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体质学说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焱 《中医研究》2006,19(10):50-51
1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具有不同体质的人们对于不同疾病的反应性不同.体质在人体的发病及辨证、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中,匡调元[1]提出,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殊性,对某些致病刺激的易感性及其所发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体质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概述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的影响下,于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中医对体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内经》时代,《灵枢》按阴阳五行把人的体质分为阴阳二十五  相似文献   

4.
体质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萍 《河北中医》2005,27(12):915-916
体质辨证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关于体质辨证的理论记载,主要从五行属性、阴阳大小、体形肥瘦、禀性勇怯4个方面对体质分类,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体质病理学认为,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机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褚芹 《国医论坛》2002,17(4):19-20
中医非常重视个体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关于体质辨证的理论记载。《内经》从五行属性、阴阳大小、体形肥瘦、禀性勇怯四个方面对体质分类 ,而且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体质病理学认为 ,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 ,在环境的影响下 ,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机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辨证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甚至有人提出“辨…  相似文献   

6.
浅谈体质因素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1].祖国医学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床上则表现为治疗的个体化.所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髓,就在于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作为疾病发生的物质基础,人的体质因素与证的形成关系密切,在中医临床中应当高度重视体质因素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质决定着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基于中医理论分析体质偏颇与恶性肿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病情及化疗引起的体质变化。结果表明,1)体质偏颇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内因,同时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展,恶性肿瘤则会促成中医体质转变;2)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在于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具有体质不平衡以及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化疗药物毒性导致脏腑骨髓功能进一步受损,影响气血的生成,继而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基于上述理论,建议可以在化疗开始之前从调节体质的角度开始中医药干预,预防白细胞减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气郁质与妇科临床辨治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质受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由于男女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因此他们的体质特征就存在着差异,并随年龄的变化体质往往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女性体质常以阴虚、血虚、气郁为主.由于女性的这种特殊体质状态,决定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9.
体质作为人体生命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中,本文从体质与乳腺癌易感性、体质与乳腺癌证候演变、"辨体—辨证—辨病"三位一体论治乳腺癌、体质学说指导乳腺癌预防等方面阐述,希望能为临床论治乳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琦 《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1体病相关论 1.1体病相关的依据 1.1.1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体质和正气均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强弱是对正气强弱的具体诠释,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因此,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18》数据显示,在各类的癌症病种中,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首位[1].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完善,对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质在很多情况下决定着人体对肺癌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厘清体质与肺癌的相关性将会给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综合征与体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认为更年期发病的关键在于个体差异,与人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体质受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性格、心理方面,女性以阴虚、血虚、气郁为主。由于女性的这种特殊体质状态,决定了以肝气郁结表现为主的更年期综合征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3.
广东地区湿热证候易感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广东湿热证候易感的成因,认为广东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人们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其作用于人体所形成的人群体质特点,是决定该地区湿热证候易感性与多发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三因制宜观探讨江西地区湿热咳嗽证候易感的成因,指出江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气象特点、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社会因素以及所形成的人群体质特点,是决定该地区湿热咳嗽易感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长沙地区老年人亚健康状态饮食偏嗜辛辣因素,探讨其饮食偏嗜辛辣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根据中医体质预防亚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对亚健康和健康老年人群进行体质以及饮食口味偏嗜辛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健康人群与老年亚健康人群的体质分布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健康人群与老年亚健康人群的饮食口味偏嗜辛辣的分布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健康组中,平和质与偏颇质的饮食口味偏嗜辛辣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亚健康健康组中,平和质与偏颇质的饮食口味偏嗜(辛辣、咸、炙烤)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体质是否偏颇来判断人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是有失妥当,但是可以说明处于偏颇体质状态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亚健康;饮食偏嗜辛辣,易导致亚健康发生;长沙老年人长年累月喜食辛,易导致肺气过度偏盛,物极必衰,故使得肺气虚,易形成气虚体质。  相似文献   

16.
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经历:健康→体质偏颇→亚健康→疾病的过程,体质偏颇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有机结合,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体质偏颇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调理体质,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从体质偏颇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的预防,预防关键是改善病理体质、辨识易感人群,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体质特征,是否存在体质易感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标准,对187例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及中医体质判定。结果 187例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比重最大。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气郁质较女性多见,女性阳虚质、气虚质多见。男性与女性发病年龄相当,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差异,50岁以下中青年人居多,以气虚质、气郁质较为多见,50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以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平和质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性因素,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人群在郁闷不舒状态下均较容易罹患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可调的.体质因素不仅决定个体是否发病及发病的倾向性,还决定相同体质类型人群对某些疾病易感性,及发病的倾向性,因此,判定患者体质状况,使中医传统的"辩证施治"向"辨体施治"发生转变,这将对开展使用中医药进行群体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其体质类型。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人群人体十二经络原穴部位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获得的体能、代谢、心肾、筋骨状态的均值在不同体质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阴虚质者的体能状态最高,阳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代谢状态最高,阴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心肾状态最高,气虚质者最低;阴虚质者筋骨状态最高,血瘀质者最低。结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不同证型与中医经络检测仪中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心肾状态、筋骨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体质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以及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