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郑鹏  嵇武 《医学综述》2014,(24):4479-4481
人体消化道存在大量细菌,肠道菌群调节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其功能状态的改变与人体多种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转归密不可分,在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总结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简介肠道菌群的构成以及生理功能,探讨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体循环充血、肠壁水肿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细菌移位、代谢产物蓄积而导致机体处于炎性反应状态,加速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肠道微生物群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代谢途径三甲胺/氧化三甲胺、短链脂肪酸、胆酸途径等都与心脏衰竭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肠道微...  相似文献   

3.
以肥胖为中心的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可调节能量平衡和糖脂代谢,并调节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肠道微生物菌群很有可能是治疗和防控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新靶标。本文总结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数以亿计的肠道微生物,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是人体物质代谢的重要环节.最近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稳态的改变可能与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联.例如,在婴儿哺乳期溶解性肠杆菌A可抑制1型糖尿病的发生;肠道微生物组比例失调会中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17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耐受缺失,也会增加患结肠肿瘤的风险等.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将会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体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由细菌、酵母、真菌、原生动物、古菌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组成;微生物不仅可以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以阻碍和抑制病原体侵袭,促进宿主免疫系统发育、肠壁血管生成和肠道上皮发育,维持肠上皮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形成复杂的肠道内稳态。人体胃肠道微生物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的异常对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均有影响,如癌症、功能性胃肠病等。目前,肠道微生物已成为现代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将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子俊  朱滨  杨春  杨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5):4346-4352
肠道微生物在非胃肠疾病中发挥的重要生理作用逐渐引起医学界关注及重视,其亦被证实是影响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心力衰竭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特征性改变,如有害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等增多、保护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减少。同时,心力衰竭也可引起肠道淤血水肿、通透性增加,促使有害性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内毒素、代谢产物经肠壁进入循环,从而刺激机体产生促炎性因子并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鉴于肠道微生物在心力衰竭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干预其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心力衰竭诊疗的新靶点,本文将对心力衰竭时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及其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介绍通过干预肠道微生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gut microbiota,GM)在宿主细胞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M早已被发现与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疾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几年,很多研究表明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与骨骼代谢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菌群涉及影响骨骼健康的各种机制,例如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打破骨形成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此外,肠道微生物菌群通过调节钙的吸收、免疫系统以及肠道激素等影响骨代谢,从而影响人体骨骼健康。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菌群与骨代谢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李金燕  杨帆 《当代医学》2021,(7):188-192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相关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普遍认为生存环境、基因遗传、自身免疫因素及胰岛素抵抗等多因素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免疫因素作为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制参与糖尿病发病,机制尚不非常清楚,但随着生物技术成熟及...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在哺乳动物及人类健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仔猪的健康生长需要一个动态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然而,在猪的生命周期中,从食管到直肠的微生物分布与组成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健康的肠道菌群具有促进猪的营养代谢,维持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病原菌感染等功能。多种因素对猪肠道菌群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分娩方式(经过产道或剖宫产)、幼龄时期饮食(母乳或配方饲料)、抗生素或抗生素样分子的使用等。本文主要从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定植、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等方面论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与仔猪肠道健康的关系,从而加深肠道微生物对维护仔猪肠道健康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类肠道内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他们及其代谢产物共同维持着人类肠道内稳态,参与机体代谢及免疫保护功能。目前研究的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都与肠道微生物的异常紧密相关,并且随着益生菌制剂以及粪菌移植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备受青睐,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了现代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就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综述,并且简要介绍粪菌移植及部分中药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is review aimed to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and to propose a novel CVD therapeutic target.

Data Sources: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PubMed and EMBASE up to June 30, 2015. Articles were selected using the following search terms: “Intestinal microbiota”, “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 “trimethylamine (TMA)”, “cardiovascular”, and “atherosclerosis”.

Study Selection:

Studies were eligible if they present information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and atherosclerosis. Studies on TMA-containing nutrients were also included.

Results:

A new CVD risk factor, TMAO, was recently identified.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several TMA-containing compounds may be catabolized by specific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sulting in TMA release. TMA is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TMAO in the liver. Several preliminary studies have linked TMAO to CVD, particularly atherosclerosis; however, the details of this relationship remain unclear.

Conclusions: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is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sis and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with respect to CV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跨膜受体,它可以识别许多病原微生物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及免疫反应,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TLRs的分子结构特点、信号转导方式及其在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真菌及原虫等病原菌所致肠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差异,为临床小肠疾病诊断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定为小肠肿瘤、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定位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性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采用胃肠道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方法相比较,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4.
肠道细菌被称为人类的长寿细菌,是一种混合的微生物在肠道内与宿主共生,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随着时间变化具有差异。这些细菌参与到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免疫等,然而肠道细菌失调和受损与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肥胖等。因此,肠道细菌对于人类身体健康是极其重要的。该文就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和鉴别小肠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层螺旋CT和胃肠道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对照,比较多层螺旋CT及胃肠道造影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50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经外科手术、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查综合诊断后,最终确诊为小肠疾病者90例(60%),多层螺旋CT对小肠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87.3%(131/150),灵敏度为7 8.9%(7 1/9 0),特异度为100.0%(60/60),显著高于胃肠道造影的准确率64.0%(96/150),灵敏度53.3%(48/90),特异度80.0%(4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性疾病、肠梗阻及炎症性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对明确和鉴别小肠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进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诊治的345例患者。结果318例越过屈氏韧带,小肠检查平均检查时间为30min。144例患者诊断有小肠疾病,检出率为41.74%。28例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术,13例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无穿孔、出血、腹痛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尤其空肠上段以上消化道疾病有效的方法,并可进行相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双肽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各20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静脉供给Aln-Gln双肽;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Gln浓度、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7天后,血浆Gln浓度、ALB、PAB、TRF及IgA、IgG、IgM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APACHEⅡ评分也偏低(P<0.05)。结论:神经危重症患者极易引起肠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降低,肠外供给Aln-Gln能提高血浆Gln浓度,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水平,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系以及共生关系的临床耐药性,以选择更合适的治疗药物。方法:随机对262例诊断为滴虫阴道炎患者及73例生殖道人型支原体感染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对滴虫阴道炎患者进行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滴虫阴道炎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者238例(90.8%)。经药物治疗后,筛选出可能存在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共生关系的难治性阴道炎68例患者。结论: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存在共生关系,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纯感染治疗效果差。如何更好地治疗难治性滴虫阴道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肠道蠕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十余年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肠道蠕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及其他线虫;透明胶纸肛拭法查抽取2周岁以上人群500人为调查对象。15个点共调查7766人蛲虫卵。结果本次调查的受检率在80%~95%。感染人数为115人,平均感染率为1.48%。全区蠕虫单一虫种的感染率为1.44%,感染2种的感染率为0.04%,其中钩虫、蛔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03%、1.15%、0.31%。结论虽然目前我区肠道蠕虫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感染率(6.12%),但不能认为我区已达到控制标准。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卫生习惯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而要在全区范围内达到基本控制肠道蠕虫感染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