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本体感觉训练组、针刺治疗组、本体感觉结合针刺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调查问卷评分、简化疼痛量表评分(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本体感觉功能评定。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后,3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NDI评分、简化MPQ评分、本体感觉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显示结合治疗组较单纯本体感觉训练组和单纯针刺治疗组在NDI评分、简化MPQ评分降低幅度更大,本体感觉功能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和针刺治疗均可促进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恢复,二者结合可更有效的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功能障碍状况,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症状,促进患者颈椎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69-5670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颈部康复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79;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颈部康复操训练来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疾病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稳定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颈椎功能和姿势矫正的影响。方法: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及理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椎稳定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颈痛强度评分(VAS)和颈椎残疾指数(NDI)对2组患者的疼痛、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测量颅椎角(CVA)评估头部前倾角度;通过颈头移位试验评估颈椎关节位置感。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VAS、ND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CVA显著增加(均P<0.05),观察组颈椎向前、后、左、右运动的复位位置差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对照组向前、后、右运动的复位位置差值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的VAS、NDI、CVA及颈椎向前、后、右运动的复位位置差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颈椎稳定运动训练可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关节位置感,矫正头部前倾姿势,减少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郑旭  邱玲  张敏  张吉  李川雄  李媛  何流  曾帅  刘波  罗丹 《中国康复》2017,32(1):17-19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配合针刺加牵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针刺、牵引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10次、20次后状体征积分、NDI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10次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次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恢复或纠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型颈椎枕在颈椎病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2组患者均行颈椎病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应用沙袋或佩戴颈托,观察组应用改良型颈椎枕,根据患者个体需求,选择合适型号的颈椎枕,观察2组患者颈部切口疼痛、颈部舒适度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部切口疼痛、颈部舒适度、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改良型颈椎枕应用于颈椎病术后患者,保持有效的颈部制动,减轻切口疼痛,提高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刮痧对颈型颈椎病疼痛和颈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2—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初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门诊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刮痧疗法。干预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the neck disabilit yindex,NDI)对患者的疼痛和颈椎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PQ疼痛量表各条目和总积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MPQ疼痛量表各项条目和MPQ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有3例患者首次刮痧时有晕刮现象,对照组未发现有其他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刮痧和推拿均可明显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刮痧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优于推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59-360
目的探究逐瘀颈康汤加味联合颈三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三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逐瘀颈康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的左、右侧屈及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颈康汤加味联合颈三针治疗可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与合理用枕对颈椎曲度异常患者恢复生理曲度的临床价值,为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选取有明显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行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加牵引治疗,住院治疗2周,出院指导功能锻炼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X线变化。结果:2组2有效率及X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与颈椎牵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优于单纯的牵引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手法治疗和物理治疗均可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但两种治疗方式对颈型颈椎病的即刻和短期疗效比较鲜有报道.目的:比较单次手法治疗和物理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活动的即刻和短期疗效.方法: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手法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各接受1次治疗.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压力疼痛阈值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患者治疗前、后10 min(即刻疗效)和治疗后第2天(短期疗效)的情况.结果与结论:手法治疗组患者在单次治疗后的10 min和第2天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压力疼痛阈值增加,颈椎各方向关节活动范围均增加(P<0.05);物理治疗组患者在单次治疗后的10 min和第2天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在治疗后第2天,颈椎左/右侧屈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增加(P<0.05);在治疗后的10 min和第2天,手法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物理治疗组,压力疼痛阈值均高于物理治疗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物理治疗组(P< 0.05).结果表明单次手法治疗对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压力疼痛阈值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即刻效果和短期效果均优于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整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颈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C3-6棘突及周围压痛点辅以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上述治疗均每天进行1次,共持续治疗14d。于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颈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及NDI指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53±0.63)分、(2.92±0.89)分]、NDI指数[分别为(23.70±2.87)%、(25.02±2.9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联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改善其颈椎活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针刺治疗前、后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中位频率值(MF)的变化,并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及中频电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颈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对其颈部肌肉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 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1.87±0.99)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7.4±16.1)s]、后伸持续时间[(86.1±10.8)s]及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00±0.95)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8.5±23.1)s]、后伸持续时间[(91.6±19.7)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照组患侧颈伸肌MF值[(70.77±10.44)Hz]及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73.21±9.41)Hz]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并以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可通过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其短期疗效与颈椎牵引、中频电联合疗法类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温针灸在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并被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94.50% VS 80.0%),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遇寒加重评分与颈部残障指数(ND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取得显著效果,颈椎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探讨“蠲痹益颈方”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予自拟方“蠲痹益颈方”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4个时间节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简称 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简称 ND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及治疗2周后随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各自进行组间比较,得出蠲痹益颈方及颈复康颗粒均能缓解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部障碍及颈肩部症状(P<0.05);蠲痹益颈方在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方面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及颈肩部症状方面疗效要优于颈复康颗粒(P<0.05);蠲痹益颈方能够有效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结论 蠲痹益颈方在缓解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及颈肩部症状方面的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卧位颈椎保健操治疗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 在老年人群中筛选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采用自编卧位颈椎保健操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9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对入选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经9周治疗后,入选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临床治愈显效率为51.4%,总有效率为94.4%,总体疗效满意。 结论 卧位颈椎保健操对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增强颈椎功能,并且该疗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值得在颈椎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定肌训练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其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治疗,观察组44例,其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结果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在各个方向上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在各个方向上数值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虎符铜砭刮痧干预颈椎病( CS )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河南省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收治的 CS 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5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颈部功能和颈椎活动度。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颈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颈椎后伸、前屈及左右旋转、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干预颈椎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某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14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中药熏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针灸理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颈椎相关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病评分标准(CASC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针灸理疗配合中药熏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患部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与针灸联合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治疗,试验组采取颈椎牵引+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为24.67±5.58,显著高于对照组21.31±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牵引与针灸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部功能,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疗法联合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NTC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中频电疗、超声等物理因子干预及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关节角度测量器对2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3周后发现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89.05±5.84)分]及NDI评分[(24.16±3.4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椎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角度[分别是(36.51±3.24)°,(31.32±3.4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能进一步减轻NTCS患者临床症状,纠正颈椎异常姿势,但在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方面较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03-5305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6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且疼痛程度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