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臂双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5例前臂双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分别采用前臂尺骨背侧入路及桡骨掌侧入路,分别放置前臂自动加压(DCP或LC—DCP)接骨板或锁定钢板(IAEP),钻孔旋入螺钉内固定。术后依骨折固定牢固程度决定是否加用外固定。结果:所有病人半年后X线片见骨折均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满意。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能有效地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但需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技巧。桡骨骨折的掌侧手术入路能有效避开桡神经深支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行锁定加钢板(LC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C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恢复良好;腕关节功能优1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8.46%。结论:掌侧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固定可靠,有利干旱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王智茹 《河南中医》2009,29(9):890-891
目的:观察2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掌侧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患者均行臂丛麻醉,上臂以气囊止血带止血,术中C型臂X线机监视复位效果。桡骨远端掌侧入路,经肱桡肌尺侧缘钝性分离,部分切断旋前方肌至骨折后,在助手牵引辅助下,恢复桡骨原有长度,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有明显缺损者,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采用“T”形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2~4周拆除外固定石膏托,开始腕关节和前臂主动功能训练。结果: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复位质量按Aro等提出的测量方法评定:优11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掌侧入路的钢板内固定治疗应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均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板固定,严重骨质缺损者予以植骨,术后不予外固定,加强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5~20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术后内固定特无松动或断裂.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固定牢靠,腕关节活动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后外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的价值。方法对骨科60例三踝骨折患者(2013年1月—2018年6月间)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后外侧组(n=30),对常规组进行常规入路方式内固定治疗,对后外侧组实施后外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及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后外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后外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较快,且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患者两组手术过程及术后1年腕关节活动情况、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及挠骨高度、两组术后3个月手术部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腕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及挠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及回顾、分析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对1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骨.结果 术后2年1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0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改良Mcbride评分,优良率92.8%.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可靠的一种方法,术后可早期锻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豳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予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以“T”形成斜“T”桡骨远端锁定钢板(LCP)内同定治疗。结果:19例得到6-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Gartland和Werleg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4.7%。结论: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能有效地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适应早期功能锻炼需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不同内固定对前臂骨折愈合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新鲜尺桡骨骨折手术治疗中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物及术后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及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对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36例新鲜尺桡骨骨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尺桡骨均采用钢板内固定者66例(A组),尺骨采用克氏针固定、桡骨采用钢板内固定者70例(B组).结果显示尺骨骨折临床愈合率A组比B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臂功能恢复A组比B组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折愈合与内固定物关系:6孔钢板内固定组与4、8孔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等相比骨折愈合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尺桡骨骨折均采用钢板内固定较尺骨克氏针、桡骨钢板内固定疗效好,而采用6孔钢板固定桡骨相对骨折愈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70岁以上不稳定性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闭合复位管形石膏固定与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4例70岁以上不稳定性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中医手法整复管形石膏固定与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对其进行客观评估、主观功能效果评价和放射学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8个月随访,Colles骨折病人经开放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放射学结果(掌倾、尺偏和桡骨短缩)明显有差异于管形石膏固定组(P0.05),两组间PRWE,DASH和Green-OBrien评分等临床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管形石膏组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大于70岁的老年病人不论手术与否,其主观和功能效果没有明显差异,老年病人放射学结果不满意不影响功能效果,该类病人可选用非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11.
崔晓康 《光明中医》2010,25(12):2234-2235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按Dienst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8例,差0例,优良率92.31%。结论 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CP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取LCP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术后全部进行随访,以术前术后X线片影像学测量及Dienst腕关节功能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8.5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及桡骨短缩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拍X线示骨折愈合良好,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桡骨短缩矫正满意,腕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达89.6%.结论:LCP掌侧入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副损伤小、固定稳妥可靠、骨折愈合快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腕桡侧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腕桡侧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5例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影像学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参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中均无神经断裂、血管损伤等发生,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影像学评价显示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而且术后末次随访骨折复位无明显丢失。术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腕桡侧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复位骨折块,掌侧锁定钢板固定牢固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均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板固定,严重骨质缺损者予以植骨,术后不予外固定,加强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5~20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术后内固定特元松动或断裂。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固定牢靠,腕关节活动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性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性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组27例,在闭合手法复位后安装腕关节外固定架并结合有限内固定;锁定钢板组31例,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采用Gartland和W 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4,P=0.81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性骨折,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57例,其中"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49例,锁定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2例,外固定架固定1例,有骨缺损自体髂骨植入的4例,人工骨植入的1例。结果:术后随访3~10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优41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9%。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可靠,便于操作;功能训练结合中草药熏洗,可减少粘连,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黄光明  孙飞 《中医药导报》2008,14(11):50-51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通过X线片的分析为非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12周后前臂功能进行比较,分别测量1、3、6周时正位片尺桡骨夹角及6周时前臂旋转度数,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不同时段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组X线正位片尺桡骨夹角有显著差异(P<0.01);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与X线正位片尺桡骨夹角无明显相关性(|r|<0.2,|r|<0.4).结论:二夹板固定治疗前臂稳定型双骨折疗效满意,X线正位片尺桡骨夹角偏移对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 ~ 64岁,中位数42.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桡骨远端骨折AO分类均为B3型.均为摔伤所致,接受过非手术治疗.均有腕关节疼痛症状,且腕关节背伸、掌屈受限,前臂处于旋前位.X线检查示桡骨骨折端骨痂形成,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腕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5个月,中位数1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3周,中位数12.5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腕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背伸达60°~ 65°,掌屈达60°~ 70°;前臂旋前达80°~ 90°,旋后达70°~ 80°.依据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肢腕关节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无切口感染及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出现患肢拇指、食指、中指掌侧及环指桡侧皮肤麻木1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复位良好,可恢复桡腕关节的稳定性,缓解疼痛,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桡骨干上中下段不同部位骨折时,钢板固定在掌侧和背侧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将18对桡骨随机分为3组,分别造上、中、下段横骨折模型,再将各组分为掌侧钢板固定组和背侧钢板固定组,DCP钢板固定后将各标本依次进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结果在桡骨上段骨折组和桡骨中段骨折组,掌侧钢板固定组较背侧钢板固定组位移大;在桡骨下段骨折组,掌侧钢板固定组较背侧钢板固定组位移小。结论本实验为临床手术选择钢板固定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桡骨干上、中段骨折时钢板固定在背侧比较稳定,下段骨折固定在掌侧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并对其按照AO分型,其中A型18例,B型11例,C型27例,除去3例患者为陈旧性骨折外,其余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所有患者均给予腕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于桡骨掌侧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训练、定期复查X线片,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情况均愈合良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感染,也没有神经、血管、肌腱等部位出现损伤或发生并发症;优38例,良13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91.1%。结论:T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