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气管隆突切除术中应用健侧肺高频通气术的初步报告黎祖荣,周靖夷湖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410006肺癌侵犯隆突需行一侧全肺+隆突切除成形术,麻醉的关键是隆突切开后如何保证健肺良好的通气。最近我院在高频通气支持下施行3例手术,介绍如下。3例,男,...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术前术中心肺功能测定与全肺切除术后心肺功能的关系 ,作者对 43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测定FEV1%、FVC %、活动平板心电图 ,及术前、术中、术后测定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心电图 ,术中采用健肺单侧通气导管给氧。经过术前、术中、术后 1周及三个月的各项指标的测定比较 ,发现在FEV1% <5 0 %、FVC % <70 %时 ,全肺切除术后肺功能变化较大 ,易引起呼衰 ,SPO2 的测定也证实该结果。术前、术后对心电图、活动平板心电图测定与围手术期心电图测定结果相符。认为围手术期用SPO2 及心电图可代替心肺功能检查 ;术中单侧健肺通气的SPO2 及心电图测定可基本反映全肺切除术后的心肺功能可为术中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30天内发生的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3例(24.26%)出现术后并发症,围术期死亡5例(3.68%).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P=0.041)、术侧(P =0.014)、出血量(P=0.010)及手术持续时间(P =0.009)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HR3.158,95% CI 1.248~7.992,P=0.015)和手术持续时间(HR2.508,95% CI 1.035 ~6.080,P=0.042)为良性病变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后伴有高并发症发生率.但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科学合理进行围术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全肺切除仍然可以作为良性肺疾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肺结核及毁损肺的有效方法。但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一般肺叶切除术高。数据显示,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9%,死亡率为3%~25%;右全肺切除术后死亡率是左全肺切除术后的3倍。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及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PS)等。治疗上目前主要以对症支持为基础,包括冲洗引流法、封堵法及手术治疗。预防的重点在于围手术期的严密观察、及时诊断。本文就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例 1 男 ,6 0岁 ,体重 6 2 kg。因左支气管肿瘤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全肺切除术。查体 :左肺呼吸音低 ,右肺呼吸音正常。胸部 CT示 :左肺上叶有多个纤维索条影 ,左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肿瘤位于靠近肺门的左支气管内。患者行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单腔管 (8.0 F)顺利 ,术中左肺动、静脉已断离 ,拟断左肺支气管时 ,呼吸道压力突然骤升 ,血压 (BP)升高、心率 (HR)增快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由 0 .98骤降至0 .4 0 ,考虑为左支气管内肿瘤脱落入健侧肺所致 ,急行左支气管切断 ,开放气管 ,用 1根气管导管 (7.0 F)插入健侧支气管 ,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全肺切除术后对侧胸腔内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12月3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对侧胸腔内手术时,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隔离目标肺叶,进行选择性肺叶通气麻醉。比较3例患者封堵前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调整呼吸参数(封堵后,减少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大于96%、动脉血氧分压(Pa02)大于75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DH值7.32~7.40,术中目标肺叶萎陷良好,给外科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视野,术毕患者清醒拔管回ICU。结论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可以用于全肺切除术后对侧胸腔内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全肺切除术在小儿患者中实施较少,其安全性及预后尚需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行全肺切除术的9例患儿,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显示全组患儿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2~74个月,1例肺转移瘤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术后出现脊柱侧弯、患侧胸廓稍塌陷以及胃食管反流;余患儿无明显不适。本研究表明小儿能很好的耐受全肺切除手术,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改良式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在同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定位及其神经功能重塑的研究.方法 2007年7月至12月以改良式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3.0 T磁共振仪行大脑运动功能磁共振(fMRI)检测.受检者分别行双侧上肢屈肘运动,使用BOLD序列,检测双侧上肢运动在健侧大脑半球的皮质投射区.结果 6例行改良式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有5例检测出对侧肢体运动fMRI代表区,其中3例得到双侧上肢在健侧大腑皮质的运动代表区.同侧上肢运动定位区出现在第一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和顶后小叶皮质.结论 在人类一侧大脑半球切除后,健侧大脑半球存在支配同侧肢体运动的功能区,有神经运动功能的重塑发生.神经运动重塑的结果可能与手术术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科1989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碘伏灌洗治疗全肺切除术后非支气管胸膜瘘型脓胸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6~62岁,平均年龄56岁。均为中心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左全肺切除6例,右全肺切除3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6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1例。脓胸出现的时间为术后12~88 d,平均42 d。术后行化疗7例,放疗2例;术前病侧肺已感染化脓2例,合并Ⅱ型糖尿病2例。病原菌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肺炎球菌2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铜绿假单孢菌1例。全肺切除术后2~4 d,胸腔引流量减少至200m l/d…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四角融合联合舟骨切除术治疗进行性腕塌陷的临床效果。[方法]切除舟骨,应用全螺纹空心螺钉融合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治疗10例进行性腕塌陷,术后随访1~5年,平均(3.71±1.24)年,随访检查包括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X线片检查,观察上述指标术前术后变化。[结果] 10例患者腕关节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平均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度恢复至健侧的52%。[结论]四角融合联合舟骨切除术是治疗进行性腕塌陷的有效方法,术后能恢复大部分腕功能。  相似文献   

11.
