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40岁.因"左上腹隐痛9个月余"于2008年4月3日收入我科.外院骨髓象检查:毛细胞异常增生,占0.415,血小板散在可见.免疫分型:CD103+细胞74.7%,CD11c+细胞95.6%,CD25+/CD15+细胞0.3%,CD19+细胞94.9%,CD20+细胞95.5%,HLA-DR+细胞95.7%,CD5、CD10均阴性.胸腹CT:两侧胸膜增厚,淋巴结未见肿大,脾脏肿大.外院诊断为"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给予干扰素-α(IFN-α)治疗9个月.入院前2个月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伴齿龈出血.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扪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肝脏肋缘下未及,脾脏脐上2 cm.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0岁.因"左上腹隐痛9个月余"于2008年4月3日收入我科.外院骨髓象检查:毛细胞异常增生,占0.415,血小板散在可见.免疫分型:CD103+细胞74.7%,CD11c+细胞95.6%,CD25+/CD15+细胞0.3%,CD19+细胞94.9%,CD20+细胞95.5%,HLA-DR+细胞95.7%,CD5、CD10均阴性.胸腹CT:两侧胸膜增厚,淋巴结未见肿大,脾脏肿大.外院诊断为"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给予干扰素-α(IFN-α)治疗9个月.入院前2个月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伴齿龈出血.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扪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肝脏肋缘下未及,脾脏脐上2 cm.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胡军  吴克雄  常丽 《临床荟萃》2004,19(20):1181-1181
患者 ,男性 ,34岁 ,因左腰部疼痛伴肉眼血尿 1个月 ,收治我院。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 ,肝脾未触及 ,左侧腹部轻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腹部CT检查 :左肾体积增大 ,肾实质内可见不规则肿块 6cm× 5cm大小 ,考虑肾癌可能。术前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未见异常。术中发现 :肿物位于左肾上极 ,无完整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 ,肾门部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 :左肾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型 ,浸透肾被膜 ,侵及左肾上腺 ,肾门淋巴结 2枚受累。免疫组化 :白细胞共同抗原 (LCA) (+) ,CD2 0 (…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 2岁。因间断发热4个月,伴右腋下淋巴结肿大、腹水1个月于2 0 0 2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于2 0 0 2年8月出现发热,体温39℃以上,伴乏力、全身水肿,右季肋区胀痛,12月7日在外院查血常规示WBC 14 .2×10 9 L ,Hb 12 7g L ,BPC 36×10 9 L。胸部X线检查:左侧胸腔积液、胸膜部分粘连。腹部B超:大量腹水。查体发现右腋下淋巴结4cm×4cm ,质中、轻压痛、活动尚可。腋下淋巴结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淋巴结滤泡内外细胞LCA阳性,滤泡细胞CD79a、CD2 0 阳性;滤泡间少量细胞示CD3及UCHL 1阳性;滤泡外少量细胞Bcl 2阳性;滤泡间既有κ也…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性,41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闷、气短伴间断低热4个月。查体: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无压痛;最大者位于颈部,大小4 cm×3 cm×3 cm。CT及B超检查示纵隔、肝门、胰腺周围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脾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9×109/L;结缔组织抗Ro-52强(+),抗核抗体弱(+),抗酸抗体(-),结核抗体(-);CA125 271.2U/ml。骨髓流式细胞检测:异常细胞约占核细胞21.1%,CD2、CD5、CD8和CD3  相似文献   

6.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4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1个月前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无反酸、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发热、贫血、乏力及消瘦,近期无外伤史。体格检查:体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腹软、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小板:258×10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5岁。因"咳嗽半个月"于2010年5月27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稍粗,未及啰音。CT及X线检查示:前纵隔占位,两肺多发病灶(图1、图2)。纵隔肿块穿刺病理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化:AE1/AE3(+),CAM5.2(+),desmin部分(+),MSA灶性(+),CD34(-),CD117(-),α-SMA(-),CD20(-),CD5(-),bc12(-)。肺部肿瘤多发,两侧肺叶广泛累及,前纵隔内存在大肿块,考虑为纵隔恶性肿瘤肺转移。结合免疫组化,确诊为纵隔梭形细胞癌肺转移。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62岁, 因"发现淋巴结肿大21个月, 关节肿痛20个月, 皮疹、发热1个月"于2017年10月19日入院。