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会于2010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大会共收到论文及摘要105篇,其中大会专题报告24篇。来自全国的296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应邀出席此次大会的嘉宾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女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专家蔡伟彦教授等。本次大会以“中医药防治艾滋,促进免疫重建”为学术主题,与会代表就艾滋病与免疫重建领域的科学理论、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现就交流内容阐释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际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会”定于2010年10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中医药防治艾滋,促进免疫重建”为学术主题,围绕中医药在促进艾滋病免疫重建中的角色,将其疗效特点、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热点问题加以探讨,为从事中医药艾滋病防治的专业人员和制药企业提供一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开展国内外科研协作、新药研发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契机。同时,通过与会专家的广泛参与,汇集专家见解,以科学证据为基本点,形成艾滋病免疫重建中医综合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3.
《江苏中医药》2006,27(7):57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举办了“创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等专家就创建研究型医院、中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药自主创新、提升中医院核心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江苏中医药》2013,(12):F0002-F0002,I0001
10月25-27日,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3江苏省首届中药学术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札担任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吴以岭等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邀请了国内中药领域的相关院士、首席科学家和著名专家就中药创新发展、产业化、不良反应等问题作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5.
《中医临床研究》2010,(20):11-11
10月16~17日从在京举行的国际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会上获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国内10余家单位承担的科技部重大项目——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研究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于2008年11月28—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收到论文301篇,到会代表280多人。解放军302医院和深圳市东湖医院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梁咏梅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穆大伟秘书长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有关专家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侯云德院士“病毒感染特点和防治策略”,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肝衰竭的研究进展”,香港中文大学何明亮教授“HIV耐药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教授“肝硬化‘病证(方)效’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管轶研究员的“人禽流感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与防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施光峰教授“美国肝病年会最新报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终点”,解放军301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所长张广宇教授“结核病诊疗进展及思考”,深圳市东湖医院周伯平教授“手足口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防治中心王健教授“中医药艾滋病临床研究概况与评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王宇明教授的“...  相似文献   

7.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2 6— 2 8日在北京市召开 ,出席的代表共有两百余人 ,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系统。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 12 0余篇。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谢阳谷局长参加了开幕式并致热烈祝贺。本次大会重点对北京市和上海市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和存在问题、冠心病血管新生、冠心病介入性治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力衰竭和心肌病左室重构治疗及逆转、心律失常治疗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大会还邀请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戴瑞鸿、吴宁…  相似文献   

8.
<正>仝小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良、王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日前,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中医药领域3人当选。其中仝小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良、王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继1999年陈凯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年后,中医药领域再次产生1位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继2015年黄璐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4年后,中医药领域再次产生2位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国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国内外艾滋病相关研究工作的新近展、新成果,2007年11月24日-2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承办、河南中医学院协办的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高思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等领导与专家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来自美国、日本、赞比亚等国家的专家和国内的专家学者近15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彭勃教授主持。李俊德秘书长、高思华司长…  相似文献   

