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证据显示,与临床常规降脂比较,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施行强化降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可进一步获益。 目的:比较2种降脂治疗策略对既往有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病史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影响。 设计、地点及研究对象:IDEAL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盲法终点评价试验。试验于1999年3月至2005年3月在北欧190个心脏病急救单位和专家诊所进行,中位随访时间为4.8年。试验人选8888例有急性MI病史的患者,年龄≤80岁。 干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d;n=4439)或常规剂量辛伐他汀(20mg/d;n=4449)治疗。 主要终点:主要冠脉事件的发生定义为冠脉死亡、证实有非致命性急性MI或心脏骤停复苏。结果:治疗期间,辛伐他汀组平均LDL—C水平为104mg/dL(SE,0.3),阿托伐他汀组为81mg/dL(SE,0.3)。辛伐他汀组有463例(10.4%)患者发生了主要冠脉事件,阿托伐他汀组为411例(9.3%)(风险比[hazardratio,HR],0.89;95%CI,0.78—1.01;P=0.07)。两组发生非致命性MI者分别为321例(7.2%)和267例(6.0%)(HR,0.83;95%CI,0.71—0.98;P=0.02)。但是另外两个一级终点组分的发生率两组末见显著差异。两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者分别为608例和533例(HR,0.87;95%CI,0.77—0.98;P=0.02)。辛伐他汀组发生任何一种冠脉事件的患者有1059例,阿托伐他汀组898例(HR,0.84;95%CI,0.76—0.91;P〈0.001)。两组发生非心血管死亡者分别为156例(3.5%)和143例(3.2%)(HR,0.92;95%CI,0.73—1.15;P=0.47)。各种原因所致死亡:辛伐他汀组374例(8.4%),阿托伐他汀组366例(8.2%)(HR,0.98;95%CI,0.85—1.13;P=0.81)。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凶非严重性不良事件而停药的比例较高;因转氨酶升高分别导致43例(1.0%)和5例(0.1%)患者停药(P(0.001)。两组罕见严重肌病及横纹肌溶解。 结论:研究表明,在既往有MI的患者,强化降低LDL—C并不能显著降低主要冠脉事件的一级终点,但是能降低其他复合二级终点及非致命性急性MI的危险。心血管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没有差异。强化降低LDL—C可使MI患者获益,而且不增加非心血管死亡率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他汀治疗的时机和强度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临床结局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缺乏相关评估资料。目的:在ACS患者中比较早期强化他汀治疗与迟发低强度他汀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设计、地点和参试者:国际化随机双盲试验。于1999年12月29日~2003年1月6日参与A to Z试验Z阶段研究的ACS患者中,2265例接受辛伐他汀40mg/d,1个月后剂量增至80mg/d;另2232例接受安慰剂,4个月后服用辛伐他汀20mg/d。二者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一级研究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ACS再入院以及卒中。随访6~24个月。结果:安慰剂 辛伐他汀组患者服用安慰剂1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胆固醇中值水平为122mg/dL(3.16mmol/L),服用辛伐他汀20mg/d8个月后LDL胆固醇中值水平为77mg/dL(1.99mmol/L)。单用辛伐他汀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40mg/d1个月后LDL胆固醇平均水平为68mg/dL(1.76mmol/L),服用辛伐他汀80mg/d8个月后LDL胆固醇平均水平为63mg/dL(1.63mmol/L)。安慰剂 辛伐他汀组共有343例患者(占16.7%)出现一级终点事件,而单用辛伐他汀组(40mg/80mg)有309例患者(占14.4%)出现一级终点事件(风险比[HR],0.89;95%可信区间[CI],0.76~1.04;P=0.14)。两组中分别有109例(占5.4%)和83例(占4.1%)患者出现心血管死亡(HR,0.75;95% CI 0.57~1.00;P=0.05)。其他各一级终点事件无差异。前4个月,两组一级终点事件无显著差异(HR,1.01;95%CI,0.83~1.25;P=0.89),从第4个月起至研究结束,单用辛伐他汀组一级终点事件明显减少(HR,0.75;95%CI,0.60~0.95;P=0.02)。9例(占0.4%)接受辛伐他汀80mg/d治疗的患者发生肌病(肌酸激酶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同时伴有肌肉症状),服用低剂量辛伐他汀的患者未出现肌病,1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发生肌病(P=0.02)。结论:尽管试验未能达到预定终点,但是早期启用辛伐他汀强化治疗有助于减少ACS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患者经过4周饮食控制期后符合:(1)LDL-C〉3.64mmol/L(140mg/dL);(2)TC〉5.72mmol/L(220mg/dL)且LDL-C〉2.59mmol/L(100mg/dL);(3TC〉5.72mmol/L(220mg/dL)且HDL-C〈1.04mmol/L(40mg/dL)并同时满足TG〈4.52mmol/L(400mg/dL)者随机接受瑞舒伐他汀5mg/d或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8周.结果 160例患者进入研究阶段,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80例.瑞舒伐他汀组经过8周治疗血浆LDL-C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为40%,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组35%(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LDL-C降低幅度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相对高约15%.瑞舒伐他汀组LDL-C达标率(ATPⅢ)比阿托伐他汀组(85%&70%)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幅度也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6%&1.5%),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舒伐他汀在降低TG(18.7%)和TC(33%)的幅度同阿托伐他汀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8%和30.3%).所有患者对两种药物均能很好地耐受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研究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全面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整体血脂水平,并与阿托伐他汀相比较可以产生更大程度的LDL-C下降,且二者安全性相同.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筱燕 《广西医学》2009,31(2):187-18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泵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以9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泵衰竭组(41例)与对照组(57例无泵衰竭)的病史、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病死率等特点。