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7岁,61 kg,孕36+周,因"呼吸急促2天,血压升高1天"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7.0℃,BP 180/120mm Hg,HR 106次/分,RR 40次/分;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半坐卧位,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哕音,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心影普大型重度增大,心胸比0.66.心脏彩超: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轻度肺动脉高压,左右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少量心包积液,EF 53%.吸氧后动脉血气分析:pH 7.32,PCO2 44.9mm Hg,PO2 79.2 mm Hg,HCO-3 18.5 mmol/L,SO2 94%,BE-7.4 mmol/L.血电解质:Na+ 133.8 mmol/L,K+ 4.0mmol/L,TCO2 16.3 mmol/L,Mg2+ 2.1 mmol/L,Ca2+2.01 mmol/L.入院诊断:(1)G3P2 36+周双胎妊娠;(2)重度子痫前期;(3)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心衰Ⅲ度;(4)低蛋白血症.患者入院后行面罩吸氧、解痉、镇静、降压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强心、利尿,纠酸补钾等治疗,拟改善心功能后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改良三尖瓣环成形技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连续158例左心系统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环成形手术治疗.158例患者中,男74例,女84例;年龄(47.3±12.0)岁.肺动脉收缩压(53.4±19.8)mm Hg(1 mm Hg =0.133 kPa).三尖瓣轻度反流患者66例(41.8%),中度反流54例(34.2%),重度反流38例(24.0%).术前轻度反流组三尖瓣瓣口直径(38.2±4.9) mm,中度反流组(47.0±11.6) mm,重度反流组(44.5±8.9) mm,P<0.001.轻、中、重度反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59±0.08、0.59±0.06、0.58±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三尖瓣成形手术适应证为中-大量三尖瓣反流或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病例(肺动脉收缩压>40 mm Hg).应用Cosgrove-Edwards成形环进行改良三尖瓣环成形术,在经典术式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小号三尖瓣成形环和隔瓣部分固定技术.通过多元回归和生存分析方法,评价近、中期疗效.结果术后少、中、大量反流组病例三尖瓣环缩小值分别为(12.4±5.6) mm、(20.8±11.5)mm、(18.6±8.3) mm,三尖瓣环少量反流组瓣口直径环缩幅度显著小于中、重度反流组(P<0.001).术后早期中量反流组1例患者死亡.术后157例患者获得中期随访,随访中位数为49.1个月.随访期间3例出现三尖瓣中、大量反流,其中,术前中度反流组1例,重度反流组2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中期随访中9例死亡,其中术前轻度反流组3例,中度反流组2例,重度反流组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应用Cosgrove-Edwards成形环进行改良三尖瓣环成形术治疗左心系统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72例PA/IVS患儿(婴),生后1天~5.2岁.平均(1.3±0.6)岁;三尖瓣(TV)中到重度反流58例;均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首次就诊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行BT分流术(A组)16例;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切开后跨瓣补片术加或不加BT分流术(B组)33例;镶嵌治疗方法,闭式肺动脉瓣口的疏通术加或不加BT分流术(C组)22例.其中有16例已完成二期手术.结果 术后死亡10例(13.9%),其中行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流出道的疏通再加BT术者6例,镶嵌治疗者2例.术后随访,超声检查显示肺动脉瓣的跨瓣压差15~39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23±5)mm Hg;三尖瓣反流明显改善,中度反流11例,轻到中度13例,其余均为轻度.术后随访2~5年,8例双心室修补,5例中度的三尖瓣反流加重到重度,右心室严重的发育不良者已行1 1/2心室修补,2例分别完成了单纯BDG和Fontan术.结论 PA/IVS的治疗方法中体肺动脉分流术(MBTS)是常用的姑息手术方法,首次就诊镶嵌治疗方法优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方法纠治,随访三尖瓣的Z值和右心室发育情况决定双室修补、1 1/2心室或Fontan术.  相似文献   

4.
