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乃将军之官,性喜条达,最恶抑郁,郁则为病。胆附于肝,中精之腑,内藏胆汁,为肝之余气所生。二者脏腑相连,共司条达疏泄功能。设一旦情志抑郁,则肝失条达之性,气结郁滞,便可导致胆汁分泌失常,疏泄功能障碍,而出现胸胁疼痛,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等症。甚则相火郁结,胆汁内溢,高烧,黄疸持绩不退,病情进入危重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柏夫 《光明中医》2001,16(3):38-39
胆囊炎 ,多属中医的胁痛范畴 ,胆附于肝其经脉络肝 ,内藏“精汗”《灵枢·本输篇》称它“中精之腑”。精汁即胆汁 ,味若色黄。来源于胆受肝之余气而成 ,疏泄下行 ,注入肠中以助消化饮食物。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以血为本 ,以气为用。肝的疏泄作用 ,疏畅气血 ,调节情志。故此 ,治胆多从肝论治 ,胆病源于肝。若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或血不养肝 ,使肝脉阻滞 ,则胆受肝之余气者少 ,亦随之而泄不利 ,导致胆病的发生 ,出现胁痛等症 ;另一方面 ,胆性刚直 ,在病理情况下 ,多表现火旺之征 ,因此 ,治胆必疏肝 ,治肝必泻火通络。同时注意调和脾…  相似文献   

3.
胆为六腑之一,与肝相表里,生理功能以通行下降为顺。胆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脾胃健运,三焦通畅,胆与肝相系,受肝的余气而疏泄胆汁,为中精之腑,肝的疏泄功能亦包括胆液的疏通畅泄。胆囊炎、胆结石两者关系密切、又互为因果,究其病因,无外乎七情六欲,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均可导致肝  相似文献   

4.
肝病涉及范围广、病理变化复杂,其病理变化的特点可概括为易郁、易虚、易亢、多变,与五脏病机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肝病的病理特点及其与五脏病机的关系作一规律性探讨。1 肝郁可致四脏郁 肝于五行属木,具有疏泄之生理功能及喜条达的生理特性,肝气失其条达舒畅之性,则气机阻滞而形成肝郁证。五脏之郁,皆以肝郁为病理基础。肝失疏泄,可累及他脏而使之功能失调,发生各种郁证,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主要为湿热之邪侵及胆腑,使之失于疏泄而致胁痛、黄疸。内由情志抑郁使肝胆之气失于条达,又因胆居于肝之下,经脉分布于胁,气阻络闭而致胁痛;入郁而化热,久经煎熬结成砂石阻塞胆管,致胆液溢于皮下而发为黄疸。若  相似文献   

6.
肝为五脏之一,与胆相连,藏血而主疏泄,和整体气血密切相关。“疏泄”即疏通畅泄之意。所谓“木性条达”即是肝胆具有疏泄功能的概括。一旦肝气郁滞,疏泄失常,不仅肝脏发生病变,还可影响其他脏腑,引起多种病  相似文献   

7.
阳萎一证.医家多责于肾,以温补肾阳,填补肾精而立法,但亦有补肾无功者,余临症之时,知常达变,着眼于肝,从肝论治,多获效验.盖肝主藏血,职司疏泄,为谋虑之官,性喜条达.其经脉"循阴股人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肝经与阴器之关系至为密切.且肝肾同源,肾之气化,亦赖肝之疏泄条达,玉茎得肝气之疏泄,肝血之充盈交合正常.苟  相似文献   

8.
肝主疏泄理论的应用及其整体调节作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疏”者通也,乃疏通、畅达之意,“泄”乃排泄、宣泄之意,“疏泄”一词是对肝的升发条达的高度概括。肝主疏泄在机体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疏理气血、疏通水液、疏达脾土、疏利胆气、疏畅情志、疏调冲任等,涉及到多个脏腑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9.
<正>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属于中医学"胁痛"、"胆胀"、"积证"之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肝脾。肝喜条达,职司疏泄,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若肝失疏泄,胆失通降,中清之腑浊而不清,胆汁排泄失畅,郁积胆腑,久而化瘀,痰瘀互结,脉络滞塞而发生本病。其病因多与情志郁结、饮食所伤、体质肥胖、肝胆宿疾等有关。导师刘全让在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通络、利胆消积、酸涩消息法治疗胆囊息肉,  相似文献   

10.
肝火辨治     
肝在五行中属木,主疏泄条达,能调畅气机。如肝之疏泄正常,则气机和畅,气血调和,心情开朗,精神愉快。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木失条达之性,疏泄无权,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阳暴  相似文献   

