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目的:用诱变剂乙基亚硝基脲( E N U) 验证基于p U C118 N X 质粒载体的转基因小鼠用于研究体内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用酶切、环化方式从经和未经 E N U 诱变处理的xy1 E, C57 B L/6 J转基因小鼠脾脏组织 D N A 中分离p U C118 N X 质粒载体,使其转化 D H10 B 宿主菌并铺 Ampr 平板培养后喷洒邻苯二酚溶液,通过菌落黄白颜色不同筛选突变体,并对突变靶基因xy1 E 测序分析以确定突变类型和位点。同时取该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观察 E N U 对转基因小鼠微核形成率的影响。结果:(1) 转基因小鼠脾脏组织xy1 E 基因自发突变率小于4 .79 ×10 - 5 ,经 E N U(50m g/kg ×5) 处理后,脾组织诱发基因突变率为19 .83 ×10 - 5 ,两者相差显著;(2) E N U 诱发小鼠脾组织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颠换(50 % ) 、单/ 双碱基插入(37 .5 % )和转换(12 .5 % ) ;(3) 经 E N U(50 mg/kg ×5) 处理后,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的微核率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 .6 ‰和8 .8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表明 E N U 可明显诱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MNNG作用于xyIE-ICR转基因小鼠,按1/10LD50给药,每天1次,连续5d,最后一次给药后21d,测小鼠肝组织突变率为21.46*10^-5,与 对照组(〈4.38*10^-5)比相差极其显著(P〈0.01),表明该检测方法可作为规范化程序,对诱变物进行致突变研究的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醋酸铅20mg/kg,氯化镉2mg/kg染毒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设4个实验组,分别染毒2、6、12和18次。另设阴性对照(蒸馏水)和阳性对照(环磷酰胺100mg/kg)。染毒结束后6小时,取胸骨骨髓涂片,检查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和PCE/RBC比值,取股骨经硝酸和高氯酸混合液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铅、镉含量,以每克骨组织中的含量表示。 相似文献
5.
叶桂瑶 《癌变.畸变.突变》1991,(2)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检测亚硝酸钠在染毒小鼠骨髓细胞中,对染色体的诱变活性,藉以评价亚硝酸钠的致突变效应。 亚硝酸钠在肉食制品中被广泛利用,并且已有悠久的历史,它能抑制脂质氧化及肉毒杆菌等作用,从而改善腌制肉类的特有风味而成为当今欧美等国使用亚硝酸钠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小鼠致突变试验的时间反应关系曹洁印木泉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自1989年Gosen等(1)建立第一个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以来,转基因动物已成为检测哺乳动物体内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的一种新的研究系统。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应... 相似文献
7.
8.
环磷酰胺剂量、取样时间对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观察NIH小鼠在给予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后不同取样时间点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PCE)微核率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CP40、80mg/kg后,于18、24、48h取胸骨骨髓涂片,Giemsa染色,计数1000个PCE中含有微核的细胞数(微核率)及200个红细胞中PCE与正染红细胞(Normochromatic erythrocytes,NCE)的比值。结果:小鼠在给予40mg/kg和80mg/kgCP后的骨髓微核率随取样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给药后一段时间逐渐升高,24h达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给药组各时间点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给药组PCE与NCE比值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小鼠一次腹腔注射40mg/kg和80mg/kg CP后对骨髓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80mg/kg CP剂量组各时间点上的微核率显著高于40mg/kg剂量组,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40mg/kg和80mg/kg CP均可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显著增加,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24h观察所得微核率最高。故认为环磷酰胺可用作微核试验的阳性对照,剂量范围为40~80mg/kg,给药后24h取材最佳。 相似文献
9.
取样时间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一次给药后不同采样时间对鼠外周血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ICR小鼠一次腹腔注射(IP)MMC2.0mg/kg.bw或CP40mg/kg.bw,后12h、18h、24h、32h、48h、72h采外周血及骨髓涂片,Giemsa染色,计数嗜多染红细胞及其微核数。结果:一次IPMMC或CP后12h即可观察到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增高,分别在给药后24h、32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到72h已接近对照组水平;而外周血PCE微核率的显著增高则出现在给药后的24h,在48h达到高峰。结论:外周血PCE作为微核试验靶细胞与骨髓PCE的检测敏感性相同,但外周血PCE微核高峰出现较骨髓延迟约12-24h;在检测化学物对骨髓细胞毒性方面,钌周血与骨髓的检测灵敏性也相同。 相似文献
10.
