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永福 《中药材》1990,13(4):21-22
本文对进口的麒麟血竭、国产的剑叶龙血树血竭及其伪品松香进行了TLC分析和UV扫描,供真伪鉴别参考.  相似文献   

2.
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理化性质,寻求各自内在特征。方法:采用红外、紫外、原子吸收光谱、氨基酸自动分析色谱及PC,TLC,HPLC,SDS-APGE电泳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3种胶的UV光谱图、HPLC指纹图及SDS-PAGE电泳分析的分子质量分布差别显著。结论:UV光谱图、HPLC指纹图及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分布可作为鉴别3种胶真伪优劣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龙肝脂消颗粒中龙血竭定性定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龙血竭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龙血素B的含量。结果:在TLC鉴别中能检出龙血竭,龙血素B进样量在0.032-0.09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100.1%,RSD=3.33%(n=6)。结论: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检测及控制黄龙肝脂消颗粒剂中龙血竭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松香酸分析和比较,建立可同时检验乳香、没药、沉香、血竭中是否含有松香酸的统一方法,并应用三种中成药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两种TLC法和三种HPLC法检测以上四味药材中松香酸。结果:TLC法可同时检测沉香、没药中松香酸。HPLC法以乙腈-四氢呋喃-0.1%甲酸(35∶25∶40)为流动相,对四味药材中松香酸可同时检测。结论:同时检测乳香、沉香、没药、血竭四味药材中松香酸,TLC法干扰较多,首选HPLC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三通骨痛膏建立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飞龙掌血、没药、龙血竭和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法可鉴别出制剂中的飞龙掌血、没药、龙血竭和大黄;定量测定丹皮酚在0.0815~0.815 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9,方法回收率平均值为99.17%,RSD%为0.77%。结论:本法准确、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三通骨痛膏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秦华珍  邓家刚  陈勇  谢臻  李烟生 《中成药》2004,26(7):535-538
目的:建立黄龙肝脂消颗粒(龙血竭、黄芪、淫羊藿,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黄芪、龙血竭、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制剂中龙血素B的含量.结果:在TLC鉴别中均能检出黄芪、龙血竭、淫羊藿,龙血素B进样量在0.032~0.096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100.1%,RSD=3.33%(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黄龙肝脂消颗粒剂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刺止痛胶囊是由全蝎、血竭、蜈蚣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颈椎痛、腰椎痛引起的多种神经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用之,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为了有效控制制剂质量,笔者采用TLC法对血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血竭进行含量测定,为骨刺止痛胶  相似文献   

8.
去皮与不去皮桔梗饮片的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去皮与不去皮桔梗饮片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和HPLC,对去皮与未去皮桔梗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两种桔梗饮片的TLC图谱及HPLC图谱差异显著,未去皮桔梗饮片比去皮桔梗饮片多出3个斑点;HPLC图谱显示两种饮片均含有13个共有峰,但未去皮桔梗比去皮桔梗多出5个色谱峰,可以用于两种饮片的鉴别。结论:建立的TLC和HPLC图谱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可有效地区分去皮与未去皮桔梗药材和饮片,丰富了桔梗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与修订克痹骨泰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方法对克痹骨泰胶囊中的血竭、白花蛇舌草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选用ZORBAX-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4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对克痹骨泰胶囊中的血竭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血竭、白花蛇舌草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含量测定,血竭素进样量在0.035 22~0.281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n=5);血竭素的回收率为100.29%,RSD=0.51%。结论该方法可对克痹骨泰胶囊的主要药味进行准确的定性或定量测定,能更为有效地控制克痹骨泰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廉莲  贾天柱 《中成药》2008,30(2):220-223
目的:建立回生第一丹片(土鳖虫,当归,血竭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法鉴别了制剂中的当归、土鳖虫、朱砂、麝香、乳香,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的血竭,用一般鉴别反应鉴别制剂中的自然铜,用容量滴定法规定了制剂中朱砂(HgS)的含量限度;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对制剂中的每一味药都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对其中的毒性药朱砂进行了含量限定,君药当归中的主要成分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回生第一丹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4.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6.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8.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9.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20.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