病例1 患者,女性,36岁,孕23+3周,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因咳嗽10 d,伴夜间不能平卧及呼吸困难1周入院.术前检查:神智清楚,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13次/min,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min,心功能Ⅳ级;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期3级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 cm~2)伴轻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彩超估算肺动脉收缩压130~145 mm Hg);血常规示血红蛋白浓度103 g/L;肾功能检查示肌酐30 mmol/L.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50岁.断续咯血10年余,气喘1月余.查体: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kPa),右季肋区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不吸氧动脉血气分析示血氧分压55 mm Hg. 胸部CT(图1、2)示肺动静脉畸形,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增粗,左下肺动脉增粗;经右侧股静脉行肺动脉造影术,提示右肺动脉明显增宽,直径40 mm,右下肺动脉-左心房可见一异常通道,直径38 mm,血流速度快,平均主肺动脉压85 mm Hg.心脏彩超示肺动-静脉瘘,重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中度、二尖瓣轻度反流.  相似文献   

6.
<正>孕妇,35岁,160cm,70kg,孕28+周,因"停经28+周,心慌、胸闷、气喘2d"入院。14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未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可进行轻度体力活动。此次怀孕,孕15+周擅自减少华法林用量。急诊入院时,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射血分数65%,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人工机械瓣狭窄(约0.5cm2),左心房轻度增大,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考虑人工机械瓣卡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采用改进瓣环成形技术加用人工毡条加固的方法进行三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76例平均年龄53.3岁。合并左心瓣膜疾病的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手术。其他病变包括:二尖瓣病变52例,主动脉瓣病变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病变19例,左房血栓22例,房颤73例。心功Ⅱ级6例,Ⅲ级47例,Ⅳ级23例。行二尖瓣置换52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9例,左房血栓清除22例,左房折叠21例,左心耳缝合68例。左心病变处理完,心脏复跳后进行三尖瓣成形。先对隔前交界进行折叠环缩,用3-0带垫片双头针prolene线,在交界区作水平褥式缝合并打结。进出针均在瓣环上,缝合距离隔瓣5~6 mm,前瓣10 ~ 12 mm。然后按类似DeVega成形方法对后瓣瓣环区域重建,从前后交界前叶侧开始,顺时针方向缝至隔后交界隔叶侧,于三尖瓣瓣口中置入27 ~ 29 mm测瓣器行打结,再取3~5 mm宽毡条用两根2-0 prolene线间断缝合,对已环缩后瓣部分进行加固。生理盐水注射若无明显反流,完成手术。术后1周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出院后每6个月进行复查。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中心静脉压明显降低,由术前16 mm Hg(1 mm Hg =0.133 kPa)降至术后8 mm Hg(P =0.0021);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59 mm Hg降至术后24 h的41 mm Hg,P=0.038。术后7天超声心动图检查56例三尖瓣无反流,18例三尖瓣微量或少量反流,2例三尖瓣中量反流,无残余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右房室直径较术前明显变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右心功能不全体征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随访1~36个月,除1例三尖瓣反流由出院时轻度变成中度外,其余均无明显变化。患者复查时均无明显肝淤血或双下肢水肿。结论 采用改进的瓣环成形方法,合理地保留了重建后三尖瓣的外形,使不均匀扩张的三尖瓣的各个部分都得到改善,继而增加了三尖瓣前叶和隔叶在收缩期的对合面积。既保留了自体三尖瓣环的弹性,也减小了远期因缝线松脱断裂导致关闭不全复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加重3个月"入院。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中度狭窄,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心耳血栓形成。腹部超声检查示:肝硬化伴结节,脾大。谷氨酰转氨酶107 U/L,血小板44×109/L,白细胞2.33×109/L,凝血酶原时间14.6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  相似文献   

9.