微核实验自创建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仅有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PCE)微核实验发展为标准实验。而以骨髓为实验材料易受采样限制,也不能对动物进行长期动态观察。1980年,MacGregor等首先证明小鼠外周血PCE微核(micronuclei,MN)率与骨髓PCE微核率相当,若能以外周血作为材料,实验无疑会大大简化。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外周血微核率的报道结果有些混乱。为了进一步研究微核在外用血PCE、正染红细胞(normochromatic erythrocytes,NCE)和骨髓PCE中的分布情况,我们以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为诱变剂,观察了小鼠外周血PCE、NCE以及骨髓PCE微核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硒(Se)是动物和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及其化合物均有毒性,其毒性作用似砷,且对动物有致癌、抗癌和致畸胎作用。关于亚硒酸钠对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国内外的报道结果不尽一致。测定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ey-tes,PCE)的微核发生率是检测细胞遗传损伤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目前已被国际间公认为是筛选致癌,致突变物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进行了亚硒酸钠对小鼠骨髓PCE的微核试验,以进一步了解其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人胚细胞提取物(胚提物)对小鼠自发和环磷酰胺(CP)诱发骨髓嗜多染细胞(PCE)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胺腔注射0.3,3和30mg/kg.体重的胚提物,小鼠骨髓PCE微核率(MNF)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②CP可诱发PCE的MNF显著增加(P<0.01).③注射CP和上述剂量的胚提物,可使MNF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当剂量达3和30mg/kg.体重时,MNF下降显著(P<0.05和<0.01).上述结果提示;胚提物无诱发小鼠骨髓微核作用,而对CP诱发小鼠PCE微核则有拮抗作用,这一结果在临床肿瘤化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抗癌、抗突变剂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一些化合物本身具有致突变作用,应用于人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因此.寻找有效而副反应小的抗突变成份.对肿瘤与遗传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氧不仅是放射增敏剂,同时亦可视为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放射防护剂。在呼吸低氧分混合气造成机体暂时低氧状态条件下照射,可使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氧分压迅速下降,得到一定防护,从而允许给予较常规更高的肿瘤治疗剂量,以期提高治疗比。本文报告实验小鼠在呼吸10.5%低氧混合气条件下照射,以骨髓有核细胞微核形成率为指标所取得的放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细胞,研究了黄芪水提物对诱变剂环磷酰胺的抗或去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剂量CP诱发的微核,未发现黄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低剂量CP诱发的微核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抗诱变作用而并非去诱变作用;黄芪对高剂量诱变原的抗诱变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DNA修复或诱变原排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核能发展及核电站运转,释放到环境中的氚越来越多。通过食物链转移,对人类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来,国内外学者对氚的危害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如氚水诱发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胎肝中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细胞率等其出现随剂量升高而升高。与~(60)Coγ射线诱发的微核细胞率作比较,测得了氚RBE值。为了进一步研究低水平氚水诱发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本实验选用低水平氚水,观察了小鼠骨髓中PCE微核细胞率变化,并测得氚RBE值。 相似文献
17.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实验虽得到广泛应用,但骨髓采样易受限制。若以外周血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无疑会大大简化。但有关外周血PCE和正染红细胞(NCE)的微核率国内外文献报道有些混乱。为了进一步研究微核在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分布和清除情况,本实验以丝裂霉素C(MMC)作诱变剂,观察了小鼠在染毒后不同时相点外周血PCE、NCE和骨髓PCE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8.
皇胚晶拮抗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微核的研究(摘要)王福琳,丁恬,李洪生济南山东医科大学环卫教研室250012,济南山水天然生物保健品研究所本文用小鼠体内骨髓细胞测试法研究了皇胚晶对环磷酰胺(CP)诱发小鼠骨髓微核的拮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P40mg/... 相似文献
19.
抗癌药物金克(Jinke)对小鼠骨髓、脾脏细胞微核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亚新 《癌变.畸变.突变》2002,14(1):27-29
目的:检测抗癌药物金克(Jinke)的诱变活性,评价其可能的潜在危害.方法:以小鼠脾脏和骨髓PCE细胞为观察对象,采用微核试验法,分别检测各处理组的微核细胞率(MNCF).结果:金克对小鼠骨髓和脾脏PCE细胞均有明显的微核效应,其MNCF同阴性对照相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金克诱发小鼠脾脏和骨髓PCE细胞的微核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基本一致.结论:金克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有必要对其毒性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在小鼠微核试验中,骨髓和脾脏可以相互替换,这为评价被检物的毒理效应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