌紫杉类化疗效果好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及与分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70例患者入组,经紫杉醇单药或含紫杉醇联合方案化疗,至少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及与分子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ER阳性有效率为33.3%,ER阴性为4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8);当HER-2过表达定义为≥++时,有效率为55.7%,低表达者和阴性患者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4)。而PR、p53、MDR-1、BCL-2的阳性、阴性表达组间没有明显差别。对ER及HER-2的共表达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ER阴性同时HER-2过表达患者的有效率高达65.7%,其他各组均在35%左右,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1);而其他三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R阴性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ER阳性患者,HER-2过表达的患者紫杉类药物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组织中HSP27和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protein,HSP27)、bcl-2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SP27、bcl-2和p53在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HSP2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44%(50/72),bcl-2为54·17%(39/72),p53为59·72%(43/72)。HSP27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为84·85%,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28·57%,χ2=29·614,P=0·000。bcl-2和p53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也高于低分化腺癌组,χ2=5·771,P=0·016;χ2=4·714,P=0·030。HSP27和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80,P=0·001。COX回归分析提示,HSP27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HSP27和bcl-2及p53与大肠癌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对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HSP2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生物标记物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和Ki67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4~6个周期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165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病灶ER、HER-2、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用术后病理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学反应级别为G4、G5则认为化疗有效。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法分析上述指标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165例患者中56.4%(93/165)新辅助化疗有效。ER阳性者有效率为43.5%(20/46),ER阴性者有效为61.3%(73/11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4);HER-2过表达者有效率为72.0%(36/50),低表达者为49.6%(57/1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1);P53阳性者有效率为66.7%(30/45),阴性者为53.4%(47/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Ki67过表达者化疗有效率为62.4%(68/109),低表达者为44.0%(2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3)。结论 ER阴性、HER-2及Ki67过表达者对紫杉联合蒽环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更敏感,ER、HER-2及Ki67表达情况对新辅助化疗疗效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cl-6 、p53、c-myc基因异常的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方法检测59例DLBCL患者活体石蜡组织bcl-6、p53蛋白、c-myc基因异常的情况,同时以CHOP及R-CHOP方案化疗,评价疗效.观察bcl-6、p53蛋白、c-myc基因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9例DLBCL中,p53丢失18例(30.5%),bcl-6重排11例(18.6%),c-myc重排5例(8.5%).p53丢失阳性组化疗有效率(33.3%)明显低于阴性组(76.5%)(x2=9.560,P=0.002). bcl-6基因重排阳性组的预后差于基因重排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生存(OS),P=0.107;无进展生存时间(PFS),P=0.094]; p53基因丢失阳性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组(OS,P=0.031;IPFS,P=0.028);c-myc重排阳性组的预后差于基因重排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P=0.163;PFS,P=0.167).其中CHOP化疗组患者,p53基因丢失、c-myc重排阳性组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R-CHOP化疗组,bcl-6基因重排阳性组具有较差的预后意义(OS,P=0.003;PFS,P=0.007).结论 bcl-6 、p53、c-myc基因异常与 DLBCL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DLBCL的预后因素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53基因及Ki-67抗原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基因及Ki-67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p53在激素受体阳性组(175例)、HER-2受体阳性组(60例)、三阴性乳腺癌组(40例)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9.7%,55.0%和75.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4,P〈0.05),以三阴性组表达最高。Ki-67在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受体阳性组、三阴性乳腺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4.3%,95.0%和95.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5,P〈0.05),以三阴性组和HER2阳性组表达最高。p53基因和Ki-67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中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P〈0.05;χ^2=12.664,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中联合检测p53基因及Ki-67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更有助于指导其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乳腺癌组织p53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2000-04-2013-11乳腺癌组织p53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按照一定的入排标准将研究方法相似的文献归类整理,原始数据汇总后进行Meta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22篇相关临床研究,p53表达阳性762例,其中有效478例;p53表达阴性1 094例,其中有效7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p5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9,95%CI:0.44~1.09,P=0.11。