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中,Kodama改良根治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2-2007年间65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分别行Halsted根治术(HRM组)和Kodama改良根治术(KMRM组),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清扫腋窝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上肢水肿差异有显著性,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Kodama改良根治术远期治疗效果等同于Halsted根治术,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与序贯化疗联合放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术后辅助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0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行同期放化疗,对照组59例序贯化疗联合放疗。两组患者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以及分期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1、2、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在3年之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生存期与无瘤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1年无瘤生存率、2年生存率与3年无瘤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3年生存率与2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降低晚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复发与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方面,同期放化疗比序贯放化疗更有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不受病理类型与患者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与阴性,是否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行辅助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者的5a无病生存率和5a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的因素。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在肿瘤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与阴性,是否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行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a总生存率在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与阴性,术后是否行内分泌治疗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HR=1.231,95%CI:1.109~1.463,P=0.012)、ER阳性(HR=2.325,95%CI:1.023~3.098,P=0.027)、PR阳性(HR=3.983,95%CI:2.065~4.639,P=0.015)、行手术治疗(HR=0.603,95%CI:0.401~0.890,P=0.047)、术后内分泌治疗(HR=0.780,95%CI:0.753~0.808,P=0.035)为影响5a无病生存率的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HR=1.174,95%CI:1.008~1.643,P=0.008)、ER阳性(HR=1.267,95%CI:1.023~2.498,P=0.036)、PR阳性(HR=2.048,95%CI:1.450~3.906,P=0.029)、术后内分泌治疗(HR=0.451,95%CI:0.294~0.803,P=0.027)为影响5a总生存率的因素。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ER阳性、PR阳性、行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与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5a总生存率有关;手术、内分泌治疗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可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在Ⅲ期食管癌序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根治性化疗组(对照组,n=42),新辅助化疗序贯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同步放疗,观察组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开始放疗.比较两组肿瘤控制情况、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①观察近期总缓解率、随访1~3年肿瘤控制率、随访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Ⅰ~Ⅳ级胃肠道反应,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随访1年、2年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相近,但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方案治疗安全性高,同时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紫杉醇及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对浸润性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CAF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CTX方案+紫杉醇及蒽环类药物。对所有患者的化疗方案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记录,主要为腋窝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状态以及HER-2表达状态。结果在HER-2阳性的患者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为95.00%(38/40),对照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为65.79%(2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是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是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及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浸润性乳腺癌HER-2阳性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空芯针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7例),EF组(10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及不同激素受体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多西他赛组优于CE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孕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孕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阳性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逆向腋淋巴显影技术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7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注射液行逆向腋淋巴显影技术检查,通过病理分析确诊有无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逆向腋淋巴显影技术识别淋巴结或淋巴管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70例乳腺癌患者检出淋巴结或淋巴管61例(87.14%),检出淋巴结38个,平均淋巴结数量为1.5个,且大多数位于A区。逆向腋淋巴显影技术淋巴结或淋巴管未识别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放疗的比例显著高于淋巴结或淋巴管识别患者(P<0.05),T分期、N分期显著高于淋巴结或淋巴管识别患者(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状态与淋巴结或淋巴管识别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和N分期是引起逆向腋淋巴显影技术未识别淋巴结或淋巴管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新辅助化疗和N分期是引起未识别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逆向腋淋巴显影技术可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提供参考,但对接受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10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雌激素受体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共193例。根据放疗及术后内分泌治疗的顺序分为序贯组(n=69)和同步组(n=124),讨论2种辅助治疗的顺序对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序贯组及同步组在放疗所致的肺纤维化及皮肤纤维化等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P=0.67),2组的无进展生存率(P=0.603)及总生存率(P=0.163)无显著差异。结论:由于2种辅助治疗序贯或同步的疗效及副反应相同,提倡局部治疗的同时不应放弃全身治疗,建议放疗同步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在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F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以及Her-2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MI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5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F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无关(P>0.05)。