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神经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使得以损伤细胞再生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成为可能:内源性神经干/神经祖细胞被发现长期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的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亚颗粒细胞层(subgranular zone,SGZ)并在基础的水平上不断增殖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这一发现也最终被证实[1,2].  相似文献   

2.
成体哺乳动物脑内的神经发生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神经发生”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权威性观点。尽管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 ,Altman等开始此方面的研究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未能提出强有力的证据挑战这一传统观点。随着技术和研究手段的进步 ,1992年 ,Reynolds和Weiss首先从成年小鼠纹状体分离得到了能够在体外分裂 ,并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NSC)。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的过程称为神经发生 (neurogenesis)。1哺乳动物脑内的神经发生[1、2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神经干细胞最初位于脑室区 ,后逐渐定位于…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损伤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理论认为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发生只存在于胚胎期及出生后一段时间 ,其后神经细胞的分裂即告结束。但 1992年Reynolds等首先利用神经球法 (neurosphere)的特殊培养条件 ,先后从胎鼠和成鼠纹状体分离到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s ,NSCs) ,在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 ,EGF)诱导下分裂增殖 ,最终发现该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1] ,从而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之后 ,许多学者发现了神经干细胞 ,证实成年哺乳动物中枢存在神经干细胞 ,为急性脑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1神经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Gage…  相似文献   

4.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的某些区域存在着神经干细胞和持续的神经发生现象,特别是位于侧脑室外侧壁的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Z),局部脑缺血以后这些区域的神经发生现象明显增强,新生成的神经元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神经元在功能和结构上极其相似,且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向缺血区域迁移.这一发现为替代因生理、病理条件下丢...  相似文献   

5.
正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轴突再生能力差,在神经元损伤后可形成永久性的功能障碍~([1])。视神经是CNS中的一部分,发生损伤(如创伤、缺血或退行性疾病),则同样不能再生。目前理论认为:成熟神经元受损轴突再生失败主要在于CNS组织和神经元中的生长抑制分子的调控以及损伤后生长反应激活不足。增加细胞内在关键生长促进因素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2]),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3]),或睫状神经营  相似文献   

6.
脑缺血后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的联系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为方向的研究以促进神经再生为治疗靶点,逐渐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成年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NSC的主要脑区是侧脑室外侧壁的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ubgranuhr zone,SGZ).NSC在一定条件下可增殖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功能的修复过程,称为神经发生(neurogenesis).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神经发生现象。神经发生被认为与抑郁的缓解和受损脑功能的改善相关。神经发生有众多影响因素,其中应用广泛的抗抑郁药SSRI类药物对神经发生有促进作用。它能够刺激新生神经细胞增殖,诱导新生神经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并且对细胞的成熟、树突生长及突触形成均有影响。相关研究认为SSRI类药物通过介导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各种分子途径对神经发生造成影响。本文就神经发生的定义、SSRI类药物对神经发生各个时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其应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侧脑室外侧壁的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颗粒下层是所有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的2个神经干细胞富集区,其他区域如脊髓、隔区、纹状体等也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目前应用神经干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已形成两种思路:移植外源性干细胞的“替代治疗”策略和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补充治疗”策略.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来源稳定可靠、无伦理道德问题、无免疫排斥反应、无致瘤性等优势,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及近年来的活化策略作一简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的大脑是一个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超过1×1014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的器官。神经元是一组异质的电活性细胞,形成大脑复杂电回路的框架。然而,神经胶质细胞约占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所有神经细胞的一半,主要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OL)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提供营养支持。近二十年来,“三联突触”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概念强调星形胶质细胞是突触的组成部分,并在接受神经元信号后以反馈方式调节神经元活动。自此,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触调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质性的修改。本综述总结了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和OL谱系细胞)如何影响和重塑大脑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最新重要发现。我们的综述强调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串扰的细胞和分子方面,并提供了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异常突触通讯如何导致神经病理学的额外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且在整个成年期有持续的神经发生。中风能使齿状回颗粒下层和脑室下层的神经发生增加。新产生的神经元能够迁移到损伤区并表达已死亡神经元的标记物。这些研究为脑损伤后的自身修复带来了希望。本文作者主要对成年神经发生和调节以及中风诱导的神经发生和调节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中风或其他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仍然能够产生新生神经元的发现点燃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神经发生。目前认为研究成年后的神经发生对进一步了解大脑功能和衰老,脑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体神经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每个阶段都受细胞内在基因表达程序和细胞外微环境因素的精细调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代表了一类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因子,是控制成体神经发生的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增殖潜能以及分化潜能的细胞 ,它来源于室管膜细胞 ,存在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脑室系统周围的广泛区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 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 ,EGF)。在成功地培养了神经干细胞之后 ,它被用来进行移植治疗 ,同时借助外界某种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干细胞激活 ,促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成。向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的移植…  相似文献   

