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乐业县参加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后1995-2008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方法收集该县各乡镇卫生院近14年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和疟疾临床诊断病例资料,采用采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近14年全县的人群发热病人血检占当地总人口的8.79%,1995年疟疾人群发病率为9.16/万随后逐年下降,2007年后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疟疾病例,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疟疾病人中均未发现恶性疟病例。结论 14年中该县疟疾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疟疾病例数在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中有所波动,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该县疟疾基本控制在1/万以后,监测15年血检阳性疟疾病人来源、疟原虫种类和发病情况。[方法]对1995~2009年全县血检阳性病人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该县15年所检出的疟疾病人,内源性病人仅占3.91(9/230),无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人占96.09(221/23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疟疾病人大多数在海南省感染后带回本地,占流动人口疟疾病人的55.20(122/221),恶性疟疾病例占1.36(3/221)。[结论]该县疟疾发病率控制到目前的1/10万以下,疟疾病人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外出回归输入性病例为主,是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1995—2009年广西隆林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隆林县参加黔桂两省抗疟联防区15年疟疾流行动态及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各乡镇卫生院近15年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临床诊断疟疾病例资料,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县发热病人血检数占当地总人口的4.6%,疟疾发病率从1995年的0.86/万降至2009年的0.08/万,未发现当地居民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逐年增多,近几年均为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并有恶性疟及死亡病例。[结论]疟疾在该县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流动人口病例中未发现当地继发性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榕江县2000-2012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0-2012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和治疗等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0-2012年该县疟疾病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70/万,2000-2006年期间人群年发病率在0.09~1.48/万之间。2007-2010年疟疾病例数有所增加,人群年发病率在I.83—6.91/万之间,除1例为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外,全部为当地居民疟疾病例。发病高峰期在6—10月份之间。疟疾病例以农民为主,分布于各种职业及各年龄组。全县19个乡镇仅2个乡镇未发现疟疾病例,未发现恶性疟病例及疟疾死亡病例。自2010年开展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疟疾病例逐年减少,2012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中均未发现疟疾病例。结论该县近几年疟疾防治效果明显,但仍需加强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最北部全州县历年疟疾流行状况,分析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评价本世纪以来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50年代疟疾是当地的主要传染病,存在多种疟原虫传播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284.25/10万,其中1955年为722.84/万,60年代为70.05/10万,70年代为12.74/10万,80年代为22.43/10万,90年代为18.67/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1962年后未发现三日疟及恶性疟病例。自1990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该县的疟疾病例均来自流动人口。结论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的西北山区而且地广人群稀少的边远县城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资料,评价经长期抗疟以后到本世纪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0年代疟疾是该县的主要传染病,存在着感染人类的4个种类疟原虫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1583.33/10万,其中1954年为3286.22/10万,60年代为349.65/10万,70年代为1525.82/10万,80年代为71.57/10万,90年代为4.78/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三日疟病例于1961年后未发现,恶性疟及卵形疟病例分别于70年代初期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55.29%的疟疾病例来自流动人口,本世纪以来的33例疟疾病例均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结论该县自1992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居民中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1956-2009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1956年疟疾发病率为318.62/万,并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流行。1970年下降为152.39/万,1971年后未发现三日疟病例,1978年后未发现当地恶性疟病例。1980年下降为4.33/万,1990年为0.36/万,以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为主,1995年以后全县均无内外源疟疾患者发现,2000年疟疾发病率为0.17/万,2006年后该县未发现疟疾病例。结论该县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墨江县疟疾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最终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方法]对墨江县2001-2007年的疟疾发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墨江县2001~2007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人484例,按照累积人口2465916人计算,年均发病率为19.0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最多是2001年,全县350312人,发病172例,发病率为49.1/10万;发病最少是2007年,全县356098人,发病15例,发病率为4.21/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县18个乡镇均有发病,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龙坝乡82.25/10万,最低是龙潭乡,发病率为2.2/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媒介以微小按蚊为主。2001-2007年合计常住人口四热病人血检76787人次,阳性率为0.45%,流动人口血检2316人次,阳性率为12.44%。[结论]墨江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04年已达到部颁提出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疟疾流行明显得到遏制,当地疫情稳定,防制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订消除疟疾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广西疟疾发病率、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疟原虫感染率、感染虫种和疟疾病例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全区疟疾发病率从2001年的0.88/10万下降至2009年的0.10/10万,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由2001年的0.005%下降至2009年的0.0005%,流动人口输入疟疾病人数占全区疟疾病例总数由2001年的87.89%升至2009年的96.08%。结论广西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疟疾对巩固防治成果和消除疟疾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青神县疟疾流行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制定新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媒介按蚊密度调查和分类鉴定等.