亚组分析显示,在蒽环类基础化疗(OR=0.65,95%CI:0.24~1.76,P=0.40)和紫杉类联合化疗(OR=0.70,95%CI:0.40~1.25,P=0.23)中,p53表达的阳性与阴性组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统一免疫组化阳性标准p53≥10%,则发现p53表达的阳性与阴性组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9,95%CI:0.29~0.82,P=0.006。结论 p53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敏感性的指标,只有统一免疫组化阳性标准p53≥10%后,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才可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COX-2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间关系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联系。结果:乳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60·4%(29/48)。COX-2高表达与肿块>2cm、淋巴结转移阳性、ER阴性、PR阴性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无明显关系。在p53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82·6%(19/23),而p5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只有40·0%(10/2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COX-2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达且与p53密切相关,提示乳腺癌中COX-2与p53存在互相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是否存在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突变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突变型p53阳性率44.62%(116/260),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52.59%)低于阴性患者(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39。抑癌基因PTEN的阳性率为69.23%,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65.00%)高于PTEN阴性患者(4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197。抑癌基因PTEN与突变型p53共同阳性69例,共同阴性33例,两者之间呈负相关,χ^2=25.924,P=0.0000。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和PTEN基因的失活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预后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Rβ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09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11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ERβ和PTEN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ERβ和PTEN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方法,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 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2.7%(69/110),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9.1%(65/110)。ERβ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6,P=0.003)。ERβ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1.766,P=0.003;χ2=9.919,P=0.007)。PTEN的表达也与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014,P=0.011;χ2=12.201,P=0.002)。患者随访时间为8~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Rβ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具有更好的5年DFS(χ2=7.707,P=0.005)。PTEN的表达也与较好的5年DFS有关(χ2=7.057,P=0.008)。笔者将ERβ和PTEN组合起来分为ERβ阳性PTEN阴性组(48例)、ERβ阴性PTEN阳性组(17例)、ERβ阳性PTEN阳性组(21例)以及ERβ阴性PTEN阴性组(24例)4个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0,P0.001),ERβ阴性PTEN阴性组患者5年DFS显著低于ERβ阴性PTEN阳性组、ERβ阳性PTEN阴性组、ERβ阳性PTEN阳性3个组(χ2=4.162,P=0.041;χ2=4.835,P=0.028;χ2=12.640,P0.001)。结论 ERβ和PTEN表达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两者联合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常规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在4种预后因素(年龄、疗前KPS评分、有无远处转移及是否单发转移灶)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配对选择两组病例,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组80例,常规放疗组采用全脑照射30~40Gy/3~4周;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放疗组中,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单次照射27例,分次照射13例,单次靶区平均处方剂量为13.4Gy,分次照射方法为5~10Gy/次,每周2次,总量达15~30Gy。结果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放疗组与单纯常规放疗组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50%,20%;1年局控率分别为73%,15%;治疗后KPS评分好转的比例分别为88%,56%;疗后1~3个月头部CT、MRI示,影像学上有效率分别为80%,50%,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明显差异(P<0.01)。在死因分析中,发现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放疗组死于头部的比例为22%比单纯放疗组49%的低(P<0.05)。而两组病例的放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论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常规放疗结合治疗脑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起源、病理、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6例原发性喉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为单纯小细胞癌,1例合并鳞癌。患者中位年龄53岁,男:女灵2:1。主要症状为声间嘶哑、多发生于声门上区。治疗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5例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采用^60Co,6,8MVX射线,常规照射,总剂量40~70Gy,4~7周。5例术后化疗采用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食管癌肉瘤的临床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9例食管癌肉瘤行钡餐检查。结果:本病好发于食管中段,以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并伴有分叶、局部食管扩张为特征,它可以带蒂,一般不引起梗阻。结论:本病临床症状出现晚,病史较长,结合钡餐检查的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应考虑食管癌肉瘤,本病均需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ACOP/BACODP交替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本组患者均应用BACOP/BACODP交替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后残留病灶行局部放疗。