入院前就诊于多家医院, 先后被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并急性炎症、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类癌综合征等, 予对症治疗临床症状无缓解。入院查体:面部、双手、双小腿及足部散在大小不一淡红色皮疹, 部分皮肤破损、脱屑, 双手指关节粗大、握拳困难。颈部、腋窝、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大者约1.5 cm×1.0 cm, 质韧, 活动度差, 无压痛。腹软,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甲乙线8 cm、甲丙线11 cm、丁戊线0 cm, 质韧, 表面光滑, 未触及包块。血常规:WBC 6.75×109/L, HGB 68 g/L、PLT 239×109/L。IgG 23.5 g/L,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 λ型, 蛋白电泳γ球蛋白38.6%。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示继发性贫血。骨髓细胞免疫分型:B细胞及NK细胞未见明显异常表型, 可见T淋巴细胞群, 具体表型CD3dimCD4+CD8-CD7-CD2+CD5+TCRγ/δ-, 占淋巴细胞18.96%, CD7表达缺失, 表型异常。骨髓细胞TCRβ、TCRγ及TCRD基因重排均阳性, IgH基因重排阴性。染色体核型:46, XY[20]。行颈部左侧淋巴结活检, 可见被膜增厚, 未见明显淋巴滤泡, 小淋巴细胞增生, 结合免疫组化, 以T细胞增生为主。免疫组化:CD20(+), CD79α(+), CD3(+), CD5(+), CD10(+), BCL-2(部分+), CK-pan(-), CK5/6(-), Vimentin(+), Ki-67(30%~40%+)。病理送至天津某医院会诊示:结构破坏, 小淋巴细胞广泛增生, 胞核圆形或轻度不规则, 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散在分布, 可见一类大细胞, 胞质丰富, 胞核多不规则, 核仁明显, 可见双核和多核。免疫组化示大细胞CD30(+), CD15(少数+), CD45(-), PAX5(弱+), Fascin(+), MUM1(+);原单位免疫组化示大细胞CD20(-)。背景中的小淋巴细胞:CD2(较多+), CD4(较多+), CD8(少数+), CD7(-)。诊断:(左颈部淋巴结)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为主型。考虑会诊结果与临床不符, 标本送北京某医院淋巴瘤病理专家会诊, 镜下见:淋巴结被膜纤维化、增厚, 边缘窦开放, 窦组织增生, 淋巴滤泡不明显。血管增生明显, 内皮肥胖。淋巴样细胞弥漫增生, 部分似有结节状结构(图1A)。增生细胞体积中等偏小, 胞质丰富、淡染, 核略不规则、深染。散在大细胞, 单核或双核, 可见核仁, 部分呈R-S细胞样(图1B), 胞质丰富的组织细胞增生明显。加做免疫组化:CD4(+), CD21(FDC扩大), CXCL13(+), PAX5(大细胞+), PD1(+), CD30(散在+), BCL6(-), CD7(-), CD8(-), 原位杂交:EBV-EBER(散在大细胞+)。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2 3岁。因反复发热半年 ,腹上区饱胀 2月余于2 0 0 3年 1月 7日入院。患者曾于外院检查发现“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 ,白细胞正常 ,腹部B超检查显示脾脏明显肿大 ,肝脏略大” ,经激素治疗有效。入院后查体 :脾达脐下约 3cm ,右界达腹直肌外缘 ,质中等 ,有压痛。血常规 :WBC 3.0×10 9/L ,RBC 3.38× 10 12 /L ,Hb 115g/L ,BPC 13× 10 9/L。腹部B超检查显示肝、脾肿大 ,脾内有不均质回声区。骨髓涂片见分类不明细胞占 0 .16 0 ,考虑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性大。1月 15日行脾脏切除术 ,并取小块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脾脏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DsRed小鼠淋巴细胞输注加全身辐照(TBI)建立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C.B10-H2b/LilMcd (C.B10)小鼠模型, 分析C.B10 AA小鼠模型中病理性T细胞在不同器官的动态归巢过程及特征。方法通过异体淋巴细胞输注加TBI建立AA小鼠模型, 以TBI组为对照, 分析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数, 验证造模效果。在造模的第3、6、9、12天, 处死小鼠并收集骨髓、脾脏、淋巴结和胸腺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DsRed+ T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效应记忆T细胞(TEM)、中央记忆T细胞(TCM)、初始T细胞(na?ve T)和效应T细胞(TEFF)的比例。PCR Array分析AA小鼠不同组织内DsRed+病理性T细胞活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结果与TBI组相比, AA组小鼠在造模第9、12天出现严重骨髓衰竭, 第12天时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AA组小鼠骨髓、脾脏、淋巴结内DsRed+ T细胞比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骨髓中的DsRed+ T细胞比例在第3、6天低于脾脏与淋巴结, 但在第12天时高于脾脏与淋巴结(P值均<0.05)。整个骨髓衰竭形成过程中, 胸腺中DsRed+T细胞比例均最低。在第12天时, AA小鼠骨髓、淋巴结和脾脏单个核细胞中, DsRed+CD3+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91.38±2.10)%、(39.78±6.98)%、(67.87±12.77)%, 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sRed+CD3+CD8+ T细胞比例分别为(98.21±1.49)%、(94.06±4.20)%、(96.29±1.2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第9、12天, AA组小鼠骨髓中几乎所有的DsRed+CD4+ T或DsRed+CD8+ T细胞均为TEM, 而淋巴结中包括TEM、TCM以及na?ve T。