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双侧肢体电刺激对脑卒中大鼠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何祥  杨溪瑶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034-3035
目的:脑功能系统内和系统间的重组,可能是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基本原因.研究脑梗死大鼠在不同电刺激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证实双侧与患侧电刺激的差异性。方法:用线栓法制成脑梗死模型,在梗死后大鼠肢体进行不同电刺激,用运用走横木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观察不同时期的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侧刺激组和双侧刺激组的功能恢复较无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F=15.083,44.083,60.473,P&;lt;O.05)。双侧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较患侧刺激组的功能恢复明显(P&;lt;O.05)。结论:双侧肢体电刺激使脑卒中后早期功能恢复增强。这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方便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强  孙家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94-1594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加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 3例和单纯复康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籽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提高(P<0.01),对照组Fug-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3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业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Fugl-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降纤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肢体同期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抽签随机分为2组,双侧组:在神经系统症状不在进展后48h开始,应用北京爱生NMT-91神经肌肉治疗仪对偏瘫侧肢体和未受损侧肢体进行同期低频脉冲式电流刺激;单侧组对偏瘫侧肢体进行低频脉冲式电流刺激。观察指标:分别在康复开始时及4周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linicalnervefunctionlimitationscores,CNS),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结果双侧组1例患者实验期间因脑卒中进展,不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肢体电刺激可以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患分研究组及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研究组患从急性期开始即由康复护师制订并实施早期康复计划,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三个月经Brunnstrom分级、Fugl-Meyer运动项目积分及ADL评分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对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并与28例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明善(P<0.01),但随着年龄增加,功能积分逐渐减少。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对26例脑卒中患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并与28例对照组患比较.结果表明,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明善(P<0.01),但随着年龄增加.功能积分逐渐减少。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发病1周以内的2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CVFT-010M治疗仪给与相应的治疗,并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刺激组FMA积分和BI各项目得分为46.8&;#177;28和72.3&;#177;8.6;对照组为37.9&;#177;25.3和55.9&;#177;12.4,P&;lt;0.0l。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lt;l周使用电刺激小脑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目的探讨电刺激疗法结合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双侧肢体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韩丹  何祥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480-3481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双侧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成单侧、双侧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康复组进行肢体电刺激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双侧治疗组、单饲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NS评分为13&;#177;5,16&;#177;6,19&;#177;5,FMA评分为68&;#177;18,58&;#177;17,41&;#177;19,MBI评分为66&;#177;l4,58&;#177;l4,44&;#177;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9.93,16.75,19.72,P&;lt;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双侧康复训练优于单侧康复。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均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FES。结果: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评分,2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且无继发损害发生。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结合FES对促进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爬行训练结合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对照组加用单侧电刺激,治疗组加爬行训练和双侧电刺激,共2 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Fugl-Meyer 评定(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MAS 评分、FMA评分及改良MBI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爬行训练结合双侧电刺激能比传统的患侧刺激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1周以内的2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CVFT-010M治疗仪给与相应的治疗,并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刺激组FMA积分和BI各项目得分为46.8±28和72.3±8.6;对照组为37.9±25.3和55.9±12.4,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1周使用电刺激小脑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晓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41-4441
将24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两组在用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对其具体实施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两组均于住院30d后对瘫痪肢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肢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效果良好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1 次/d,45min/次,训练5次/周,连续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如早期(病情稳定后)辅以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直流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情况,采用MoCA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42.9±5.4)分、(35.8±4.7)分、(26.4±2.7)分和(78.8±7.4)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诊治规范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治疗。采用Fugl-Mayer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的评分逐渐提高,但在治疗后10 d、20 d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简式Fugl-Meyer(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 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AM评分及iEM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