10.
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全国肝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学习班于2011年8月17-21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承办。大会共收到论文221篇,特邀大会专题报告14篇,大会交流论文10篇,展示壁报29篇。240余名同道参加了本会。基于临床问题的中西医结合应用基础研究是本次会议学术交流的主要特点。会议邀请8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报告了当前肝衰竭研究进展,介绍了肝衰竭"肝脏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内毒素血症"发病机制的三重打击学说。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从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的全株,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症、抗增殖、抗肿瘤、抗生育等,对它的研究和利用几乎涉及了大部分医、药基础和临床学科[1]。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中提取到100余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糖类[2],其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大多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雷公藤的疗效机制除了其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外,可能还与它能显著改善和修复细胞病变有关[3,4]。基于此,本文将以二萜内酯化合物中的代表性单体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T10,又名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对高糖高脂环境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和系膜细胞单独培养,分为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高脂组、黄芪组,培养24h后,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IV型胶原(colIV)、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在高糖高脂环境下,共培养和单培养细胞上清液ColIV、Fn含量升高(均P〈0.05),共培养上清液C01IV、Fn较单培养升高(均P〈0.05);黄芪组colIV、Fn含量较高糖高脂组下降(均P〈0.05)。结论高糖高脂环境下,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存在异常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促进ColIV、Fn产生。黄芪通过抑制高糖高脂条件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减少ColIV、Fn的含量,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酮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改变了以往神经细胞不可再生的传统观念.目的:研究丹参酮在体外诱导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用Ficoll-Paque液将成人骨髓细胞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分离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和进行细胞周期测定.采用含丹参酮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探讨丹参酮不同浓度对MSC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MSC原代可获得(6-8)×105、第5代可获得(2-3)×10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CD29、CD44、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CD45、HLA-DR为阴性;扩增后的各代MSC表面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别;90%以上MSC都处在G0/G1期.丹参酮诱导后,MSC形态上转变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采用的细胞培养条件适于MSC的纯化和扩增,培养细胞为MSC;丹参酮可以在体外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诱导转化率与丹参酮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罗勒多糖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骨架的影响,探讨罗勒多糖抗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4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C、D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罗勒多糖处理,以罗丹明-鬼笔环肽标记微丝,免疫荧光法标记微管,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罗勒多糖作用的SKOV3细胞微丝重排、伪足减少、微管蛋白弥散分布、细胞骨架的网络结构发生改变;这一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罗勒多糖可能通过影响人卵巢癌SKOV3细胞微丝、微管来调节其运动性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增强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5%、10%)处理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低体积分数(0.1%、0.5%、1%)含药血清处理共培养的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双染检测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STAT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分泌。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5%、10%)能有效抑制HCT-116、NK-92MI细胞增殖(P<0.01),但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能下调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P<0.05,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激活p-STAT4磷酸化,促进IFN-γ表达(P<0.05)。ELISA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提高IFN-γ分泌量(P<0.01)。结论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增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活性的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4通路,增加NK细胞IFN-γ分泌量,下调Bcl-xl、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获得大量乳腺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cells,CIK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取50mL外周血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IM-V无血清培养基培养DCs和CIK,并设健康人对照组,用RPMI1640完全营养培养基。结果实验组PBMC产出2×108个并诱导出1.2×107个DCs和2×109个CI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Cs的CD86、CD11c和HLA-DR分子都有较高表达,CIK细胞CD3 、CD56 双阳性细胞达到14.41%。细胞毒实验提示CIK细胞有强大的杀瘤活性。结论乳腺癌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用AIM-V无血清系统培养,少量外周血可诱导大量优质自体DCs和CIK细胞。  相似文献   

17.
张慧  赵利平  郑骏  章煌杰  章红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2):96-101,I0017-I0020
目的研究为证明浙麦冬可能具有MSCs诱导作用,且其补心阴作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转化率成正比。且阐明浙麦冬对MSCs的诱导作用和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鉴定大鼠骨髓MSCs的表面标记分子CD73,CD90,CD45,CD34,观察药物对SD大鼠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2)免疫荧光法检测浙麦冬对SD大鼠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中CTnI和CX43蛋白表达情况。(3)qPCR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中NKx 2.5,GATA4和β-MHC mRNA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样细胞中肌钙蛋白I(CTnI)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培养时间依赖性。(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样细胞中NKx 2.5,GATA4和β-MHC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培养时间依赖性。(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MSCs中在1周左右存活的部分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呈球状、棒状或长梭形;2周以后细胞间出现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结论补心阴中药浙麦冬能诱导MSCs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红细胞经洗涤和低渗处理前后天然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试验测定肿瘤患者未经处理、经洗涤并等渗处理和经洗涤并低渗处理3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能力。结果 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检测比较,经洗涤并低渗处理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能力[粘附率(39.20±18.14)%]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组[粘附率(27.27±13.09)%,P<0.01]和经洗涤并等渗处理纽[粘附率(28.40±15.46)%,P<0.05]。结论 洗涤并低渗膨胀导致红细胞膜发生改变,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增强,对红细胞药物载体的制备和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的机理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丹参素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利用Ficoll-Paque液将骨髓细胞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分离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丹参素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且探讨丹参素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MSC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MSC在体外传代扩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166表达阳性,CDl4、CD34、CD45、HLA-DR为阴性。丹参素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呈典型的核周体形态,类似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 丹参素可以在体外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诱导转化率与丹参素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藤茶蛇葡萄素(A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PS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抑制作用。结果:APS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K-OV-3、A375细胞的生长。MTT结果显示,APS对SK-OV-3细胞的IC50为24.24μg/ml;对A375细胞的IC50为18.29μg/ml。结论:APS对体外SK-OV-3、A375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