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治疗情况以及手术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30例住院患者共60个Ⅱ度创面,均各有患者VSD治疗,并根据创面的深浅情况在治疗的第8d更换敷料,观察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达到植皮的要求,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21.1±2.5)d,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8.8±2.6)d;深Ⅱ度创面愈合率为(55±3.0),浅Ⅱ度创面愈率为(60±3.8)。结论采用VSD治疗Ⅱ度烧伤可以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患者频繁用药的痛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及评价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在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成人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患者各3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治疗,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量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治疗7,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浅Ⅱ度烧伤患者中,治疗组7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72.08±7.36)%VS(55.27±6.73)%,(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03±2.65)d VS(13.14±3.21)d,(P<0.05)];深Ⅱ度烧伤患者中,治疗组14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83.78±9.05)%VS(62.24±7.97)%,(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6.15±3.63)d VS(22.89±5.17)d,(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7.17±1.45)VS(9.19±2.32),(P<0.05)];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系统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个研究中心194例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糖尿病足溃疡、血管性慢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列表、多中心分层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同时引流前,引流中给予rh-aFGF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VSD治疗,同时围引流期给予生理盐水水冲洗。连续治疗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联合VSD治疗,rh-aFGF干预后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1.5)分vs (1.9±1.4)分,P=0.027],此外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14..6±5.2) d]比对照组[(19.5±7.9) d]短,治疗组住院时间[(13.4±4.7) d]明显短于对照组[(16.4±5.2) d],引流后残余创面面积明显[(15.4±1.9) cm2]明显小于对照组[(19.3±2.1) cm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此外远期随访显示,rh-aFGF有利于降低愈合后创面感觉异常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6,P=0.000)。结论负压引流与rh-aFGF联合治疗可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两者联合治疗可作为难愈性创面重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龙 《医学文选》2005,24(4):481-48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患者烧伤Ⅱ度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EGF对A组56例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烧伤患者及B组35例深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A组试验组(A1)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10±2·20)d、(17·25±3·40)d,对照组(A2)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20±3·35)d、(21·68±4·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B组试验组(B1)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68±3·10)d;对照组(B2)平均愈合时间为(17·45±3·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用rhEGF能明显促进烧伤患者Ⅱ度创面的愈合,但对于深Ⅱ度创面,宜于烧伤后第6天使用rhEGF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4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冷霜直接外涂后暴露;B组22例创面含rhEGF磺胺嘧啶银冷霜面膜。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坏死组织清除情况、换药时疼痛与不适程度。结果 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52)d,B组为(12±3.06)d,B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换药时坏死分泌物易清除,疼痛程度较轻。结论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应用含rhEGF的磺胺嘧啶银冷霜面膜能较好地解决药物黏附不易清除的难题、并能及时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疗效明显,同时具有创面换药简便、疼痛轻与不适较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昆脂愈肤灵治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方法:选择60例浅Ⅱ度和4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将患者按创面深度随机分为昆脂愈肤灵治疗组和凡士林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指定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创面治疗的疗效结果等。结果:浅Ⅱ度创面: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为(9.2±1)天,对照组为(11.8±1.9)天,治疗后7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9.1)%及(69.5±8.8)%;深Ⅱ度创面: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0±2.7)天,对照组为(24.2±3)天,治疗后20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2±7.2)%及(79.8±10)%。同等深度烧伤创面各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愈合质量提高,对创面无不良刺激。结论:昆脂愈肤灵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浅Ⅱ°烧伤创面、深Ⅱ°烧伤削痂创面的安全、有效的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促进手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冬菊洗液进行中药熏洗后按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浴后按常规换药处理,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脓液培养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89%,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9.7±1.4)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2.5)d,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第5天、10天、15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脓液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及削痂术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CK、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5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共60个创面,于建模1天后分3,7,10,14,21天共5个时相点实施VSD治疗(VSD组,n=6)和削痂术(削痂组,n=6),采集创面皮肤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观察两组创面组织bFGF和CK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连续观察测量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 VSD组第7、10、14天的bFGF表达高于削痂组(P<0.05);第7,10,14,21天的CK阳性表达强于削痂组;VSD组创面坏死组织清除和炎症消退早于削痂组,从第7天开始,创面愈合率高于削痂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9.35±1.49)天vs(23.07±1.31)天,P<0.01];结论 VSD技术较削痂术能明显提高创面组织bFGF和CK的表达,加速兔深Ⅱ度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式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儿。采用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烧伤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VSD。随访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变化、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组织生长和不良预后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血常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76.5±4.8)%]、创面愈合时间[(18.9±2.6)d]、瘢痕生长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均优于对照组[(67.8±4.1)%、(23.9±2.8)d、33.3%、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2.038,χ2=4.81、5.96,均P〈0.05)。