结果泵衰竭组有陈旧心肌梗死(OMI)病史、前壁或多部位AMI、收缩压(SBP)低、脉压(PBP)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50%、酸肌酶(CK)峰值高,心率(HR)〉80次/min、WBC〉10×10^9/L、房颤、肺部感染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肺部感染(OR=7.661,95%CI:2.228—26.336)、LVEF〈50%(OR=4.902,95%CI:1.484—16.194)、前壁或多部位AMI(OR=4.417,95%CI:0.803~24.309)、HR〉80次/min(OR=4.098,95%CI:1.259-13.335)、WBC〉10×10^9/L(OR3.651,95%CI1.169-11.403)是AMI并发泵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发生泵衰竭与多种因素有关,AMI患者合并肺部感染、LVEF〈50%、前壁或多部位AMI、HR〉80次/min,WBC〉10×10^9/L是并发泵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Li XP  Duan J  Zhao SP  Tan MY  Xu ZM  Zhang D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399-2403
目的 观察烟酸缓释片单用和与阿托伐他汀合用对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血清总胆固醇(TC)≥3.5mmoL/L的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患者分为3组:(1)烟酸缓释片组(n=38),给予烟酸缓释片500mg/d,4周后加量至1000mg/d;(2)阿托伐他汀组(n=38),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3)联合治疗组(n=34),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烟酸缓释片500mg/d,4周后烟酸缓释片加量至1000mg/d。3组患者均干预8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和8周后测定血脂水平并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1)烟酸缓释片组干预8周后,甘油三酯(TG)降低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6%(均P〈0.05);阿托伐他汀组干预8周后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分别降低19%、26%和17%(均P〈0.05);联合治疗组干预8周后TC、LDL-C和TG分别降低28%、38%和39%,HDL-C升高23%(均P〈0.05),其TC和LDL-C的降低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均P〈0.05)。(2)联合治疗组的LDL-C达标率为73.5%,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均P〈0.05)。(3)烟酸缓释片组的不良反应以潮红(15.8%)和消化道症状(23.7%)较常见,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各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烟酸缓释片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尤以降低TG和升高HDL-C效果明显。烟酸缓释片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有助于血脂谱的全面改善,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刘怀昌  严俊儒  徐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205-2207,2209
目的 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20mg/d与氟伐他汀80mg/d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氟伐他汀80mg/d。治疗前、治疗后2、4和8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 A,B两组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TG(P〈0.01),A组作用强于B组(P〈0.05);同样A,B两组均能升高HDL-C,终点时比较A组仍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20mg/d与氟伐他汀8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和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阿托伐他汀20mg/d作用明显优于氟伐他汀80mg/d,两者均有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烟酸缓释片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mg/d,n=50)、联合治疗组(烟酸缓释片500mg/d+阿托伐他汀10mg/d,n=50),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联合治疗组中血脂水平的变化幅度更大,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②联合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烟酸缓释片(500mg/d)与阿托伐他汀(10mg/d)联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7例ACS患者随机为两组:54例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20mg组);53例例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10mg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住院期和出院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20mg组和10mg组调脂幅度分别为: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34.3%与24.7%,甘油三脂(TG)降低30.9%与23.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32.4%与25.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9.7%与5.4%,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总达标率55.6%与41.9%,TC达标率64.7%与49.6%,LDL—C达标率66.1%与48.1%,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调脂幅度分别为:TC降低37.9%与30.6%,TG降低38.5%与25.1%,LDL—C降低49.1%与29.9%,HDL—C升高16.8%与10.7%,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总达标率62.1%与44.1%,TC达标率72.5%与52.2%,LDL—C达标率71.2%与51.1%,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20mg组住院期复发性心绞痛(AP)、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10mg组(P〈0.05);出院后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心律失常发生率20mg组明显低于10mg