病婴 男,1 d.体重3,45 kg.脐带绕颈一周剖腹产,无产伤及窒息史,阵发性发绀6 h.查体:体温36.9℃,心率130次,min,呼吸54次/min,血压59,36mmHg(1 mm Hg=0.133kPa).神智清,反应欠佳,口唇发绀明显,心前区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不大.鼻导管吸氧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0.40~0.70.辅助检查:白细胞24.2×109/L,淋巴细胞0.16,中性粒细胞0.80,血培养阴性.X线胸部正位片示心影增大成球形(图1).心脏彩色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继发孔1.1 cm,右向左分流),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中一重度反流,右心室发育差,右心室高压.二尖瓣轻度反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5个月前因白塞病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外院行主动脉瓣置换(AVR)术,并积极免疫抑制治疗,现出现严重瓣周漏,转入我院.既往口腔及外阴部溃疡反复发作.查体体温36.6℃,血压109/39 mm Hg( 14.5/5.2 kPa),窦性心律,心率78次/min.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机械瓣音清晰,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泼水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机械瓣启闭功能正常,AVR术后瓣周漏,瞬时反流量20ml;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64 mm;二尖瓣及三尖瓣均存在中度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短轴缩短率0.29,射血分数0.58.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9岁.胸闷、气短10年,加重1周.高血压病史20余年.查体:心率120次/rain,血压101/56 mm Hg(1 mm Hg=0.133 kPa);心律绝对不齐.心脏超声示二尖瓣狭窄(瓣口0.8 cm2),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左心房内附壁血栓;升主动脉内径35mm,左心房54 mm,左心室58 mm,射血分数0.28,肺动脉收缩压70 mm Hg.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狭窄90%,回旋支远段狭窄8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利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近、中期效果. 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 1年9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共有4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左心瓣膜置换术并同期置人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2例、女29例,平均年龄49(21~67)岁.术前合并心房颤动38例,合并左心房血栓13例;三尖瓣微量反流2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1例,重度反流2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门诊随访(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三尖瓣反流情况. 结果 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改善2~3级,心功能Ⅰ级和Ⅱ级共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随访6~27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术后6个月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微量反流和轻度反流共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右心测值较术前明显缩小,右心室横径由术前20 mm降至术后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其近、中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49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男29例,女20例;年龄1个月~ 14岁;体质量3.2 ~47.0 kg.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26例.术前跨瓣压差45~123 mm Hg(1 mm Hg =0.133 kPa),平均(74.9±20.4)mm Hg.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4例,伴有中—重度反流4例.伴其他心内畸形33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瓣上环等.行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31例,主动脉瓣成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Ross手术1例,Ross-Konno手术2例,Konno+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术后随访2~55个月,平均20个月.评估患儿心功能、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及瓣膜反流程度.结果 死亡1例,生存患儿术后心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0.69±0.10,短轴缩短分数0.38±0.09.术后跨瓣压差20 ~ 73 mm Hg,平均(38.6±15.8)mm Hg,较术前降低(36.2±18.3)mm Hg(P <0.001).40例患儿行主动脉瓣交界切开和成形,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为无或轻微8例,轻度25例,中度7例.1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后因切开处复粘连再次行交界切开术.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儿如无明显反流,可行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或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如果反流中度以上,则需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者,21岁,体重60 kg.因停经27+3周,发现胎儿死于子宫内后2 d入院.患者主诉平时剧烈活动可诱发明显心悸和呼吸困难.查体:神志清楚,营养状况一般,勉强平卧,可见明显杵状指.听诊: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可闻及第2心音亢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139次/min,双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ST-T改变(Ⅱ、Ⅲ、V2~3导联ST段压低,V1~5导联T波高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肺动脉高压[估计肺动脉收缩压110 mm Hg(1mm Hg=0.133 kPa)],肺动脉增宽;风湿性心脏病样改变:轻度二尖瓣狭窄,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肥大,右心肥大,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胸部X光片示双肺淤血.腹部B超示:胎儿死于子宫内.诊断:孕27+3周,胎儿死于子宫内,重度肺动脉高压.拟在全麻下行剖宫取胎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活动后气促、乏力20余年,加重伴下肢水肿1年"入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左向右分流为主双向分流,多瓣膜联合病变: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重度反流伴中度狭窄,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轻度反流,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心房、右心室显著增大(图1);房颤心律;肺动脉收缩压60 mm Hg,肺血管阻力升高,Wood指数3.1,Qp/Qs=1.7:1。