PCR Array结果显示:骨髓中DsRed+CD4+或DsRed+CD8+ T细胞中CD38、IFN-γ、LAG3、CSF1、SPP1及TNFSF13B表达增高, 但DsRed+CD4+ T细胞中FOXP3、CTLA4表达降低。结论 DsRed小鼠淋巴细胞输注可导致C.B10小鼠发生骨髓衰竭, 并可以在该AA模型小鼠中追踪DsRed+病理性T细胞。在C.B10 AA模型小鼠体内, DsRed+CD8+和DsRed+CD4+ T细胞先归巢到脾脏与淋巴结, 在其中扩增分化, 最终转运至骨髓并转化为TEM。胸腺对异体T细胞的归巢过程更具抵抗性, 提示胸腺在免疫介导AA模型的骨髓衰竭过程中可能是一个免疫豁免部位。在C.B10 AA模型小鼠的骨髓衰竭形成过程中, 归巢到骨髓的DsRed+病理性T细胞较迁移到脾脏与淋巴结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免疫活性, 而免疫抑制活性则减弱。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病例 1,男性 ,2 4岁 ,因持续性高热伴剧烈头痛6d入院。入院查体 :T 39.4℃ ,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均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直径 1~2cm ,质软、触痛明显 ,颈无抵抗 ,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腔B超检查未发现肝、脾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头颅CT正常 ,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2 .1× 10 9/L ,淋巴细胞 38.9% ,中性粒细胞 6 1.1% ,血沉正常 ,肝功正常。拟诊淋巴瘤 ,做两次骨髓穿刺涂片均阴性 ,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效果欠佳。经取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病理诊断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 2 ,女…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3岁,因"头昏2个月余"于2008年9月16日收入我科.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缘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中枢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6×109/L,淋巴细胞占0.66,HGB 55 g/L,PLT 55×109/L.骨髓象:粒系及红系增生减低,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淋巴细胞边缘不整,成毛刺状,占0.312.提示:多毛细胞白血病(HCL).骨髓异常淋巴细胞免疫分型:CD11c+细胞98.6%,CD25+细胞97.0%,CD103+细胞99.0%,CD20+细胞99.0%,CD22+细胞98.6%,CD19+细胞97.3%,而CD5、CD10均为阴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一例原发性脾组织细胞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ang YC  Yu X  Li P  Zhao JJ  Sun L  Wang B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0):663-666
目的 探讨脾组织细胞肉瘤(HS)的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1例脾HS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患者,女,6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劳累后心悸1个月.CT示脾脏肿大、脾脏多发占位.术中见脾脏大小约28 cm × 18 cm ×10 cm,呈紫红色结节样改变.显微镜下见脾脏病理组织脾窦扩张,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界限清楚,大部分核呈多形性,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空泡和噬血细胞现象可见.免疫组化检查示CD68+、CD163+、LCA+、Vim+、CD1α-、S-100-、CD30-、CK-、CD20-、CD3-、CD21-.结论 脾脏HS罕见,患者大多预后不良,免疫组化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人多发性骨髓瘤(MM)原代细胞在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建立人MM异种移植模型.方法 将2例MM终末期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悬液通过尾静脉分别输注给3只NOD/SCID小鼠.每周称量体重,移植2周后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5+细胞百分比.当小鼠出现苍白、竖毛、精神萎靡或体重下降20%时,取小鼠脾脏及肝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FCM检测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细胞悬液中CD45+ CD38+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来源于病例1和病例2的MNC移植小鼠的平均体重分别自输注MM原代细胞第7周和第5周后开始下降;以对照组小鼠的单个核细胞做阴性设门,分别于移植(26±4)d和(16±4)d后,在病例1细胞来源组和病例2细胞来源组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人CD45+ CD38+细胞,且其比例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实验终点时分别达(16.2±3.0)%和(31.3±3.5)%;组织病理大体形态观察发现小鼠脾脏、肝脏及淋巴结均不同程度增大,镜下可见典型的恶性浆细胞浸润;FCM检查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细胞表面标志,均发现一群人源CD45+ CD38+细胞.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MM原代细胞异种移植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5.