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能有效调降脂、提高达标率,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进展性卒中患者强化他汀降脂与传统降脂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7月期间于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拟诊断为“进展性卒中”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予以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d的强化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氟伐他汀钠缓释片40mg/d的传统降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和NIHSS卒中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进展性卒中患者予以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常规他汀相比,强化他汀降脂效果更明显,且NIHSS评分降低程度更大,P〈0.05,差异存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予以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d的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他汀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结果是否有益仍不清楚。 目的:评估开始他汀治疗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死亡或住院危险的关系。 设计、地点和患者:于确诊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进行的趋势校正队列研究。患者适合降脂治疗,但从1996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北加利福尼亚一家综合性保健救助系统治疗前未予他汀治疗。他汀的使用于药房数据库通过填写的门诊处方确定。 主要观测指标:在中位数2.4年的随访期间,心力衰竭患者之全因死亡和住院。在多变量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我们检查了他汀治疗与总不良事件以及与有或无冠心病亚组不良事件的独立关系。 结果:在24598例以前未使用他汀的心力衰竭成年患者中,开始他汀治疗(n=12648;51.4%)的患者较为年轻,更可能为男性,更可能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有8235例患者死亡。使用意向治疗方法,他汀的使用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死亡(使用他汀治疗组与未使用他汀治疗组年龄、性别校正后死亡率为14.5/100病人-年比25.3/100病人-年;校正后风险比,0.76[95%可信区间,0.72~0.80])和住院(年龄、性别校正后发生率为21.9/100病人-年比31.1/100病人-年;校正风险比,0.79[95%可信区间,0.74~0.85])的危险较低相关,即使在校正他汀使用趋势、胆固醇水平、其他心血管药物或潜在混淆因素后结果亦如此。他汀的使用与有或无已知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结局之校正后风险较低相关。 结论:在已确诊心力衰竭且以前未用他汀的患者中,他汀的使用与有或无冠心病患者发生死亡或住院危险较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老老年不稳定心绞痛( UA)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8例80岁以上UA患者随机分到他汀组瑞舒伐他汀5~10mg/d,n=39)与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5~10mg/d和普罗布考500mg/d,n=39)。治疗前、1周、4周、2个月及半年后分别测血清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并应用高频超声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 FMD )和由硝酸甘油诱导的内皮非依赖血管舒张功能( NMD)。结果: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较他汀组更明显(P<O.05)。治疗1周后,两组FMD及NM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内皮功能持续改善,半年后联合治疗组FMD明显高于他汀组(7.01%±0.736%%vs 5.10%±0.91%P<0.0.05);两组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均无明显异常,空腹血糖无改变。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老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联合治疗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明显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影响情况。方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100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1次/d,对照组给予氟伐他汀胶囊20mg/d,1次/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4周后的血脂水平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高脂血症降脂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组(阿托伐他汀10mg/d)44例,对照组(辛伐他汀20mg/d)33例,进行随机(4:3)单盲平行对照试验,观察两组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阿托伐他汀组TC,LDLC,TG和(TC-HDL-C)/HDL-C分别下降了21%,31%,33%和21%(P<0.01),HDL-C虽有升高5%,但是无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降TC、LDL-C和TG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和少见。结论: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C,LDLC,TG和(TC-HDL-C)/HDL-C,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对原发性肝癌复发和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与TACE术联合应用对减少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的复发转移和延长生存期的效果。方法对80例行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0例,治疗组在TACE术的基础上加口服TLD由100mg/d递增至200mg/d或300mg/d,至少连续服用1个月,最长口服8个月。对照组不用TLD。每次介入术前或结束疗程后第1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复查CT/MRI,对病灶复发转移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作生存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复发或转移时间分别为148d(95%可信区间82—260d)和81d(95%可信区间30—18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95%可信区间11—26月)和12个月(95%可信区间10-16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治疗组:92.5%(37/40)、77.5%(31/40)、55.0%(22/40)、40.0%(16/40);对照组:80.0%(32/40)、50.0%(20/40)、40.0%(16/40)、22.5%(9/40)。