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必要手段,由于检测手段、窗口期等复杂的原因,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献血员的管理,采取了无偿献血等手段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但受血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输血越多风险越大.本院输血患者多为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多,频率高,周期短,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加重频繁出院、入院,因此,加强输血管理是本院输血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注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输血病例进行输血的有效性分析,为临床科学、有效的榆血提供指导.方法:调查626例输注红细胞成分和112例输注浓缩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计算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值、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评价输血是否有效.结果:红细胞输血的精确和粗略两种评价方法统计的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3.2%,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各科均存在无效输血现象,以外科组患者最多,输血有效率分别为53.3%和52.0%.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非血液病患者,一次输注血小板的CCI和PPR最高,频繁输血者最低.结论:红细胞两种评价方法均有效.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与术后失血、多次输血的同种免疫、破坏加速等因素有关,因此,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控制感染和发热,开展血小板组织配型,可以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260例血液病患者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方法选择藤县妇幼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60例经临床失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共发生660例次输血情况,对260例患者的660例次成分输血的输注效果、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注血小板治疗 DIC 的有效率为91.67%,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输注冷沉淀治疗妇产科大量失血有效率100%,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输注红细胞治疗贫血的有效率为98.7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3%;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血液病的有效率为100.00%,未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治疗贫血的有效率为9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含血浆成分的血液成分制剂比不含血浆成分的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分输血治疗血液病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提示对于血液病患者尽可能不输血含血浆或白细胞血液成分制剂,以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血液病患者成分输血与丙肝病毒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丙肝病毒(HCV)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需反复多次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成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血液病患者HCV的感染状况,在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前,感染率高达24.3%-59.5%,对献血者抗-HCV筛查后,感染率为5.3%-7.5%,成分输血,自身输血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后,本院对血液病内科患者,全部实行了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对比及无效输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血小板成分输血的开展,血小板输血反应日渐增多,特别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为30%-70%[1].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接受充足治疗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处于血小板治疗不应性状态,即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患者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或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R%)很低[2],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本文就我科收治的血液病患者的单采血小板输注情况及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ABO血型不合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护理要点.方法 对7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ABO血型不合UCBT过程中与输血有关的护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72例ABO血型不合的UCBT均获得造血重建,但存在较外周血和骨髓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明显迟缓和免疫的问题.结论 护士对ABO血型不合UCBT输血技术的掌握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安全有效输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输血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血液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可完全替代其功能的生物制品,因而输血仍是治疗血液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输血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传播传染病性疾病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等,使输血存在不安全因素。为确保安全输血,护理上应做到在取样、处理、储存、核实、管理等方面准确无误,输血前执行告知制度,进行输血全程监控,规范输血程序,准确记录,使输血治疗尽可能达到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输血疗法.对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输血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T4、T4/T8、NK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与常规的输血方法相比,去白细胞输血可显著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开展,血小板输血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支持治疗,其输用量逐年增加,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1,2]。血液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确诊和复发之后需要大剂量化疗以杀灭体内的大量原始细胞 ,达到临床缓解 ,伴随大剂量化疗常常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发热、出血等不良反应 ,使患者需要成分输血补充减少的血液成分。血小板是一种较常用的预防严重出血的血液成分。目前临床使用的血小板为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 (PC)。笔者考察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单人份机采血小板的效果 ,以及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1 材料与方法1 1 机采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来自沈阳市中心血站 ,血小板含量 >2 .5× 10 11。1.2 病例选择 反复输血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 2 6名 ,其中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并分析血液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共271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临床医师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回报共3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其中:变应性反应16例,占53.3%;发热反应12例,占40%;其他反应2例,占为6.7%;未发生非溶血性反应.按输血成分来看,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8,P<0.05).[结论]如果条件许可,尽量使用自体输血,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