输注美罗华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者男,69岁,退休教师.于2004年4月份出现上腹饱胀,乏力,纳差.就诊时查体:左锁骨上一枚花生大小肿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好.心肺无异常,肝脏未及,脾脏肋下平脐.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LDH 399 U/L.骨髓穿刺检查见约3%的可疑幼淋巴细胞群,染色体正常核型,B超及腹部CT均提示脾肿大肝硬化待排.同年6月行脾脏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Ⅱ级),免疫组化:瘤细胞L26、CD79a、Bcl-2弥漫阳性,CD45-RO、CD3、CD23均阴性.……  相似文献   

16.
一、缓解标准 1.完全缓解:白细胞、Hb、血小板和骨髓象恢复正常,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消失。也有主张血清Ig、鼠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恢复正常,骨髓中出现多克隆B细胞群(κ和λ轻链比例正常),还有主张完全缓解要周围血和骨髓中有白血病性B细胞基因表达的细胞消失。 2.部分缓解:周围血象淋巴细胞降低超过50%到75%;肿大的淋巴结和脾脏缩小50%;Hb>11g/dl;血小板>100×10~9/L或恢复到正常值标准差的50-70%。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少见 ,转移性脾脏肿瘤罕见 ,近年作者收治一例脾脏转移癌 ,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 ,女 ,46岁 ,因左上腹胀痛伴食欲减退3个月入院。外院CT示 :脾脏囊性占位 ,腹水症。B超示 :脾门处软组织阴影 (考虑癌可能 )伴脾脏外侧缘囊性病变。于1999年5月29日入院 ,入院时查体 :T37.2℃ ,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甲状腺未触及包块 ,腹稍隆 ,左上腹压痛(±) ,全腹未触及包块 ,肝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 :生化、血常规均正常 ,B超示 :脾脏增大 ,脾内实性占位及囊性占位。CT示 :脾门占位(转移癌可…  相似文献   

18.
患者1 男性,54岁,农民.因"发现淋巴结肿大18个月、乏力伴尿色深黄1个月"于2010年11月16日入本院.病史采集:入院前18个月发现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遂就诊于某肿瘤医院,行淋巴结活检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给予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CHOP)方案化疗5个周期,并对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区局部放疗,达到部分缓解.于1个月前出现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乏力伴尿色深黄就诊于上述肿瘤医院.血常规检查结果示:重度贫血并告病危,后转诊于本院要求输血以延长生命.入院查体:体温为37.3℃,脉搏为110次/min,血压为100 mm Hg/60 mmHg(1 mm Hg=0.133 kPa),呼吸为20次/min,状态极差,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睑结膜苍白,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饱满,肝脏肋下未及,脾大,甲乙线为14 cm,甲丙线为18 cm,丁戊线为5 cm.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3岁.2009年5月入院,以"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颈后、腋下、腹股沟可触及数个淋巴结,直径在1~2 cm,中等硬度,无压痛.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脾肋缘下2 cm.血常规:WBC 38×109/L,淋巴细胞0.82,RBC 4.6×1012/L,Hb126 g/L,BPC 141×109/L.网织红细胞:0.010;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患儿 ,男 ,10岁。主诉“左颈部淋巴结肿大 1个月 ,发热11天”入院。 1个月前患儿左颈部淋巴结出现肿大 ,增至核桃大小 ,无触痛 ,伴阵咳有痰。 11天前开始发热 ,体温 37~39℃ ,肿大淋巴结出现触痛 ,局部皮肤无红肿 ,仍咳无咽痛。无皮疹 ,无盗汗及明显消瘦 ,纳欠佳 ,二便正常。静脉输注抗生素数日 ,病情无好转。既往体健 ,否认结核病等传染病接触史。入院查体 :一般状况可 ,无皮疹 ,左颈部淋巴结肿大 ,约3 5cm× 2cm ,压痛 (+) ,咽红 ,扁桃体不大 ,心肺未见异常 ,肝肋下 4 5cm。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3 9~ 5 4 )×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