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器官移植病房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填写统一的“肾移植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结果 共监测肾移植患者329例,发生医院感染125例,感染率为38.00%;感染部位以泌尿系最多,占60.13%,其次为下呼吸道占26.80%;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住院时间长是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肾移植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11年12月山东省某医院器官移植病房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329例,按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发生医院感染125例为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2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分析医院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 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每例直接经济损失总费用中位数为3551.77元,各项住院费用中药费最多,其次为治疗费;不同医院感染部位经济损失中,下呼吸道感染每例患者直接经济损失中位数为7021.20元,尿路感染患者每例直接经济损失中位数为3096.14元.结论 医院感染后肾移植术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经济负担加重,不同感染部位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6年1-12月63例DCD肾移植手术受体及其供体的临床资料,分析DCD肾移植术后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DCD肾移植术后感染率为38.10%(24/63);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30d内(70.59%,24/34);与非感染患者相比,感染患者平均增加术后住院天数31.50d,增加住院费用56840.12元;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真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住院时间、出现移植肾排斥、术前预防用药为非碳青霉烯类是DCD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供体与受体的感染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住院时间60d、术前预防用药为非碳青霉烯类是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DCD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发生与住院时间、术前预防用药有关,供体感染状态与受体感染之间的关系缺乏统计学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13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1999年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38例肾移植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54.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33例,44.00%),其次为泌尿道(19例,25.33%)。贫血、合并慢性疾病、低蛋白血症、总住院时间、排异反应、高血糖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率高,应引起重视;须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尤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的特点,探讨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所有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比较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部感染的特点.结果 2003年1月-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病例92例,发生肺部感染19例,感染率20.7%;其中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8例,占42.1%;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感染时间的中位数为术后61 d.结论 肾移植术后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而在肺部感染的病例中,提示预防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控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的发生,是降低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对9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调查医院感染特点及对照分析临床危险因素. 结果 92例术后患者有44例70例次医院感染,感染率47.8%,例次感染率为76.1%;主要病原微生物G 菌占47.7%,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其次G-菌占31.8%,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阴沟肠杆菌及假单胞菌属和真菌(20.5%), 并检出2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重点部位为肺、上呼吸道、泌尿道、口腔和伤口等;危险因素中术前血透时间、术程、留置尿管时间和长期住院、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 结论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方法对5例肾移植患者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人员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密切观察尿量、24小时出入水量、血压、引流管道及引流液、伤口、降压药物疗效和排斥反应,各种感染的预防.结果5例患者4例存活直今,3例恢复工作(无1例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及伤口感染),1例发生髂外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MOSF术后15天死亡.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最有效的方法,全面周密的护理是肾移植患者得以存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预防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医院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15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5例,仅常规的洗胃等对症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预防医院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医院感染上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例数为14例,感染率为18.67%,观察组医院感染例数为9例,感染率为12.0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两组入院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入院后第3、5天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可预防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某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接受肾移植手术的351例患者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调查期间,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8.80%(66/351),其中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率2.85%(10/351),出院后感染率15.95%(56/351)。出院后感染的患者中,73.21%(41/56)发生在出院后3个月以内。感染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55例出院后发生呼吸道感染者病原体阳性率仅16.36%(9/55),其中3例痰培养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例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例检出卡氏肺孢子菌。结论肾移植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感染危险性最大,是控制感染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调查王洪波,熊沛,申正义为了解肾移植患者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开展感染监控工作,我们对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78例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材料与方法逐一查阅1993年1月~1995年1月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 10 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环丙沙星或哌拉西林 )至出血停止后 3d;B组除常规治疗外 ,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统计两组在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A组医院感染率为 2 0 .4 % ,B组医院感染率为 5 8.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医院感染者再出血率为 6 1.5 % ,高于无感染者的 17.5 % (P<0 .0 0 1) ,表明医院感染与再出血率有关 ;A组死亡率为2 0 .4 % ,低于 B组的 4 7.9% (P<0 .0 0 1)。结论 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5.62%;以肺部感染(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居首位,为30例,占60.00%,其次为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占20.00%、12.00%;高龄、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季节、创伤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抑酸剂及激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P<0.05),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护理干预的策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上述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CU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1314例ICU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139例)和未感染组(1175例);分析ICU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ICU住院患者并发...  相似文献   

14.
孙佳  赵倩  杨慧 《药物与人》2014,(6):284-285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R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效果,为预防及控制R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R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携带多重耐药菌患者115例,其中2012年收治7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6.7%;2013年收治40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5%;医院感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实施集柬干预策略能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组(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预防组患者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头孢曲松或氟喹诺酮类);对照组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统计两组在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预防组医院感染率18.0%,对照组为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者再出血率为53.6%,高于无感染者的13.2%(P<0.01),表明医院感染与再出血率有关.预防组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22.0%,对照组发生率50.0%(P<0.01).预防组死亡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7.0%(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实时监控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侵入性护理操作实行实时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收集侵入性护理操作信息,制定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干预性措施,对操作过程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导,前瞻性观察有无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应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信息传递快速,优化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流程,运用要素管理、过程管理和监测管理3种管理模式,实现了侵入性护理操作医院感染控制的时效性。结论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对侵入性护理操作患者的全程监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提高了医院感染监控水平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有效提高配置过程中输液质量,以控制静脉输液所致的感染,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 针对配置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并建立相应的感染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结果 通过对各环节的管理和有效的感染控制,降低了输液配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升了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结论 加强静脉输液质量控制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对预防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014-2015年325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12.0%),感染48例次(14.8%),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3.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7.7‰;使用呼吸机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7.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6.1%,耐药率较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加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对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干预,是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产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追踪观察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87%;医院感染与出生胎龄、体重、胎儿窘迫、窒息、胎膜早破等有明显关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8.39%),其次为口腔粘膜、皮肤软组织。结论出生窒息及胎龄小、低出生体重、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是产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细节护理,强化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制度,是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95例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老年组1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29.2%,非老年组241例,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为7.1%,老年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医院感染的发生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有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9%.结论 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控制危险,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