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最近一项在北京部分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已达近10%的水平,但患病知晓率却不足10%。这意味着9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一旦丧失宝贵的治疗时机,终将会发展至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心和肾是一对"难兄难弟"。肾脏病会使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146-149
目的探究品管圈(QCC)在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2014年8~12月中旬设为管理前,其2014年12月下旬至2015年6月设为管理后,通过成立品管圈分析患者需解决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打分后确定此次活动主题,最后制定改进措施。观察开展品管圈前后患者慢性肾脏病营养知识知识率与治疗依从性的变化情况。结果经品管圈管理后80例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为76.25%,治疗依从性为72.50%,与管理前比(33.75%、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活动干预达标率为100.35%,进步率为125.93%,均表示干预有效。管理后80例患者的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自我管理、营养认知评分较高,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管理后其小组圈员八项能力评分均大于4分以上,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有助于促使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与营养治疗依从性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倪宇  杨垒  杨亦彬 《贵州医药》2014,(5):454-456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ose ,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因其较高的患病率、伴发心血管疾病率和病死率,以及较低的CKD知晓率、防治率和危害性认知率而倍受医学界关注[1]。自2006年确立“世界肾脏病日”历经7年的大力宣传教育,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群对 CKD的认知已有较大的提高,为了解经济欠发达城镇人群对CKD的知晓率。为此,分别在遵义市三个县城随机调查280名常住居民对CKD的认知情况,旨在为本省CKD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对2016年2―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共纳入130名患者,涉及出院带药1 099个;临床药师教育所涉及的6项内容中,教育前后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用药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认知度,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也为建立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1046例患者择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根据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分为慢性肾脏病组(67例)与非慢性肾脏病组(979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治疗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组发病率为6.4%;两组患者年龄,左室射血分数,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及脑血管病史所占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
  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具有较高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IgA 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以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等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根据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 K/ DOQI 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育龄期女性 CKD 患病率达到3%[1]。CKD 并非妊娠禁忌证,但是妊娠高危人群。CKD1-2期妊娠患者,当血压控制良好、尿蛋白﹤1g/24h 时对肾功能无影响或影响很小,胎儿存活率﹥95%[2]。但 CKD3~5期患者妊娠极易引起原有 CKD 复发(特别是狼疮性肾炎患者)或加重,引起肾功能不可逆损害而增加 ESRD 风险,导致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先兆子痫甚至患者死亡;对于胎儿,则易导致生长迟缓、胎盘早剥、早产甚至胎儿死亡等不良结局[3]。目前认为,GFR ﹤40ml&#183;min -1&#183;1.73m -2或尿蛋白﹥1g/24h的女性患者应避免妊娠[4]。临床上,当患者出现原有 CKD 复发或加重以及出现可控并发症时,谨慎而合理用药对确保母亲胎儿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控制和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143例初次就诊的CKD患者的血压,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料。结果91.62%(131/143)的CKD患者伴高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初诊时仅有13.74%(18/131)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1mmHg=0.133kPa)以下。不伴高血压的CKD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值低于伴高血压患者(P=0.007),肾小球滤过率(GFR)则相反(P=0.001)。96.18%(126/131)的患者在初诊时已使用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总使用率为41.98%(55/131),仅13例接受多药联用方案。结论在CKD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标率低。初诊时,大多数患者的降压药治疗方案未遵循相关指南。  相似文献   

8.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它不仅能排出人体各种代谢产物、水分、电解质以及有害物质,还具有维持体内水分、电解质以及酸碱度平衡,调节人体的血压,促进人体红细胞生成,促进维生素D活化等作用。肾脏一旦出问题,必然导致代谢废物的潴留,同时潴留的废物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体各脏器,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淮阳县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县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3231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符合条件的3128名研究对象中,经过人口学校正后,白蛋白尿的检出率为7.6%,血尿的检出率为8.9%,肾功能下降的检出率为1.8%;该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5.1%,知晓率为10%。结论淮阳县普通人群CKD的患病率高,知晓率低;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白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非透析CKD患者102例按RHR值分为3组:RHR 1组33例(RHR<70次/分)、RHR 2组35例(RHR 70~79次/分)和RHR 3组34例(RHR≥80次/分),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3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结果 3组CKD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RHR的逐渐增高,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RHR与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非透析CKD患者的RHR增高与颈动脉病变相关,提示,RHR的增高是CKD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了解河源市农村地区居民慢性肾脏病的流行情况,为地区研究制定慢性肾脏病防治措施提供参照依据,有效降低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生率,提高地区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地区内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河源市农村地区5县1区部分行政村成年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4 200名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同时组织被调查者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指标检测,对于检测结果异常人员及时安排进行复查和后续治疗。结合研究过程及结果,调查河源市农村地区居民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河源市农村地区居民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9.36%,男性185人,女性208人;白蛋白尿患病率为8.14%,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2.98%,血尿患病率为4.19%;该地区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6.19%和4.12%。河源农村地区居民慢性肾脏病与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高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河源市农村地区居民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9.36%,患病率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该地区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CKD患者作为观察组(CKD组),50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对照组,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及肾功能。结果 CKD组FT3(1.76±0.23)pmol/L、FT4(7.26±1.38)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2±0.56)pmol/L、FT4(16.54±3.73)pmol/L(P<0.05)。CKD组FT3、FT4分别与血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P<0.01)。结论动态监测CKD患者血清TH的变化,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与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勤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01-50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89例CK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KD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经济状况、居家情况、对医务人员信任度等与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依从性影响着CKD患者的治疗效果,多途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9年KDIGO CKD-MBD指南指出:在慢性肾脏病(CKD)1-3期,由于未发生显著的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仍可称其为传统意义上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对于CKD 1-3期成年人是适用的,对于3期以后的CKD患者随着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出现,患者出现了肾性骨病,骨密度(BMD)低者应该被称为"CKD-MBD伴低BMD"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具有很高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CVD成为CK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高龄透析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50%[1]。CVD可促进CKD患者疾病进程。这些现象表明CKD与CVD有着密切的联系。现综述如下。1CKD患者发生CVD的流行病学资料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CVD发生率较高[2]。研究发现,CKD患者早期即可观察到CVD发生率增高,CKD第2、3  相似文献   

17.
吕兴旺 《北方药学》2014,(4):109-109
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和康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CKD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该病治疗费用高,治愈率及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并发心血管疾病之后,患者的危险性更高,是导致CKD患者伤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和非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论述,希望能为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具有很高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CVD成为CK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高龄透析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50%[1].CVD可促进CKD患者疾病进程.这些现象表明CKD与CVD有着密切的联系.现综述如下. 1 CKD患者发生CVD的流行病学资料 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CVD发生率较高[2].研究发现,CKD患者早期即可观察到CVD发生率增高,CKD第2、3期轻度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达到5.9%,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0%,左心室肥厚占41.2%,发生心力衰竭达到13.8%,明显高于相同地区一般人群同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3].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CVD发生率逐渐增加,维持性透析阶段达到高峰.另一项调查发现,CKD1、2、3、4、5期患者的CVD总患病率分别为5.13%、17.24%、27.86%、26.92%、47.49%[4].终末期肾病患者CVD患病率高达86.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为合理用药提出有益的建议,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式。结果患者病情稳定,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宁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40-241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CKDⅢ~Ⅳ期患者,给予低蛋白饮食0.6g/(kg·d)配合α-酮酸进行营养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营养指标、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上臂围、上臂肌围及白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21.8±3.7)、(19.8±3.6)及(38.4±3.7),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尿素氮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但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钙磷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对CKD患者采用合理的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营养治疗,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纠正钙磷代谢及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