结果完全缓解率为69.6%,总有效率为91.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65.6%和62.7%。初治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3.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6%、68.6%和66.90%;复治患者完全缓解率为45.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5%、47.9%和38.3%。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BACOP/BACODP交替联合化疗方案有助于减少耐药细胞株产生,从而提高完全缓解率和远期生存率,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Zhou Z  Wan D  Shi M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97-299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共同规律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以利早期诊断与提高疗效。方法对7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进行分析,生存率计算用寿命表法,生存分析用COX模型。结果13例做X线胃肠钡餐检查,诊断准确率达84.6%。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8.7%和48.1%,姑息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9%、33.8%和24.1%。用COX模型对各临床因素进行预后分析,选入模型的因素有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和手术方式。结论X线胃肠钡餐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影响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有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和手术方式,而化学治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及纤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ai J  Wu H  Li J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6):504-506,I015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及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纤维卵泡膜瘤和2例纤维瘤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14例肿瘤中,发生在绝经后10例,伴有腹水7例。实性10例,囊性及囊实性各2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9例,分叶或不规则形5例。所有肿瘤边缘均清楚。CT表现:实性肿瘤和囊实性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其囊壁平扫时与子宫肌对比呈等密度,增强后无强化或有轻度强化,密度明显低于子宫肌;密度欠均匀者瘤内见浅淡的斑片状、索条状低密度区;囊性或囊实性肿瘤的囊、实部分界限清晰,可见壁结节。结论 CT是诊断纤维卵泡膜瘤及纤维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地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以来收治的18例DFSP患者,所有病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手术+放射治疗15例,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多数在50~60Gy,其中1例37.5Gy后拒绝继续放射治疗,1例因肿瘤残存,照射70Gy。单纯放射治疗2例,剂量分别为52Gy和50Gy。单纯手术1例。结果 9例既往发生过31次复发,7/9的第1次复发发生在6个人,本次治疗后,随访0.5~5.0年,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无瘤生存16例,失败2例,其中1例单纯放射治疗52Gy者,21个月死于局部未控,1例单纯手术者,4个月后局部复发,手术+放射治疗的15例全部达到局部控制。结论 手术切除后放射治疗能有效降低DFSP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肉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i J  Li J  Liu Y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137-139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肉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影像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性肾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CT检查6例,超声检查6例,MRI检查1例。结果肿瘤发生在肾实质6例,肾盂1例。肿瘤形态为不规则块状5例,球形2例。边缘模糊6例,与肾实质分界不锐利。CT显示4/6例肾实质病变密度不均匀,内有坏死区,其中2例增强扫描有中或高度强化,2例平扫密度均匀。声像图中4/6例呈中等不均质混合回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脂肪肉瘤呈低回声且均匀。MRIT1WI相肿瘤为近等信号团块;T2WI相肿瘤为中等不均质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有强化,且低于肾实质,内信号更加不均匀。纤维肉瘤伴有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内大瘤栓。结论肾脏原发性肉瘤具有典型的恶性肿瘤影像表现,而无组织学特异征象,与肾癌无法区别。CT增强扫描及MRI检查有助于显示肿瘤部位、范围、密度/信号改变,有益于术前诊断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的肺支气管黏膜组织12例石蜡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HIT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缺失率为76·1%,明显高于正常的肺支气管黏膜组织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48,P=0·000。FHIT基因的表达缺失率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χ2=4·271,P=0·039)、淋巴结转移(χ2=9·176,P=0·002)及吸烟史(χ2=12·026,P=0·001)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χ2=1·155,P=0·283)、性别(χ2=0·450,P=0·503)、肿瘤大体类型(χ2=2·974,P=0·085)及病理类型(χ2=0·726,P=0·394)无关。结论:FHIT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是NSCLC发生的一种生物学标志,检测FHIT基因的表达缺失对判断NSCLC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趋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肺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u N  Lü N  Chen Y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34-436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影像学表现是否具有特殊性;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与X线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腺鳞癌者51例,52个病灶。全部病例均有正侧位胸片,CT23例,MRI6例。按照镜下腺癌成分含量分为<40%、40%~60%、>60%三组。结果(1)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中央型3例;周围型48例,占94.1%。肿瘤直径2~15cm,平均5.7cm。均呈分叶状、边缘光整19例,占39.6%;边缘不光整但无明显毛刺18例(19个病灶),占37.5%;有毛刺14例,占29.2%;偏心空洞8例,占15.7%;胸膜皱缩12例,占25.0%。(2)瘤内成分含量与X线表现的关系:部位、边缘、密度、胸膜皱缩在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组结果表明,肺腺鳞癌以周围型多见,肿瘤无特异性X线表现;腺癌成分含量与X线表现和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