补充性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补充性全肺切除术的适应证、危险性和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9例残肺恶性病变患者的补充性全肺切除术 ,其中第二原发性肺癌 14例 ,肺癌复发 35例 ;再次手术平均间隔期为 2 9个月。 结果 全组死亡6例 ,1例死于术中 ,5例死于术后 ,手术死亡率为 12 .2 4%。术后随访 1个月~ 5年 ,中位数生存时间 2 .5年 ,5年生存率为 33%。 结论 补充性全肺切除术治疗残肺癌 ,手术死亡率和术后 5年生存率接近标准的全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余肺切除术即完成式肺叶切除术,是将同侧经过手术切除的残余肺组织切除的手术,是治疗肺癌复发转移及第二原发癌的主要方法。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在手术前心理和病理生理问题很严重,因此手术前后的护理很重要。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6例肺癌术后复发再次行余肺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9~70岁。首次行左肺上叶切除术2例,左肺下叶切除术2例,右肺中叶切除术1例,右肺下叶切除术1例。两次手术时间间隔17~86个月。2.4术侧胸腔引流管护理:余肺切除术后,术侧…  相似文献   

13.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o YS  Meng PJ  He J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9):667-669
目的 探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因素,并寻找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5月至2007年5月965例因肺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中32例术后发生支气管残端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发生率为3.3%(32/965),左侧12.5%(4/32),右侧87.5%(28/32).单因素分析显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风险因素包括右全肺切除、术前接受放疗、延长机械通气、支气管残端长度>2 cm和血清白蛋白<30 g/L.Logistic回归证实右全肺切除、术前接受放疗和血清白蛋白<30 g/L是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危险因素.对直径≤3 mm的瘘口行生物胶粘堵,治愈率为83.3%(5/6).对直径>3 mm的瘘口行大网膜加固残端,治愈率为83.3%(5/6).结论 右全肺切除、术前接受放疗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 g/L是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危险因素.对直径≤3 mm的瘘口,可应用生物胶粘堵;对直径>3 mm的瘘口,可利用转移大网膜加固残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肺切除手术对肺癌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7例肺癌患者分为全肺切除术组(31例)和肺叶切除术组(36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8天的右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肺叶切除组患者Pa O2、RVEF均明显高于全肺切除术组患者,而HR、RVEDVI、m PAP均低于全肺切除术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全肺切除术相比,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较小,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上臂短缩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损伤三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应用上臂短缩,神经移位术治疗全臂丛根性损伤的初步疗效。方法 对3例全臂丛根性损伤,采用上臂短缩,相对延长患侧神经后,将其尺神经,正中神经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健侧,分别与健侧颈;神经根前,后股神经作直接缝合,患侧桡神经通过皮下隧道与同侧膈神经作直接缝合。结果 3例瘫痪手的手功能获得部分重建。结论 上臂短缩,上肢神经相对延长后移位于健侧的方法,能使全臂丛根性损伤患者的手功能获得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6年期间,57例因中晚期肺癌接受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心律失常7例,肺水肿3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术后获得随访52例,随访率91.2%,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17.3%和11.5%。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癌的肿瘤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正>全肺切除术是治疗中心型肺癌、严重肺损毁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良性肺疾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逐步减少,目前全肺切除术主要应用于中心型肺癌侵犯肺门重要结构或肺癌显著侵犯多肺叶的患者地治疗。尽管全肺切除术在肿瘤完整切除以及控制疾病局部复发方面存在优势,但其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侧组织缺损,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78岁;舌鳞癌7例,口底鳞癌5例。结果:12例肌皮瓣全部存活,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术后12个月随访,健侧及患侧颈部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健侧颏下岛状瓣是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报告以同侧余肺切除完成全肺切除病例22例,占我院肺手术的0.36%(22/6094)。距第一次肺手术时间1个月至26年。主要手术适应证:(1)肺结核复发;(2)支气管扩张症残留症状;(3)肺癌复发;(4)治疗肺切除术后余肺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支气管胸膜瘘。我们认为,严格手术指征、了解第一次肺手术的全过程、提高手术技巧是余肺切除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术后呼吸、血气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心包内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术中无一例因心包切开引起不可逆性心律失常,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及术后死亡均与切开心包无明显关系。结论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安全性较好,可提高肺癌切除率、延长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