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6  
前言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期望寿命逐年延长。但近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人口老龄化。(2)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3)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导致非传染病相对上升。由于心血管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应对和遏止我国心血管病的上升势头是摆在每一位医务工作面前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上来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但研究显示,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两项因素有关:①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②人口老龄化。由于心血管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应对和遏制我国心血管病的上升势头是摆在政府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大量的研究证明,心血管病的致病因素已经非常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等。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中,需对危险因素予以积极的干预,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衰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指出[1]: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指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人口老龄化;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③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导致非传染病相对上升.在主要传统危险因素中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家庭史、男性)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糖尿病、吸烟][1].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期望寿命逐年延长。但近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十万监测人群3年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监测资料与1017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3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危险因素各指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宣传教育,提高人群自我防病意识,使危险因素指标下降,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人数日益增加,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最新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指出[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特别是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目前冠心病治...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符合中国国情 自1997年我国提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至今已10余年.近10~20年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的人群监测结果证实,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第l位的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8.
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 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心血管病(包括脑卒中 )是我国人民死亡的首要疾病 (城市37.1 6% ,农村 2 6.33% )。而与此同时 ,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增长 ,原发性高血压 (EH)、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很快 ,吸烟率居高不下 ,血清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在全国多数地区呈现增长。可以预计 :在未来的 1 0~ 2 0年中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还将上升。积极防治刻不容缓。EH :据估计目前全国EH患者约有 1亿。而人群对EH的知晓率 ( 2 6.3% )、治疗率 ( 1 2 .1 % )、控制率 ( 2 .8% )均很低 ,致使高血压的危害远远得不到控制。对EH危险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年 (1992年至 2 0 0 2年 )变化趋势。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为 35~ 6 4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 ,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 ,在 2 0 0 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该研究对 1992年参加调查的 35~ 4 4岁人群 ,同时参加了 2 0 0 2年调查且资料完整的 12 0 3人的 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1992年至 2 0 0 2年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油三酯 (TG)变化幅度最大 ,10年间上升了 5 0 . 3%。其次为总胆固醇 (TC) ,增加了 16 . 6 %。2 10年间男女两性危险因素水平均呈增加变化 ,但女性多个危险因素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 3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 1992年的 4 1 9%上升到 2 0 0 2年的6 9. 8%。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率由 4 7. 4 %上升到 6 8. 3%。结论 :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10年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呈上升变化 ,其中血脂水平增加的幅度最大。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北京地区的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应该更加重视控制青年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演变趋势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开放政策的推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各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可能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起到不利作用。在这20年内,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预防研究有较大发展,并且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成人主要心血管病,即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近10~20年在我国的演变趋势,以估计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并为今后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一、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率与发病率冠心病通常以急性心肌梗塞(致死与非致死性)、冠心病猝死(包括极少数抢救存活的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