结果 2005 - 2010年全县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4.71/10万、9.12/10万、3.04/10万、1.01/1Y0万、0.50/10万、1.01/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58例,其中本地病例3例(5.17%),输入性病例55例(94.83%),2006年后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媒介按蚊密度较低,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结论 今后应加大监测工作力度,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输人性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玉林市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效果。方法收集1992~2008年广西玉林市辖7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17年间玉林市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75.84万人次,重点居民9.13万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人10.17万人次,流动人口非发热人群6.71万人次,四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0.001%、0.704%和0.003%,共检出疟疾病例747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75%(28/747),输入性病例占96.25%(719/747),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68746)。玉林市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7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0%降至2008年的0.036%。结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得当,联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凌云县2001~2008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8年常住人口"三热"病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凌云县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疫情数据来源于该县疾控中心历年疫情监测资料统计.结果 全县共血检常住人口"三热"病人36492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4例,外出回归人员195人次,外来流动人群3985人次,外出回归3例.结论 凌云县连续4年监测未检出内源性疟疾病例,疫情稳定,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外出回归和输入性疟疾病例是影响我县今后防治工作的主要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控制、消除疟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继红  韦海艳  黄亚铭 《职业与健康》2013,29(3):349-350,353
目的 了解广西边远山区隆林各族自治县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04-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过去的8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690例,全县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2.85/10万,4~7岁儿童人群年均发病率在141.24~ 174.54/10万之间;1~7岁儿童MMR接种率为21.36%.全年每月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分为4-6月和10-12月即初夏和冬季2个高峰期,男女之比为1.49:1.全县1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有7个乡镇超出国家人群年均发病率(22.80/10万)的水平,3个乡超过广西人群年均发病率(41.20/10万)水平.结论 该县学龄前儿童MMR接种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的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广西疟疾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8年广西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全区疟疾疫情资料及各种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全区疟疾发病人数48例,发病率0.009/万,比上年下降43.75%.查见本地感染疟疾2例,占病例总数4.17%,病人分布于南丹县和右江区.流动人口输入疟疾46例,占病例总数95.83%,病人分布于22个县(市、区).结论 消除疟疾31市县疟疾疫情稳定,基本消除疟疾地区部分县疟疾传播尚未阻断,流动人口输入疟疾为巩固防治成果主要威胁,疟疾监测工作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流行规律。 方法 对发热病人和重点人群采血检查疟原虫 ;对 7~ 14岁儿童采血进行疟疾 IFAT;分析各县、市、区上报的各种疟疾统计报表。 结果 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年平均总发病率为 0 .62 / 10万 ,输入性疟疾占 92 .77% ( 15 4/ 166) ;健康人群未发现带虫者 ;儿童疟疾 IFAT抗体阳性率为 0 .3 3 %。 结论 郴州市疟疾以输入性为主 ,虽然有低水平的本地感染 ,但未引起流行 ,今后防治疟疾的重点对象应为往来高疟区的流动人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0年广西疟疾流行特征,为广西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2010年网报系统数据及各市县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广西境内发现疟疾病人共66例,人群发病率0.13/10万,其中在非洲感染病例占34.85%(23/66),东南亚国家感染病例占53.03%(35/66),国内外省感染病例占12.12%(8/66).全年发现24例恶性疟病例,有19例在非洲感染.疟疾患者全部为流动人口.结论 2010年广西首次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和输入性疟疾继发感染,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我区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凌云县近12年来疟疾监测情况和流行发展趋势,探讨凌云县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1~2012年凌云县常住人口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2年间凌云县共血检常住人口发热病人48838人次、病灶点居民3116人次、外出回归人员132人次、外来人群7041人次,共检出疟疾病例7例.4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1%、0.00%、2.27%和0.00%.本地感染病例自2006~2012年连续6年为0,2004~2012年连续9年无输入性病例发生.结论12年来凌云县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发病以外出回归输入性病例为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消除疟疾的标准,凌云县疟疾疫情已进入基本消灭疟疾后期巩固阶段,只要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外出回归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2015年凌云县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宁夏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国家级监测点,泾源县于1994年发生爆发性流行,发病率达259.52/10万[1],随后发病率逐年下降.本研究通过对该县一般人群HFRS IgG 阳性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HFRS控制策略与免疫方案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粤桂琼联防区广西8市县2009-2011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为调整疟疾监测和控制疟疾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市县2009-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分析评价疟疾流行和防治效果。结果 2009-2011年,8市县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1/10万、0.04/10万和0.23/10万,2010年发病率比2009年上升300%,2011年发病率比2010年上升475%,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常住人口发热患者血检40 379人次,未检出本地感染疟原虫阳性;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19 992人,疟原虫阳性率0.08%。结论广西本地传播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输入疟疾导致发病率上升。落实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和管理措施,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才能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9~2011年输入性疟疾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广西检出疟疾患者分别为51例、66例和112例,发病率分别为0.10,0.13,0.21/10万,发病率比上一年分别上升11.11%、30.00%和61.54%.常住人口血检检出本地感染疟疾患者1例,占全区疟疾患者总人数0.44%(1/229);流动人口血检检出输入性疟疾患者228例,占全区疟疾患者总人数99.56%(228/229).其中,国外输入疟疾患者人数占输入性疟疾患者总人数92.98%(212/228),国内输入疟疾患者人数占输入性疟疾患者总人数7.02%(16/228),输入性疟疾尚未在当地引起传播.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人数的增加是疟疾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落实疟疾病原学监测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早期发现及根治传染源是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