采用χ^2检验结果,P值分别为:0.105、0.01、0.01、0.007。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能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复发转移发生时间,并能适当延长中住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CD40L、MMP-9、CR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1组(阿托伐他汀10mg/d,n=21)、他汀治疗2组(阿托伐他汀20mg/d,n=23);于发病48h内和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40(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1、C-反应蛋白fCRP)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n=35)与之对照。结果:①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D40L、MMP-9、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②急性心肌梗死2组治疗前血浆CD40L、MMP-9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治疗1组治疗后CD40L、MMP-9和CRP水平分别降低31%、42%、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治疗2组治疗后CD40L、MMP-9和CRP水平分别降低52%、68%、6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及炎症加速过程。早期应用大剂量他汀药物,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降解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定远 《四川医学》2009,30(5):696-698
目的 探讨急性腹泻患儿血锌变化,并观察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186例急性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患儿进行血锌检测,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将18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对照组9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微生态治疗等),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剂量〈6个月,口服70mg/d(相当于元素锌10mg/d),〉6个月,口服140me/a(相当于元素锌20mg/d),分3次口服.14.14d为1疗程。结果急性腹泻患儿血锌值为(86.95±16.29)mg/L,正常对照患儿血锌值为(106.48±10.98)mg/L,两组比较:t=8.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效70例(73.7%),有效19例(20%),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有显效55例(60.4%),有效18例(19.8%),总有效率80.2%,两组比较:x^2=7.49,P〈0.01。结论急性腹泻患儿存在锌的缺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锌有助于急性腹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符翠莉  江萍  莫志江 《广西医学》2009,31(8):1155-1156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d;对照组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12mg/d,疗程均为28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3.7%,低于对照组18.5%(P〈0.05)。结论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予辛伐他汀4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FMD由治疗前的(5.65%±3.81%)上升至(8.36%±4.51%),p〈0.05,阿托伐他汀组FMD由治疗前的(5.81%±3.64%)上升至(8.77%±4.60%),p〈0.05,均显著改善。结论短期的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干预能直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不依赖于血脂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92例本院患者,经8周氟伐他汀40mg/d洗脱期后,随机分为A组(氟伐他汀40mg/d,n=48)及B组(氟伐他汀80mg/d,n=44),共治疗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经氟伐他汀治疗48周后,A、B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分别由干预前的(0.20±0.18)cm^2,(0.20±0.19)cm^2。显著缩小为(0.12±0.15)cm^2,(0.114-0.12)cm^2(均P〈0.05);B组较A组能进一步缩小斑块面积,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TC(3.82±O.89)mmol/L、LDL—C(2.27±0.66)mmol/L浓度较治疗前的(4.25±1.03)mmoL/L,(2.68±0.71)mmol/L有显著性下降(均P〈0.05);B组血TC(2.57±0.89)mmol/L、LDL—C(1.28±0.5)mmol/L的浓度均较治疗前的[(4.24±1.11)mmol/L,(2.63±0.88)mmoL/L]有显著性下降(均P〈0.05)。结论:氟伐他汀有消退老年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在缩小斑块面积方面较小剂量组更具优越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行积极的血脂干预,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福辛普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防治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将85例NYHA心力功能Ⅲ、Ⅳ级重症HF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福辛普利20mg/d组43例;福辛普利10mg/d组42例,治疗1年,观察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福辛普利治疗重症HF3、12个月,2组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也能降低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自原(FG)、C-反应蛋白(GRP)、且20mg/d组对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10mg/d组,(P〈0.05),同时20mg/d组治疗3,12个月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UP),心律失常事件比10mg/d组明显减少(P〈0.05),而2组治疗后,3,12个月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无组间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用福辛普利20mg/d治疗重症HF,预防心脏性事件较合适,需否用40mg1次/d,仍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