结论:早期行联合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患儿可有效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加创面愈合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组织生长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应用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 ,将类似患者另设对照组 ,外用凡士林油纱治疗 ,对比观察 2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应用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在深Ⅱ度创面治疗中 ,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在清除坏死组织及辅助创面愈合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可以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深Ⅱ度烧伤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烧伤总面积约30%TBSA的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二组患者创面消肿时间、治疗14 d后创面愈合率、创面痊愈时间等指标做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消肿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65 d,观察组痊愈时间比对照组5.34 d,观察组14 d后创面愈合率比对照组22.18%,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明显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消肿,加快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减轻瘢痕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肝素钠软膏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素钠软膏联合磺胺嘧啶银(SD-Ag)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对52例烧伤后早期入院的中、小面积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成年患者按照自体对照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创面外用肝素钠软膏及SD-Ag治疗;对照组创面仅外用SD-Ag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愈后瘢痕增生等指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为(18.2±3.62)d,对照组为(25.2±2.62)d;感染率实验组为10%,对照组为23%。两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素钠软膏与SD-Ag联合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既能发挥肝素的缓解疼痛、抗炎、避免创面加深、减轻愈后瘢痕的作用,又能发挥SD-Ag的抗感染作用,可作为安全有效的创面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刘丹龙 《微创医学》2005,24(4):481-48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患者烧伤Ⅱ度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EGF对A组56例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烧伤患者及B组35例深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A组试验组(A1)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10±2.20)d、(17.25±3.40)d,对照组(A2)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20±3.35)d、(21.68±4.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B组试验组(B1)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68±3.10)d;对照组(B2)平均愈合时间为(17.45±3.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用rhEGF能明显促进烧伤患者Ⅱ度创面的愈合,但对于深Ⅱ度创面,宜于烧伤后第6天使用rhEGF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EGF和bFGF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肢烧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39例,EGF组34例,bFGF组37例,对照组26例,分别观察比较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完全闭合时间及肉芽组织成熟度.结果 伤后7,11,14,17 d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0.05);伤后7,11,14 d EGF组和bFGF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创面比EGF组、bFGF组和对照组提前闭合,差异均非常显著(P<0.05),EGF组和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提前愈合(P<0.05).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EGF和bFGF可通过协同作用加速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以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宝烫伤膏,观察组给予复方紫草烫伤软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3.2)d(P0.01),2组愈合后创面均无明显瘢痕;观察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5.3±3.2)d,亦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2.6)d(P0.01)。结论: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门诊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2012年1~12月烧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2组:治疗组创面给予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治疗,对照组创面常规给予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疼痛情况、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2.9±1.3)d]较对照组[(15.9±2.2)d]缩短(P <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9.5±1.2)d]较对照组[(24.2±2.6)d]缩短(P<0.01)。各时间点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明显,未发生创面感染,无不良反应。结论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董兆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19-2220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膏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磺胺嘧啶银膏治疗,观察组接受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膏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愈合时间、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6、12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膏,可有效提高深Ⅱ度烧伤患者愈合质量及愈合率,加快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家猪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猪深Ⅱ度烧伤模型,8头猪32处创面分成16个对分别为VSD组和对照组,VSD组创面应用VSD疗法,对照组创面采用外涂碘伏暴露疗法,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伤后第1、9天分别取创面组织匀浆进行羟脯氨酸(OHP)、丙二醛(MDA)、琥珀酸脱氢酶(SDH)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VSD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4 d左右,伤后24 h两组OHP、SDH、MD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伤后第9天VSD组OHP、SDH大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应用VSD前两组创面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4%和70%(P>0.05),伤后第9天VSD组和对照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2%、23%(P<0.01).结论 VSD能增加烧伤创面局部胶原合成代谢,增进线粒体活性,从而促进烧伤深Ⅱ度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医用三氧水冲洗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足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VSD+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给予VSD+医用三氧水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情况及患肢的踝肱指数(ABI),引流管堵塞率、治疗后肉芽组织覆盖率及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Ⅱ期创面修复术后的成活率.结果 治疗1个周期后,两组患者创面均出现新生肉芽组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坏死组织及脓胎少,肉芽组织红润、生长好.两组引流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肉芽覆盖率、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及Ⅱ期创面修复的成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两组ABI较治疗前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联合医用三氧水冲洗可清除糖尿病足创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减少VSD引流管堵塞率,改善组织微循环,纠正创面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提高Ⅱ期创面修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选择42例Ⅱ度烧伤患者,将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的创面分为治疗组(rhEGF组)和对照组(磺胺嘧啶银组),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8.7±2.5)d,(18.5±2.4)d;对照组愈合时间则为(11.4±3.3)d,(21.6±2.0)d,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浅Ⅱ度:t1=4.2268,P<0.05;深Ⅱ度:t2=6.4307,P<0.05)。rhEGF对Ⅱ度烧伤创面有明显促进表皮生长作用,可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