11.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循少腹,布胁肋,系目,上巅顶。少腹、胸胁、头顶是肝经经脉循行反映。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其性生发,喜条达恶抑郁,能条畅气机,疏泄胆汁,促进胃肠消化,调节精神神志而使人心情舒畅.调节生殖功能而有助于女子调经、男子泄精。肝又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 四、以脏腑归经为纲的用药配伍 (一)肝肝与胆为表里,是足厥阴与足少阳经脉。肝在右胁下,胆附于中,脏腑经络密切连属。肝为厥阴,厥阴为两阴交尽,胆为少阳,少阳为春生一阳之气。因此,肝脏是体阴而用阳,平时则藉少阳生发之气而为五脏之长,病时亦每肝胆之症错杂出现,不易截然分开。肝脏之病,首先表现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失其升发条达之常。由于肝为刚脏,内寄  相似文献   

13.
陈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2-1733
1 从肝为论治消渴的生理病理基础肝为风木之脏 ,性喜条达 ,藏血 ,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与情志活动。肝在结构上与他脏相连 ,肝脉上肺 ,挟胃连心 ,肝与肾同源 ,为肾之子 ,依赖于肾水之滋养。肝又为心之母 ,所以肝介于水火之间 ,心火之下降与肾水之上升 ,均以肝为枢纽。此外《血证论》说 :“木之性主于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气以疏泄之 ,则水谷乃化。”说明肝气之疏泄以助脾之运化胃之升降 ,肝的余气溢于胆而为胆汁 ,胆汁助脾胃运化。并且肝还助肺以治节。疏泄是维持脾升胃降 ,消化水谷精微而化生成阴血津液的保证。血液的生成分布调节也依…  相似文献   

14.
肝五行属木,有生发、生长、喜条达恶抑郁之性,重要生理功能是疏泄。疏泄作用贯穿于人体气血运行、气机条达通畅、水液代谢、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正常等诸多方面。从疏泄论治诸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郑生教授在临证中十分重视"肝脾胃同治"思想,辨治脾胃病时强调必须紧密联系肝,认为肝为阳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条达;只有肝疏泄条达正常,脾土才能正常运化而不致壅滞,肝脾胃同治法重在顺应肝的疏泄条达之性、脾的健运升清之性及胃的受纳和降特性.李郑生教授善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内科杂病,根据病情灵活变通,用药轻灵,严谨精当,疗...  相似文献   

16.
谈肝主疏泄     
"疏泄"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大意是肝属木,木旺于春、喜条达,具有生发、条达之性;木能达土,其气生发能使脾土制化而通达.这是肝主疏泄的理论根据.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明确提出了"司疏泄者,肝也"的论点,一直被后世所沿用,且在临床实际中不断有所发展.肝主疏泄是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它具有疏通调畅人体气机,促进升降出入运动的作用.下面简要谈谈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及其病理变化.1.协调情志: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正> 一、如何理解肝主藏血与肝主疏泄的关系? 答: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肝藏血功能之正常发挥.即《血证论》所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肝主疏泄对肝主藏血的协助作用已是众所周知,并为大家所重视.而肝主藏血对肝之疏泄功能的协助作用往往被忽略.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协助的.古人云:“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其“体”为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条达,故其“用”为阳.此藏血之“体”是物质基础,疏泄之“用”是功能.它们相互配合,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从肝论治血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健 《西部中医药》1999,12(3):15-16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肝在生理上具有疏泄条达气机和主藏血以调节血量的双重作用,故为气血调节枢纽。肝之疏泄和藏血关系正常则气血调和,若情志失和或它病及肝,则导致肝气疏泄不利,气机郁结,...  相似文献   

19.
女子以血为本 ,以肝为先天 ,乃肝藏血 ,主疏泄 ,喜条达 ,恶抑郁。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脏腑化生之气血除营养周身以外 ,则储藏于肝 ,其余部分 ,下注血海而为月经。肝为血脏 ,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肝经气血不畅 ,影响冲任引起经、带、胎、产诸病。故妇疾与肝病有重要联系。妇科病从肝论治方法颇多。1 月经不调肝为将军之官 ,其性刚强 ,须疏畅条达以柔和为顺。若素多情志不畅 ,或郁或怒 ,可使肝的疏泄条达失常 ,以致肝郁气滞 ,肝郁气结 ,肝郁血虚 ,脾失健运 ,气血不畅 ,影响冲任。症见月经提前或错后 ,时多时少 ,行而不畅 ,经前…  相似文献   

20.
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使之保持柔和的生理状况,简称"肝气条达",具体作用为:调节某些情志活动(即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