围术期口服贝前列素、地高辛、利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rficiency,AI)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伴随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在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后的转归,判断在此类患者中,轻中度或中度FMR(2+<FMR≤3+)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74例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舒张期未径(LVEDD)≥70 mm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并伴2+<FMR≤3+的患者.男61例,女13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围手术期详细临床资料.术后进行随访.计算FMR术前/FMR术后比值,对年龄、性别、体质量、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房颤、LVEDD、LVEF、左心房内径(LAD)、肺动脉压(PAH)、二尖瓣对合点与瓣环水平间距离(CPMA)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8.1%.术后平均随访(14.9±7.7)个月,随访率83.8%.随访期间死亡5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MR术前/FMR术后与年龄、性别、体重、LVEDD≥75 mm、LVEF≤0.30、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不相关.而PAH≥50mm Hg(1 mm Hg =0.133 kPa)、LAD≥50 mm、CPMA≥15 mm、术前房颤与FMR术后改善呈负相关.结论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如PAH≥50 mm Hg、LAD≥50 mm、CPMA≥15 mm、术前房颤,其伴随的轻中度或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通常不会改善甚至加重,应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同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自体心包“C”形环三尖瓣成形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心包"C"形环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2~57(43.80±12.20)岁。三尖瓣轻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7例,重度反流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和/或左心房血栓清除。术中用0.8%戊二醛固定15 min的自体心包片制作"C"形环,间断褥式缝合"C"形环至三尖瓣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随访患者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11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住院时间15~28(21.10±3.80)d。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18.50±7.0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因三尖瓣反流或狭窄需再次手术者。术后有10例检查仍有三尖瓣反流,其中轻度反流9例,轻-中度反流1例,无重度反流。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降低(Z=-2.81,P<0.05)。术前与术后右心室内径[(19.95±5.11)mm vs.(21.57±12.81)mm,P=0.705]、右心房内径[(37.55±6.79)mm vs.(35.55±5.22)mm,P=0.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心包"C"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方法 1998年6月至2008年3月,22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者接受分期TCPC.本组中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狄窄9例,合并肺动脉闭锁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十字交叉心,肺动脉瓣狭窄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左心窒发育不良,肺动脉闭锁,房室瓣少-中量反流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双向Glenn术后伴吻合口狭窄房室瓣大量反流1例;镜面右位心,功能性单心室,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体肺侧支,双侧双向Glenn术后2年,右下肺动-静脉瘘1例;三尖瓣闭锁并肺动脉狭窄4例;三尖瓣闭锁伴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1例;镜面右位心,右心室双出口,窒间隔缺损,左心室发育小良,功能性单心房,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少量反流,粗大体肺侧支1例.第一期体肺分流术后,二期双向Glenn术5例,第一期单侧或双侧双向Glenn手术17例.行双向Glenn手术的年龄为(5.9±4.4)岁,Glenn术前肺动脉压为17~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房室瓣膜关闭不全3例;一期手术前Nakata指数小于200 mm2/m2者4例.接受TCPC术平均年龄为(9.6±4.9)岁,与双向Glenn术间隔时间(3.7 ±1.2)年,术前经上腔静脉置管测得肺动脉压力均小于15 mm Hg.全组22例均采用心外管道TCPC,房窜瓣成形1例.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为4.5%.死亡病例为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第一期体肺分流术后,二期左肺动脉成形双向Glenn术后5年第三期行TCPC,术后左肺反复多次大出血死亡.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中心静脉压12~18 mm Hg.出院前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为90%~96%,活动量明显增加,发绀及气促症状消失,心功能均为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 对于高危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分期TCPC,可以使更多有高危因素不能行Fontan手术的患者得到救治的机会,扩大手术适应证,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和评估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病儿采用双调转(Double-Switch)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8月至2008年12月采用Double-Switch手术行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5个月至6.3岁,平均(31±18)个月;体重6~28 kg,平均(13.1±6.5)kg.室间隔缺损(VSD)为膜周型15例,远离大动脉1例,肺动脉下5例.轻度二尖瓣反流2例,中度反流2例.采用Senning+Rastelli手术方法 .13例右心室与肺总动脉的连接采用牛颈静脉管道.结果 全组均生存.体外循环转流156~287 min,平均(202.0±35.8)min;主动脉阻断93~161min,平均(138.0±19.8)min.均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防2~5年,上腔静脉流速增快3例(1.8~2.2)m/s,其中1例术后2.6年再次手术解除上腔静脉梗阻,余2例在随防中;肺静脉回流均无明显梗阻;牛颈静脉管道通畅,解剖右室流出道连接处梗阻2例,压力阶差在30~45 mm Hg(1 mm Hg=0.133kPa),尚在随防中.结论 Double-Switch手术纠治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的复杂型先心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需进一步随访,以观察这类复杂手术方法 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病人 女,43岁.发热、咳嗽、胸闷、气促1月余.查体:体温38.5℃,呼吸22次/min,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肿瘤扑落音.超声心动示左心房明显增大,其内可见一57 mm×33 mm大小中强回声团块(图1),占据左心房大部分空间,随心动周期摆动,舒张期突入二尖瓣口,收缩期退回左心房.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