13.
中以"Traumatic brain injury; Neurogenesis; Hippocampus; Subventricular zone; Cerebral cortex"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的神经解剖部位为神经发生区域海马和脑室下区以及非神经发生区域大脑皮质,文章内容与创伤和成年神经细胞再生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13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成年个体神经系统存在神经细胞再生,适度的创伤能够刺激海马和脑室下区的神经细胞再生,神经细胞再生有助于海马神经功能的修复,一些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外界因素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大脑皮质中可能存在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前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能会再次进入细胞周期从而诱发神经细胞再生,可能对于脑损伤修复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视网膜神经变性,且视网膜神经变性发生在微血管病变之前。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变性(diabetic retinal neurodegeneration,DRN)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炎症、氧化应激、谷氨酸积累、自噬、神经营养因子下调及凋亡等。目前,针对DRN的治疗尚不够明确,近年来DRN靶向药物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普瑞巴林、毛兰素、白藜芦醇、槲皮素、叶黄素、烟酰胺、胍丁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活剂、乙酰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β-神经生长因子、生长抑素、Raf-1激酶抑制蛋白等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减轻DRN进展,有望为将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诊疗方案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5.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介质。在兔的暴发性肝功衰竭模型中,证实了肠道细菌是循环中GABA的主要来源。在肝性脑病综合症中,GABA神经介质系统参与并介导了抑制性神经活动。作者对此作了检测。方法共检测了145例急、慢性肝细胞性疾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GABA样活性的测  相似文献   

16.
酪氨酸神经肽(NPT)是一种36肽,最近已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由神经介导的冠状动脉痉挛不一定都与紧上腺素能神经有关。在许多其他器官中,此种血管收缩作用是由一种以调节肽作为神经递质的植物性神经所引起的。以往,在人心脏中未发现有这种典型的调节肽能神经。最近作者发现,人心脏中存在着此种新分离出来的哺乳动物神经肽-酪氨酸神经肽。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参与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等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的调节,并在较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在哺乳动物体内,NO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合成,NOS分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oxide synthase,nNOS)、血管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3种亚型,其中nNOS和eNOS合称为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主要在神经和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生理状态下产生低浓度和中等浓度水平的NO.iN-OS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并能够产生高浓度的NO[1].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及胚胎发育学的热点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是不可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将只能由神经胶质爬行替代,遗留难以弥补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而神经千细胞特别是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神经千细胞对以上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深入,必将为神经系统损伤性、退行性疾病的彻底治愈,甚至神经移植治疗带来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侵犯骶神经致会阴区神经病理性疼痛,1例为左侧乳腺癌侵犯臂丛神经导致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4例均接受患侧损伤和疼痛节段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显微镜下用双极电凝切开病变节段脊髓背根的入髓区。随访2年以上,分别于术后2周、术后每半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2周,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缓解>75%。随访2年,疗效满意率逐渐下降,2例疼痛缓解>75%,1例疼痛缓解60%,1例术后6月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同侧下肢深感觉障碍3例,痛觉过敏2例,在术后6月随访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是一种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可塑性 (plasticity)是指在环境变化或受伤时 ,神经具有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应变化能力。低等动物CNS的可塑性很强 ,高等动物则减弱 ,哺乳动物更弱。脊髓是CNS的低级部位 ,与脑一样具有可塑性。笔者侧重讨论影响脊髓可塑性的若干因素。1 髓鞘相关神经突起生长抑制物及其抗体CNS损伤后再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CNS髓鞘存在突起生长抑制分子[1] 。近来证据提示髓鞘相关神经突起生长抑制物可限制脊髓的侧枝发芽 (抑制再生 )。生长相关分子 (特别是生长相关蛋白 )是出芽反应的重要决定因子。出芽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