结论 MIF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与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s)转移的影响因素及IPNs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1 437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IPNs进行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IPNs的检出率与转移情况,并分析IPNs阳性率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以及分子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PNs的检出率、转移率以及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IPNs转移率分别为13.64%、4.11%与9.62%。患者TNM分期越晚,IPNs转移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IPNs转移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是IPNs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对IPNs阳性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对于TNM分期较晚、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的患者,需要进行常规IPNs清扫,以减少复发与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疏肝健脾方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机制。方法 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疏肝健脾方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TF方案化疗2个周期,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口服疏肝健脾方制剂,化疗结束后行手术,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比较两组标本腋窝淋巴转移和VEGF-C表达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有淋巴结转移5例,无淋巴结转移25例,对照组有淋巴结转移9例,无淋巴结转移11例,组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化疗前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28/30)、100.0%(20/2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17/30)、85.0%(1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化疗前后VEGF-C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可能通过干预VEGF-C的表达,影响淋巴管的生成来抑制乳腺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394-39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加用曲妥珠单抗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对224例HER2阳性可手术乳腺癌病例,主要有两组:术前仅蒽环类化疗组(对照组),共120例;术前蒽环类化疗加用曲妥珠单抗组。两组化疗结束后再予手术。结果两组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术前加用曲妥珠单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术前仅蒽环类化疗组。结论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时加用曲妥珠单抗可以提高术前化疗的疗效,尤其能延长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脂质体在Ⅱ、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82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Ⅱ期、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多柔比星(40 mg/m^(2))联合环磷酰胺(600mg/m^(2))序贯多西他赛(85mg/m^(2))新辅助化疗,观察组采用多柔比星脂质体(40 mg/m^(2))联合环磷酰胺(600mg/m^(2))序贯多西他赛(85mg/m^(2))化疗,均治疗8个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统计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两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手术治疗率、病理完全缓解率、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Ⅰ~Ⅱ级心肌损害、Ⅰ~Ⅱ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3年无进展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确切,可降低Ⅰ~Ⅱ级心肌损害及Ⅰ~Ⅱ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对总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序贯组各20例。联合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序贯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Ki-67、P-gp、GST-π、P53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与联合组患者的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联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序贯化与联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效果相当,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无差异,但是序贯化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EC序贯紫杉醇/多西他赛/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和观察组(曲妥珠单抗+EC序贯紫杉醇/多西他赛/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肿瘤标志物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肌酸磷酸激酶、LVEF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略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每周紫杉醇(EC-wP)新辅助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205例单侧原发性HER2阴性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2)与对照组(n=103),观察组给予EC-wP治疗,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EC-T)方案治疗,两组新辅助化疗结果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术后进行2年随访,分析疾病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47%vs 63.11%,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肺功能损害、心功能损害、脱发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情况较对照组轻微(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39%(82/102)vs 77.67%(80/103),P>0.05]。Logisi...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94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接受4~8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各组疾病中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282例乳腺疾病及100例健康女性术前血清雌二醇、孕酮,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0例乳腺疾病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分析血清雌孕激素及受体与乳腺疾病的关系。结果血雌、孕激素含量在乳腺各组疾病中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年龄<40岁组中血雌二醇含量在乳腺增生症患者中较高,年龄≥40岁组雌二醇、孕酮激素含量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雌孕激素含量高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在乳腺癌患者中较明显,乳腺各组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较高组和同时其测定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及强阳性的患者标本观察,发现乳腺癌雌二醇水平及ER、PR阳性及强阳性例数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在乳腺癌患者中较显著,乳腺各组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较高组和同时其测定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及强阳性的患者发现乳腺癌明显高于其他组,在临床上指导早期发现及治疗乳腺癌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94例,根据年龄大小分为老年组(≥65岁)33例,中年组(<65岁)6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患者与中年组比较肿瘤分期晚、并发症发生率高,化疗比例小、化疗耐受性差及随访率低,且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比中年组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比中年组低,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在诊治过程中要注重早期诊治,定时督促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加强术后患者的随访,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同时随机选择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乳腺良性疾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GF-1水平在年龄≥45岁、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3%(50/70),血清IGF-1水平在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168.6±33.4) ng/mL vs (125.3±29.5) ng/mL,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增高,新辅助化疗可抑制乳腺癌患者IGF-1的生成,进而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